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王羲之数纸换白鹅

  • 作者: 齐钰的大姨妈来了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古代中国人素来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他们认为自然环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视宇宙万物与人自身为一体并和谐共生,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在这样理念的支配下,他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道德情感,投射到周边的动植物或山石、流水等物体上,把松、竹、梅视为“岁寒三友”,把兰竹菊梅敬为“四君子”,形成了陶渊明爱菊、苏东坡爱砚、米芾爱石、林和靖爱鹤、周敦頣爱莲、郑板桥爱竹等“八爱故事”,王羲之爱鹅也是其中之一。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王羲之爱鹅的传说,和七岁神童骆宾王所做咏物诗一样,同样广为人知。他听说会稽(今绍兴)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擅长鸣叫的鹅,就带着亲友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竟然把鹅宰了煮好,要好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不已。

还有一位山阴(今绍兴)道士,喜欢养鹅,王羲之前去一看,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黄庭经》,我就把整群鹅都送给你。”王羲之立即展纸濡墨,一气写完,用笼子装了鹅带回家,感到非常高兴。

晋代的文人崇尚老庄,喜欢任性而为。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代表。民间结婚时张贴的对联,有“西阁画眉张京兆,东床坦腹王右军”一联,其中下联说的也是王羲之的故事。太尉郗鉴派使者去王家选女婿,羲之的兄弟听说使者要来,一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人敞胸露腹在床上吃东西。使者回去一汇报,郗鉴大喜,说坦腹那位,正是我要选的佳婿。后来一打听,那人就是王羲之。

鹅身世高贵,其远祖是天上飞翔的鸿雁,但被驯养之后,在常人眼里,与鸡鸭并无太大差别,不过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一经王羲之的喜爱,与鸡鸭就有天壤之别了。王羲之以《经》换鹅的典故,曾被诗仙李太白两次咏唱,一首为《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另一首是《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大文豪韩愈在“石鼓歌”中称道王羲之的字说:“数纸当可换白鹅”;连王羲之写过的《黄庭经》,也被称作《换鹅贴》了。画家们也不甘落后,他们用生花妙笔精心绘制鹅们在饮、啄、栖止时的各种姿态,产生了一大批专门以画鹅为题材的名家、名画。根据《宣和画谱》记载,当年御府收藏的“鹅画”就有:崔白的《杏花双鹅图》、《秋塘双鹅图》;滕昌佑的《牡丹睡鹅图》、《芙蓉睡鹅图》;赵孝颖的《莲陂戏鹅图》和丘庆余的《雁鹅图》等数十幅。

爱有时候是不需要太多理由的,但有人偏偏喜欢找点理由。有书家研究发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中,二十多个“之”字各不形同,与鹅许多动作神态有关。也有人认为王羲之从鹅的行态中,体悟到了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