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幽默风趣的经济小故事

  • 作者: 该这么走
  • 来源: 数月亮
  • 2020-11-04
食堂里的经济学故事
一日,同宿舍的王、贾与我去学五食堂吃饭。饭至中途,忽感无味,于是商量买点猪头肉,解解嘴馋。然而,由谁出钱?由谁排队?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一番议论之后,我们决定玩“剪刀、石头、布”游戏,由前两个输者出钱,最后获胜者排队。
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王和我先后败下阵来,于是无奈地从口袋中掏出饭卡,交给笑容满面的贾。不久,诱人的猪头肉和牛肉端上桌来,众人一阵疯抢,转眼间只剩两只空碗。这是,王提议再来一次,输者请喝饮料。贾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同意。就在这一瞬间,王悄悄地伸出两根手指头,我自然心领神会。一声“开始”,两把剪刀齐刷刷落下,剪向贾那只宽大的手掌。他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乖乖地买饮料去了。
  这个故事蕴藏着不少经济学的道理。为什么贾在犹豫之后加入了游戏?为什么游戏规则最后会失效?为什么王和我的预谋能够成功?这些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解释。
  首先,王、贾和我敢于参加这个游戏,是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分析。在游戏尚未进行时,每个人的预期收益——猪头肉,是基本固定的。根据平时的相处,每个个体对其他人的性格都了如指掌,判定不会出现某个人抢占所有猪头肉的情况。三个人平分猪头肉,这是众人日常博弈的最优结果。至于成本,在没有决定由谁出钱之前,是不确定的。每个人在游戏时都假设出钱的不是自己,因而在成本——收益分析时,得出了自身正收益的结论,游戏因此得以进行下去。
  其次,在第二回合的游戏中,贾认为自己在第一回合获得了全胜,继续参加游戏,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出钱买饮料。若不参加比赛,可能会被定性为没胆量。这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非常不能容忍的,它可能造成名誉上的损失和心理上的压力。事实上,贾忽略了一个问题:排队等候也是一种成本,不过不以金钱的形式存在。他在计算自身成本时没有加上这部分成本。
  其三,贾在参加第二回合的游戏时,隐含地假设游戏中各主体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和不对称的。不完全,是指每个人都不可能获知游戏的结果如何。不对称,是指每个人都不可能获知其他人出什么手势。这时候,任何个人拥有了完全信息,或任何两个人知道了对方的出牌,将获得超常收益。王和我达成了协议,修改了既定的游戏规则,在博弈中就处于优势地位。游戏规则本来是公平的,由于在执行中产生了机会主义行为,结果就出现了偏离。
  其四,在王和我的合作中,存在着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王在向我出示手势时,已经假定我是可以信赖的。反之,我看到他的手势,可以认同,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出示其他手势。这个契约能否达成,关系到游戏中谁胜谁败。在博弈中,我和王站到了同一立场,这和我们利益的一致性不无关系。看来博弈中的合谋,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闲来无事,故有此作。所思肤浅,仅供娱乐。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