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解决问题近的思维更有效

  • 作者: 女儿站立跟爹混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6-18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远的思维”和“近的思维”。

举个例子,冬天孩子穿太少的时候,“远的思维”就是那句,“你要冻死么?!”事实上穿少了和冻死之间大概还有一光年的距离,但人当时的想法就是会直接跳跃到最严重的后果。

而近的思维则是告诉他们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放大孩子行为的后果。

一顿饭不吃,就立刻联想到营养不良;一咳嗽,立刻联想到肺炎;一次考试没考好,眼前浮现出找不到工作的悲惨结局。

甚至包括夫妻沟通中,一句无意的话,也可能让立刻觉得以后都没办法好好沟通了。

而事实真的这么可怕吗?显然不是。

当我们尝试用“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更直接了当的解决当下的困难,而不是去设想十万八千里之后的可能性。

考试没考好,和未来能不能找到工作并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会引发肺炎,而一顿饭没吃,也不会饿出毛病来。

抛开这些,我们先想想,没考好是因为练习不够还是理解错误,不吃饭是因为肠胃不适还是情绪不佳,咳嗽了是因为着凉还是上火了呢?

再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应对”,这样,不论是妈妈还是孩子都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到事情的成效。

实际上在孩子成长这件事情上,也确实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长效机制,也不会有能够完全照搬的经验之谈。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