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如果有一天,你容不下自己的父母了,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 作者: 亖呉?盀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8

最近,一名读者私信,寻求咨询,内容是: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了,过去,父母曾强迫我承担弟弟婚房的首付,现在又要求我赡养他们,我的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了。

我感觉自己几乎要被拖垮了,父母已经成为了我的累赘,我很希望彻底远离他们,我是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孝心的人吗,我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问题相当宽泛,我们不能以非黑即白的思维得出草率的结论。首先,父母是我们生命之中至亲之人,但是,终究有一天,他们也会老去,会退出我们生命的舞台。有的人和父母荣辱与共,有的人却容不下自己的父母,这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独立的子女与控制欲强的父母

一般来说,双方关系的恶化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子女比较独立,凡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安排,而他们的父母恰恰控制欲很强,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自由空间,于是矛盾产生了。

如果这种矛盾没有通过合理的沟通、互相理解等方式解决,就会进一步激化,造成父子、母子关系的恶化,最终到达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

自证预言

另一方面,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会对双方关系造成影响。例如,父母总是用命令、指责的口吻和孩子说话,而不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作为子女,自然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无法交流。

于是,他们会尽可能的回避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而在父母眼中,这种回避会被扩大为拒绝交流,容不下自己,在后续的交流中,父母会认为自己的扩大是正确的,双方就真的互不相容了。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自证预言,我们经常会将心理暗示与现象相比较,一旦出现某种契合,我们会肯定的认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是正确。

群体接触

其次,有的人起初和父母之间关系不错,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与父母之间的接触减少了,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父母,作为最早出现在我们人生历程中的亲密他人,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人,在我们成年早期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而在个体成年之后,会接触到家庭以外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以及与朋友、同事、恋人等,与父母的相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某个群体接触越多,就越能互相理解,更好的融入其中。

正如这位读者所述,既然愿意为自己的弟弟承担婚房首付,说明他与原生家庭的紧密度、融入度很高。不过,在他完全步入社会以后,会发现,原生家庭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自己更多的精力会注入在自己的小家庭中。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并不是他不孝顺,而是他的社交柔韧度不足,缺乏和父母的有效沟通,与其说容不下父母,其实是和父母之间的接触少了,相互之间缺乏了理解。

在我们步入社会之后,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费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与父母的相处机会越来越少了,关系开始生疏,出现一些矛盾都属于正常现象,

比如,在节假日回老家后,会觉得父母唠叨、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总是给自己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对于父母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会觉得无理取闹,甚至会对他们感到不耐烦、容不下他们。

另外,有的人容不下父母,是因为太过自私,这种人就属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孝子。他们在自己成家立业后,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到自己的生活上,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觉得父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会觉得父母就是累赘。

如果有一天,你容不下自己的父母,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相信你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有吸引力的心灵》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