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林则徐两度视察黑流渡

  • 作者: 阳光g丶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湖北江汉平原腹地,在靠近天门、潜江、仙桃三地交界的汉江段,有一处乡村码头集镇,分别坐落在汉江南北两岸,均称黑流渡。民国及以前,都属天门县管辖。南岸黑流渡于1954年划属潜江,辖9个自然村,隶属竹根滩镇。建国前,这里曾有悠久革命历史传统,是潜江市重点老区村之一。

潜江黑流渡田园风光

清代名臣林则徐日记中的黑流渡

黑流渡一带地势低洼,靠近汉江大堤五支角险段,雨季和洪灾泛滥时首当其冲,明清时期屡屡溃堤,百姓饱经水患之苦。清道光年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曾巡历汉江大堤,亲至这一带查看义丰垸险段。道光十七年(1837年)夏季,因湖北发生洪涝灾害,水情日趋严重,林则徐于六月二十五日自武昌出发,亲自“由水路往勘襄河堤工”,路经汉阳往汉川、沔阳、天门、潜江、京山、荆门、钟祥、襄阳等地,视察汉江新旧堤工。七月二十八日,至岳州府(岳阳),巡视堤工结束,共历时32天。途中,他把督防夏汛所见所闻,有关的灾情、汛情,河工的薄弱环节,河堤修复进展等等,一一记录在日记中。林则徐对水利颇有研究,根据各堤防的特点,什么地方该加固、如何加固,他都一一指令,随时提出修复改进方案。

次年秋汛,即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十七日,林则徐轻舟熟路,“晴。早发,东北风。……,又十五里黑流渡,又十五里张家冈,又二十里泽口,又七里梁滩,亦谓之改口。闻此处开濬洩涨,可不至如泽口之旋濬旋淤,姑以俟考。又八里巴家场,有塘汛。又十五里陈家场泊。是日阅看潜江之义丰垸、高家拐、彭滩三处修挽月堤,计行九十五里。十八日,……。早发,西北顶风,少顷即转东北,仍挂帆行。十里方家湾,又十里聂家滩,又十里蚌湖,……。又十五里长老垸,又五里蒋家套,距多宝湾尚有十里。今日仅行五十里,阅视……,南岸潜江之皮家拐上下支水坝,及卸甲埠月堤。”黑流渡是林则徐视察潜江堤防的首站。

林则徐塑像

建国前后的黑流渡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率鄂豫挺进纵队开辟了天西根据地,继而又派中共天门县委书记谢威、天门渔南乡联合办事处主任戴月、原监利工委书记李智来到黑流渡,开辟襄南根据地。1941年2月,中共潜江县工作委员会和鄂豫边区襄南办事处同时在黑流渡成立。3月,中共潜江县委员会亦在黑流渡诞生。

解放初期,百业待兴。1954年秋,汉江洪水。8月10日,为确保下游安全,根据省防汛指挥部的决定,将黑流渡附近的汉江五支角堤段人工扒口分洪。建国初期的黑流渡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分洪渡灾大局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此后,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地方农民逐年增高帮宽加固堤身,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治理了千百年以来的汉江溃漫之灾。

黑流渡,在解放后全国地名“一片红”的大背景下,也曾改名“红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仍复旧称。2013年3月,湖北省潜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发布《支援老区快速发展,共建思源回报工程》倡议书,并附《潜江市重点老区村和重点贫困村名单》,全市各乡镇中竹根滩镇居首,该镇各村中,黑流渡村居首。这片古老而崭新的红色土地,人们并没有遗忘她过往的付出与奉献。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