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明朝之后再无下西洋壮举

  • 作者: 管你看不看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1904年,梁启超发表《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一文之前,郑和其实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甚至在明朝还被认为是逢迎主上、耗费国力,但是最后一无所获的坏宦官的代表。历史现象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记载和评价,其实一直都是主观的。

梁启超

也就是说,我们所接触的任何历史现象,都已经被后人附加上浓厚的主观感情。但是即使这样,像郑和这样在生前与死后、在古代与当今,形象发生剧烈的变化,甚至完全不同,仍然是不多见的。这源于我们当今的时代,与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人的看法也完全变了,对于历史的认知也完全不一样了。过去是异乡,是永远回不去的异乡。为什么会下西洋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明确宣布放弃东亚海域,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朱棣继承了这一政策,甚至更加严格。对海外华人严厉打击,对南洋诸政权则持宽容态度。

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并非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也不代表他要突破朱元璋的海疆立场,更不是想发展海外贸易。他只是想将宗藩体系进一步推广于海洋世界,扩展中华亚洲秩序。

明朝海禁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够开展,一是由于此前蒙古人打破了不同文明分途发展的格局,海外贸易开始发达起来;二是因为明朝有强大的水军;三是得益于蒙元时期积累的航海知识。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逐渐实行疆域收缩政策,再未于东亚海域开展官方远航行动。"海禁"政策与国内曰益发达的商品经济形成严重冲突,沿海军民多私自武装出境,甚至与日本武士联合,这便是明后期"倭寇"的由来。

倭寇

明朝对于海外贸易与海疆经营何以采取如此谨慎的态度,可能因为朱元璋出生于淮河流域。他对海外贸易没有直接接触,也缺乏继承南宋、蒙元海外贸易的个人基础。相较而言,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三政权均与海外贸易有较多关联,但最终都败于朱之手,这是自先秦以来,农业文明不断消灭商业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主导角色的再次上演。

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郑和依托蒙元时期中国商人积累的航海知识与明朝强大的水军力量,将传统航海时代推到了最高峰。但由于当时的政治意识仍然局限于传统时代,因而未能引领世界走向新的航海时代。

祸国殃民的“下西洋”

朱棣之所以派遣郑和下西洋,还和蒙元帝国打开了海洋世界的广阔视野有关。现在所存绘制于1389年的《大明混一图》,其实是根据元朝航海图重绘而成,该图以明朝为中心,东起日本,西抵欧洲,南至爪哇,北达蒙古,真实反映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局面。而家兀帝国从阿拉伯国家那里犾得的局超的航海技术,也为郑和下西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朱棣之所以选择郑和率领船队,是因为郑和是回回,信仰伊斯兰教,能够与当时控制着世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顺利展开交往。

大明混一图

宣德时期明朝最后一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由于开始实行疆域收缩的政策,此后再也没有在广阔海域开展类似的官方远航行动。成化时期,明宪宗有一次心血来潮,让太监到兵部查阅"宣德间王三保出使西洋水程",也就是郑和的航海资料。

当时的兵部尚书项忠奉命翻阅档案,没有找到,原来是被兵部车驾司郎中刘大夏率先找到,藏了起来。项忠问刘大夏档案哪里去了,刘大夏说:三保太监下西洋,耗费数十万的钱粮,军民因此而死的有一万多人,即使得到珍本,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即使这些航海资料还在,也应该毁掉,斩草处根,根本没必要问东西到哪出去。

项忠听了刘大夏的话,宛如醍醐灌顶,十分感谢刘大夏,给刘大夏作了个揖,说:"你这么做实在是阴德不小,我这个位置不久就会属于你啊。"后来刘大夏果然成了兵部尚书。

刘大夏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对于海洋世界的淡漠,可能和明朝政权崛起于淮河流域有一定关系。朱元璋出生在淮河流域,这个地方是落后的农业地带,对于海外贸易并没有什么直接接触。与之不同,陈友谅的地盘是长江上游的湖广行省,统治的基础是以渔业为生、以白莲教为纽带联合起来的长江渔夫。

而张士诚与方国珍的地盘,都在长江下游的江浙行省,他们两个都是贩卖私盐为生,活动范围又蔓延到了东海,统治的基础是以盐业为生的江海盐商。与朱氏政权相比,这三个政权与海外贸易关联更多,更密切,但遗憾的是,最后却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其实先秦以来,一直都是北方的农业文明不断消灭南方的商业文明,在中国历史发挥主导角色。

总之,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郑和下西洋的远洋航行,依托了蒙元时期中国商人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明朝强大的水军力量,从而将传统航海时代推到了最高峰。但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意识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时代,未能引领世界走向新的航海时代。真正引领世界走向浩瀚而壮阔的海洋,把它转变成人类历史的核心地带的,是西欧几条小船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