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淘气孩子干大事,乖孩子往往没出息”?家长可别会错意

  • 作者: 日后而照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6-17

文|秘籍君

闺蜜今天来找我,气呼呼地说她跟一个宝妈吵了架。

原来闺蜜趁周末带着孩子去沙池玩,孩子突然被人揪住领子灌了一脖子沙。细看原来是个同龄小孩。闺蜜正在教育那个孩子,谁料闻声赶来的家长也是个熊家长,听到闺蜜说她家孩子淘气,不服气地辩解说“我家孩子淘气咋了,没听过淘气孩子干大事吗?你家孩子乖,往往长大还没出息呢!”把闺蜜气得不轻。

劝解闺蜜不必跟人一般见识后,我对这个说法产生了好奇。“淘气孩子干大事,乖孩子往往没出息”听起来的确很有理。要知道,如今“乖”就意味着“老实”,而“老实”放在现今社会可不是个褒义词,相反还代表着“木讷”“受气”“不知变通”等隐形含义。因此,如果家里有个乖小孩,目光长远的家长并不会因为孩子好带而高兴,相反会为孩子将来能否适应复杂的社会而担忧。

不过,这个说法真的有道理吗?我倒是有不同看法。

到底什么才是有出息?不同的父母想法不一,原本也没有定论,又怎么能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中国父母往往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但对什么才是“有出息”,不同的家长定义不同。有的家长觉得,能挣大钱就是有出息,也有的家长觉得,将来能当个公务员,捧个铁饭碗才是有出息。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能凭本事吃饱饭,而且进入社会不卑不亢就是有出息。

可见,“出息”本身并无定论,又怎么能成为测评孩子将来表现的量尺呢?

孩子是“淘气”还是“乖”,跟出生性格有很大关系。真照这个说法,谁有出息谁没出息,岂不是由天注定?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孩子是“淘气”还是“乖”,其实从小就能看出来。这说明它跟孩子的性格和气质类型有很大关系。而这些是由遗传决定的。那么照此说来,如果“淘气孩子干大事,乖孩子往往没出息”成立,也就证明,人从一出生就能决定有没有出息,那人这一辈子就不用努力奋斗了,反正有没有出息已经由天注定,自己无力改变了呗。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

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掘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其实,家长不必为自己的孩子是“淘气”还是“乖”而纠结。淘气的孩子做事不循常规,虽常有惊人之举但也容易误入歧途;而乖孩子呢,因为总是循规蹈矩,说不定犯错机会少,虽然以后可能会波澜不惊,但起码也能过个稳定的人生。

当然,也有淘气孩子成大事而乖孩子碌碌无为一辈子的,但这些也只是概率问题。自家孩子到底以后走什么路,又有谁现在能预料呢?

其实,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一刀切,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不管孩子是淘气还是乖,接受他的这份独特,因材施教,淘气的就多管教,太乖的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扬长避短。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努力将自己喜欢做的、擅长做的做到最好,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私以为这才是教育真谛。

你同意“淘气孩子干大事,乖孩子往往没出息”吗?身边有没有类似或相反的例子呢?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