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关羽鲁肃益阳对垒,三国文化对益阳生活习俗的影响有哪些?

  • 作者: 粉红女神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6-19

公元215年,那场关羽在益阳拒鲁肃,双方在益阳长达三个多月的隔江对峙,不但给益阳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千年佳话,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这场对峙,对益阳人的生活方式都带来很大的改变,就是到今天,还保留着这种三国文化习俗的习惯。

当然,最大的改变还是后来吴俗对益阳的影响和改变,关羽的蜀国军队在公元215年5月13日撤离益阳后,这里就被孙权的吴国接管,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以官场文化主导着民众的生活习俗,又称官本文化,而这些文化中,语言是最基本的普及方式。

我们不用怀疑,今天的益阳本土话语,来自吴语系,长沙话、宁乡话、益阳话乃至沅江安化话语,虽有些区别,但都是呈递减或递增的形式,而益阳与一溪之隔的汉寿军山铺,则出现了断层式的区别,他们虽自称为“德语系(常德话)”,但实则是蜀语系统,与荆州话同音。

这种区别,在180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有些趋同抹平,但还是留下很深的痕迹,尤其是在一些词句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常吃的“南瓜”,虽在今天年轻人中已经趋同,但老一辈汉寿以西的人却叫“北瓜”,这一类的名词与生活用语区别还很多,比如称呼“外婆,姆妈,老驾”,汉寿以西则叫“嘎嘎、嗯捏,老忒”等,其它话语的区别就更多,如果仔细拉家常话,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这种区别,不是一般的区域与省县之间的区别,都是三国文化在益阳这里划断的历史痕迹,是吴蜀在这里划边界形成的文化区别,当然,以前是非常明显的,有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别,此不多述,还是具体讲三国文化在今天益阳人生活习俗上的留痕。

文/老汉 《益阳的故事》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