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大画卷

  • 作者: 明明很清纯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中华文明所面临的挑战

六朝时期

东晋后的六朝时期,自222年至589年先后有六个王朝建都在南京。这是一个由治到乱,又从乱到治的一个过程。其间,中华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来文明的挑战,最终外来文明被逐渐汉化或半汉化并且在这一融合中又产生了一种更为丰富的文化和傲视两汉的强盛帝国唐朝。

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胡人和西域地区,胡人纵横华北,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又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威胁,主要的挑战来自体制内部-土地被王公贵族大量占有导致税收渐渐入不敷出。大部分土地和农民流入到少部分有权势的人手中,于是佃农地位不断下降变成了事实上的农奴。有的人成为豪族的私人武装,家丁代替了农村征兵的制度,大家族拥有自己武装的庄园和角楼。

东汉时期画砖

道家思想的流行

这种社会情况下,儒家士大夫的地位不断下降,繁琐的礼仪讲究面对当时的各种问题也常常是一筹莫展。东汉儒学皇帝们为了重建汉时的建设被大力提倡,此时朝廷萎靡很多人转向了自我。道家文化开始流行起来,公元3世纪时的这种道家思潮崇尚"清谈",他们远离政务俗事面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幻灭,他们的做法就是发掘自身,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八达"就是这类人群的真实写照。

道教三清

民间道教

道家思潮中值得关注的是民间道教组织的发展,东汉末年的黄巾和五斗米教的出现说明道家思想已经孕育出有组织的民间宗教。其首为三清,其下为各路神灵和古人,黄巾起义和五斗米教后遭到镇压后,道教从此不再具有统一的组织,不过各地的教区保留了下来。各地道长通过做法事和教徒的捐赠来生活,道士可以正常结婚也分有不同的宗派。北魏的鲜卑族皇帝曾在444年宣布道教为国教,1019年自称张陵后代的道教太一教派掌门被封为"天师"以江西龙虎山为封所。13世纪晚期,张氏家族被封为道教领袖,14世纪又被授权管理全国的道士。天师头衔及某些特权一直持续到1927年。

南朝四百八十寺

佛教的传入

佛教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生命通过因果而生生不息,并因为各种因果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释迦牟尼出生于尼泊尔的南部地区,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佛教要义为四圣谛:苦谛(人生皆苦)、集谛(苦的原因)、灭谛(苦的消灭)和道谛(灭苦的方法)。为了灭苦要行八正道,苦行的最终目的是涅槃。印度旅行者和商人通过海路将佛教带到了华南地区。大月氏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大力弘扬佛教,在中亚广泛传播佛教,华北的佛教就是从这里经西域传入的。382年前秦苻坚用武力把鸠摩罗什请回国内,主持了一项规模宏大的佛经翻译工程,所翻译的98卷经书中,至少有52卷流传至今。佛教在国内首先受到了上层人士的欢迎其后才传播到了下层民众当中。鲜卑族的北魏政权虔心向佛,开凿了山西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所指的就是这一时期,当时许多士大夫和艺术天才都倾力于译经、讲法和兴建装修寺庙。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