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德国博物馆意外发现土尔扈特部英雄渥巴锡真实画像

  • 作者: 丶小城大事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新疆巴州和静县城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一位勇士手执皮鞭,稳坐马背,目光直视前方,严然一副将帅风度。塑像的底座正面刻有七个大字:“民族英雄渥巴锡”。但是迄今为止,从来没有人知道渥巴锡的真实面容,人们只能凭想象勾勒出他的英雄形象。带领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渥巴锡长得什么样?这对生活在东归故土的人们来说始终是一个谜,同时也是一种遗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道尔基、王博、李政三位教授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多年来萦绕在许多学者心中的谜团。三位教授将一幅珍贵的画作正式赠送给巴音郭楞博物馆,而这幅画作正是迄今为止出现的最为真实的一幅渥巴锡画像,巴州各族人民将有机会一睹这位东归英雄的真实面容。同时,三位教授也为我们讲述了这件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几经周折,回到巴州故里的曲折过程。

真实画像源自清宫画师之手, 你们看,他的眼神多么忧伤,脸上写满疲惫,当时他的心情是很沉重的,画中的渥巴锡面容憔悴,神情凝重,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得到他的那种英雄气魄。

据记载,公元1771年1月5日,年仅27岁的渥巴锡率领近十七万人举部东归,踏上了艰难险阻的万里归途。成千上万的妇孺和老人乘着马车、骆驼和雪撬,离开了白雪皑皑的伏尔加河草原。在漫长的征途中,大批人员牺性,大量牲畜死亡,疲惫不堪的队伍扶老携幼,在艰难中苦苦挣扎。终于在7月初,到达了祖国西北边境的伊犁河畔。同年9月,清代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的普陀宗乘之庙(也称小布达拉宫)接见渥巴锡等东归首领。并且,乾隆皇帝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就是在普陀宗乘之庙,乾隆皇帝用蒙古语和渥巴锡进行交流,了解了部落历史和回归经过,并且请宫廷画师为渥巴锡画了这幅画像。因为当时渥巴锡起行时率领的十七万大军回来时只剩下不足七万人,渥巴锡的内心十分沉重,所以画像上的他看起来很忧伤,很悲痛。

这幅渥巴锡画像为何在德国博物馆发现呢?

据了解,这幅渥巴锡画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根据德国汉斯博物馆提供的电子版照片写真喷绘而成,这幅画像的原件现在珍藏于德国汉斯博物馆。中国的文物怎么会出现在德国的博物馆?这件流失海外的珍宝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道尔基教授为我们讲述了这其中的曲折过程。

原来,几年前,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德国汉斯博物馆参加学术会议期间,无意中发现展馆内有中国清代的人物画像,感到十分意外,于是走上前去仔细观看。画像的左上角写有蒙古文,右上角则用汉字写着“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专家便留心记住了这幅画。没想到几年后,正是因为他的一个无意中的发现,“东归英雄”才得以回到故土。

渥巴锡的画像怎么会出现在德国汉斯博物馆呢?

“1771年秋,在普陀宗乘之庙,乾隆皇帝请宫廷画师为渥巴锡画了这幅画像,并保存于皇宫之内。后来,在八国联军入侵时,这幅画流失海外。据道尔基教授介绍,在设计东归历史这部分时,他们已经从全国、乃至世界的博物馆查阅了大量相关档案资料。在得知渥巴锡画像在国外这一重大线索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想尽一切办法,几经辗转,最终通过电子邮件与德国汉斯博物馆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他们的支持,顺利完成了展览。

时隔240年 “渥巴锡”回归故里

据介绍,这幅渥巴锡画像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通过写真喷绘制作而成,规格为80×100厘米,共两幅。一幅现珍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而另一幅则赠送给了巴音郭楞博物馆,将被永久性展出。道尔基教授说:“渥巴锡是东归英雄,而巴州是土尔扈特、和硕特部落的故乡,把这幅画送回来可以说是完成了东归英雄后裔的心愿,也是让这位英雄人物能够重归故里。”

从巴州文物局了解到,巴音郭楞博物馆于2011年7月、11月先后收藏保管了两批与东归历史相关的重要文物,一个是由河北承德文物局避暑山庄管理处正式交由巴音郭楞博物馆保管的清朝乾隆皇帝纪念渥巴锡率部东归碑文拓片,内容包括乾隆皇帝接见渥巴锡那年立碑于承德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等。另一个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技术部复制而来的10枚清代乾隆皇帝颁发给土尔扈特与和硕特部落的大印。如今在巴音郭楞博物馆开馆之前,“东归英雄”的回归可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

巴音郭楞博物馆副馆长牛耕说,渥巴锡真实画像的展出将成为巴音郭楞博物馆东归展厅的一个最大亮点,让这段震撼人心的回归史更加完整。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在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会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好好收藏保管,使东归精神代代相传。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