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清朝的大官为什么都喜欢住寺庙?原来是让规矩给逼的

  • 作者: 哇啦哇啦哇啦啦哇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6-19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周培公在未遇康熙之前,每晚寄居在寺庙门前,等天明再入城寻找机会。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住寺庙,那是穷人的事,是乞丐之流的住宿之地。

但这个观点在清朝的中后期会被啪啪地打脸。当时外放的官员,经常要回到京城,或等候面圣,或到有司衙门述职,或等候调用交接等等。这就需要他们在京城小住。而小住的地点,往往竟然都是在寺庙中。甚至即便像督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也概莫能外。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不会是钱的原因。这和大清朝的几条规定有关。

在清朝,如果你不是京官出身,是不允许在京城有私宅的。就算是封疆大吏无旨也不能擅自进京。顺治年间,就有规矩,五城兵马司有个职能,就是查房外官在京城是否购地置业。所以这些外官,即便再有钱,也不敢在京城买房子买地开买卖。甚至连同乡、朋友之类的家中都不敢住,没得惹来闲话,若被人参上一本,还连累了朋友。

不能自己买,可以住旅馆客栈啊。也不行,还有规矩:二品以上的官员,如果进出茶楼、酒肆、戏院等娱乐场所,就算是违制,同样会被参。这里虽然没有旅馆客栈,可旅馆客栈却喜欢开在这些地方附近,生态链啊。甚至有些大的旅店,自己就有这些娱乐场所,甚至还有妓院,你去了,能说清楚?

不是还有“会馆”吗?类似于各地在京的办事处,那不能住?这个可以住,但也有嫌疑。因为会馆中通常两种人多:一种是买卖人,就是商人;另一种则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你一个大官住进去,人家会想啊,是跟买卖人官商勾结了吧?亦或是找哪个富家子弟帮着营私舞弊?所以,还是别多事了。

你看看,这样一数,官儿越大反而没地方住了,横是不能住皇宫里去吧。所以一通筛选之后,忽然发现寺庙竟然是最佳选择。读书、品茶、参禅、静心。既没人惹你,皇帝知道了还会夸你爱学习有境界。

关键寺庙也愿意,这样的主顾既不添乱,又能拔高寺庙的名气,最关键的银子一点都不少。光是打赏就比一般的零散香客那点供奉强多了。而且,万一日后俗世中有点什么事,多少还有几个大官能说上话,所以自然是照顾的周全了。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