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王羲之祖坟被毁,写下此帖,如今仅存摹本被日本珍藏!

  • 作者: 丿此般幸福75695311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6-19

王羲之,魏晋时期大书法家,身上光环无数。但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一篇他痛彻心扉时写下的书法作品,这件字帖,在日本曝光前,中国人一度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名叫《丧乱帖》。

《丧乱帖》原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茶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全文只有60个字,篇幅虽短,但表达的愤懑之情却是情真意切——讲述的是他们王家的祖坟,在战乱中一次两次被毁坏的事。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王羲之先墓所在地,是在临沂都乡南仁里。“先墓”最初遭“荼毒”应该是在“五胡乱华”之际。

《丧乱帖》局部

当时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西晋的八王之乱陆续建立政权,与晋对峙的大混乱时期。此时王羲之尚未成年,只是从大人们的零星片语中,恐惧并厌恶战争。

而文中说王墓“再离(遭遇)荼毒”是发生在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后世专家考证,认为王羲之在《丧乱帖》中之所以说“再”,第一次即指前文提到的临沂的先墓遭到毁坏,而后“虽即修复”,却很快又受战乱摧残。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王羲之先墓被一毁再毁,而自己却不能奔驰前往整修祖墓,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帖中字字含情,句句悲愤,极言伤心沉痛之情!

《丧乱帖》 唐摹本

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王羲之目前没有发现有真迹存世,这是学界公认的。我们见到的王氏字迹,几乎都是唐代的摹本,这篇《丧乱帖》也不例外。

《丧乱帖》之“丧乱”

但面对王羲之这样的成就,即使是摹本,也都是后人的无价之宝。同时因为唐代摹刻技术非常成熟,笔意俱存,许多摹本宛如亲笔手写,后人完全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窥见王羲之书法的神韵。

《丧乱帖》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完整地表现了王羲之书法由行入草的过程。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作者情感的剧烈变化。

《丧乱帖》局部

整个书帖活泼灵动,且结字转折圆活流畅,字峰富于变化,墨色枯燥相间。无论是笔法上的精深造诣;结体上的以欹求正、虚实相生;章法上的率意灵动和用墨的饱与枯、字的厚重与轻盈等变化,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的愉悦感。

那么,《丧乱帖》为何又和日本扯上关系了呢?

关于《丧乱帖》如何流落日本,众说纷纭。但基本可以肯定是由于日本人对大唐文化的崇拜才将此帖收藏的——有可能这幅字帖诞生不久就被日本人重金购去。

《丧乱帖》之“羲之”

这篇帖子上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而“延历”是日本的一个皇帝年号,相当于中国唐德宗时期(公元782年)至唐顺宗时期(公元805年),由此可以断定,不晚于这一时期,如今仅存的这份《丧乱帖》唐摹本就已经在日本了。

《丧乱帖》之“先墓”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唐代僧人鉴真(公元688-763)应邀东渡时,将此帖带去日本的。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从时间上看,《丧乱帖》有最少二十年的空白时期,不知流落何方。

《丧乱帖》之“荼毒”

由于时隔久远,一千多年来国内书法家对此帖一无所知。直到100多年前,任驻日使馆大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时发现了此摹本。

杨守敬

他将《丧乱帖》摹成书迹寄回国内,才让国人大开眼界——没想到世间还有这样一篇王羲之作品。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