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没有起兵称帝?

  • 作者: 生人也若初见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曾国藩作为权倾一时的晚清名臣,曾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又辖苏皖赣浙四省之兵力,其组建的湘军骁勇善战,屡败太平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攻下金陵后,其湘系部署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彭玉麟、郭嵩焘等纷纷劝其拥兵自立,曾国藩却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对联以表明自己无意称帝。甚至太平天国阵营中的石达开也劝他拥兵自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表示:愿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

历史上拥兵自立,称帝为王的将领不在少数,因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忠臣良将也不计其数。在波谲云诡,勾心斗角的政治环境中,权倾一时的曾国藩选择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易中天曾说过:"谋反并不容易,一要有心,二要有胆,三要有力。"曾国藩不称帝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实力不够。

湘军鼎盛时期,兵力有30万众,然而归曾国藩直接指挥的仅有12万人,其中,只有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5万湘军属嫡系部队,其余4万湘军在浙江巡抚左宗棠手中,另外3万湘军由江西巡抚沈葆桢统辖。此外,李鸿章还独立拥有着7万之众的淮军。

然而,早在1854年曾国藩攻陷武昌后,咸丰皇帝就对曾国藩的权利有所顾忌,在伺机予以削弱的同时,也在湘军内部扶植反对派的势力,使其互相倾轧和牵制。因此,李鸿章、沈葆桢以及湘军内部各系都和曾国藩有矛盾,曾国藩一旦起兵自立,到头来拥立他的可能只有曾国荃的5万湘军嫡系部队。

另外,清朝的八旗骑兵也是曾国藩骑兵自立的一大威胁,八旗是清廷的中央军,总兵力有20余万,平时有10月万驻防在京师,成为京营八旗,又称劲旅八旗或禁旅八旗,其余10余万则分别驻守在全国各处战略要地,称为驻防八旗。

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八旗骑兵一直驻守在北方,除太平军的北伐军曾入侵到京师外,八旗骑兵始终未曾南下到长江流域参与剿灭太平军的行动,因此八旗骑兵的主力一直保存完好。

曾国藩的湘军之所以能战胜数倍于己的太平军,关键还在于其强大的水军实力,占据了长江流域,最终才实现了曾国藩制定的"扫清江面,直捣金陵"的军事战略。曾国藩一旦起兵,深入在平原腹地和清军的骑兵主力进行作战,胜算并不大。此外,清廷除了八旗主力外,还有60万的绿营兵,以及众多地方团练,也是曾国藩起兵后要面对的威胁。

明朝吕坤的《呻吟语》中说:"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

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军后已经50多岁了,在和太平军的战役中,又几经生死,也难有称帝的雄心,再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急流勇退,中兴名臣以终,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