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此部队曾被友军用三字讥笑,配备一兵器后威震淮南,友军心服口服

  • 作者: whereareyoujiecao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1939年秋,罗炳辉率领新四军第五支队(后编入新四军第二师)进驻安徽省来安县,以该县的半塔集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伪军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

在新四军的众多部队中,罗炳辉所领导的五支队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每个战士都配发了一件冷兵器——大刀。这是罗炳辉在新四军中的首先开创的一种潮流。

众所周知,大刀作为一种冷兵器,其杀伤力是远远无法与能发射子弹的钢枪相提并论的。那么,罗炳辉为什么要给战士配大刀?大刀能对付鬼子吗?

那是在1939年5月,罗炳辉被任命为五支队司令员。上任伊始,他就注意到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当时五支队的枪支弹药不足,必须尽快想办法予以解决,否则根本难以与装备精良的敌人对抗。

当时五支队的枪支弹药匮乏到了什么程度呢?每个新四军战士只配发了三发子弹,有的战士为了不让子弹袋看起来瘪塌塌的,便想了个办法,把树枝折成子弹长短装进去伪装成子弹。

可是罗炳辉心里知道,这样的伪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是真上了战场新四军还是会吃大亏。可当时五支队只是新四军的“编外”机构,国民党政府既不发军饷,也不供应补给。

更让战士们气愤的是,国民党来安县保安团虽然一听到日军的风声就吓得屁滚尿流,却嘲笑缺枪少弹的新四军五支队是一支“叫花子部队”。

面对着国民党部队的冷嘲热讽,面对着每人仅有三发子弹的现状和处于敌伪中心的困境,身为五支队司令员的罗炳辉开出了三帖药:单兵训练、战术训练和大刀。

因为只有近战可有一拼,而劈刀是近战的有力武器。由于新四军枪支杂,在与鬼子拼刺刀的时候常常吃亏。于是,根据地的军民用扒下来的铁轨制作大刀,铁轨坚硬,制造的大刀锋利无比,威震敌胆。曾经有鬼子向新四军二师阵地扑来,只见前沿阵地上空无一人,唯独数十把大刀齐刷刷地插在地上,刀把上的红布迎风呼呼飘动,敌人胆寒而自退。

罗炳辉还根据实战需要和旧军队的刀法,改编了一套40多个动作的“大刀操”。起初罗炳辉亲自教授大刀操,后来,请来了一位冯玉祥部队的教官教授大刀操。

除此之外,罗炳辉还组织了大刀队。大刀队的成员都是罗炳辉精心挑选、严格训练的骨干,他们均为20岁上下、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计有180人,名为“学兵连”。

大刀队的队员除1支步枪、4个手榴弹外,还多了一把大刀。战士们所用的大刀种类繁多,有关云长用的那种青龙偃月长柄大刀,也有单面鬼头刀(又叫“一块肉”大刀),还有双面阴阳刀。刀柄子上都系有二三尺长的红洋布。

当时学兵连的劈刀经常到新四军二师四、五、六三个旅巡回比武,最激动人心的是罗炳辉亲自做示范动作。

只见罗炳辉挺立的英姿,犹如一座高塔,粗壮的臂膀,挥刀旋转,如银蛇飞舞,刀光闪闪,真有点滴水不进的功夫。罗炳辉还将十个铜板摞起,一刀劈下,两瓣纷飞。有时,罗炳辉用雷鸣般的口令声,和全连战士一起列队布阵,劈刀对刺,那翻腾跳跃、杀声震天的英雄气概,真有点山不可挡、水不能阻的气势。谁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景,都深信劈刀是近战慑敌的法宝。

不久,在金牛山破袭战中,新四军大刀队毙伤日伪军800余人,其中用大刀砍死、砍伤的近半数。接着又在桂子山肉搏战中,毙伤日伪军300余人,其中,用大刀砍死、砍伤的敌人约占三分之二。后来,大刀队又在龙王山与敌遭遇,毙伤日伪军二百余人,大部分是用大刀砍死砍伤的。

这几次战斗下来,罗炳辉的大刀队威震淮南。以后的战斗也证明,大刀队的训练是很有效果的。

有一次,新四军部队的一个排,在夜间插入敌人的驻地,神出鬼没地接近敌人所驻的小围子。敌人的哨兵来不及叫喊,就被大刀队砍倒了。与此同时,一排人翻进了围子,冲入敌人住房。敌人还在睡觉,有的起来格斗,但枪不能打,结果被大刀队解决了。

还有一次,大刀队一个连守住一个山头。敌人冲锋三次都被大刀队打退了,他们又组织第四次冲锋。连长说:“不打枪了,准备大刀!等他来!”这一声令下,从山头到山脚一线,每个战士把亮闪闪的大刀从背上抽出,竖插在战壕前面,刀柄上的红布飘动,大刀被太阳映着,亮得炫目。敌人弄不清我方有多少兵力就掉头溃退了。

后来罗炳辉发现大刀太短,在白昼战斗时,敌人枪上加刺刀比大刀长,于是又加上梭镖(这是野战中肉搏的利器),成立梭镖突击队。

1940年1月,卖国贼汪精卫的一个警卫营从江北的程家桥到六合城,受到新四军部队的伏击。敌伪依靠猛力炮火,占守马鞍山山头待援。新四军集中火力掩护梭镖突击队抢上山腰,梭镖突击队冲上去,把敌人完全解决了。

大刀这种冷兵器成了罗炳辉他们战胜日伪军的重要武器,这一点也让国民党部队非常惊讶。后来,来安县保安团团长程建元被日军袭击,正是被罗炳辉率大刀队救了一命。程建元在感激涕零之余,对罗炳辉说了一句大实话:“罗司令,你们用大刀也能经常打败日军,这一点我们真是心服口服、望尘莫及啊!”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