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项伯为何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当真是内奸?大错特错!

  • 作者: 你不知道吧我是老王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6-19

项伯,项羽唯一的叔叔,可为何要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呢?当真是内奸吗?有朋友引用了书中的原话“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认为项伯和刘邦结为了亲家,所以这才背叛的项羽。

当真是这个理由?乍一看貌似很有道理,可真要深究下去你会发现,其实不然。

不错,项伯在知道项羽要攻打刘邦时,确实是跑去刘邦那边报信了,但他找的并非刘邦,而是张良。因为早年间,项伯和张良曾有过交往,后来项伯杀了人,是张良设计救了他。现在项羽要打刘邦,一旦刘邦战败,张良必然有生命危险,项伯是为了救自己的恩人,所以才前去刘邦大营,希望张良能和自己一道悄悄离开。

可张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首先考虑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刘邦。他对项伯非常熟悉,知道是位性情中人,为朋友愿意两肋插刀的,所以告诉他说自己必须要告知刘邦,独自逃生是绝对不符合道义的。

就这样,刘邦知道了项羽准备奇袭的情报。

可以说,此时的项伯心情是很复杂的,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直到他见到刘邦,双方交谈时,这种疑虑才慢慢被化解。

刘邦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大惊,遂问张良“如之奈何?”张良说:“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就是刘邦,瞬间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先是亲自捧起酒杯,为项伯祝酒,然后约为婚姻。然后对项伯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最后,刘邦提出希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此时,项伯才答应了下来。

由此可见,打动项伯的并非刘邦的祝酒,给他面子,也并非什么婚约,给他一些诱惑。确实也是,当时项羽已是天下诸侯的盟主,项伯自己在楚国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完全没必要和当时还不成气候的刘邦攀亲家。

真正打动项伯的,其实还是刘邦言语中的所谓真相。

当初项羽为何决定要攻打刘邦?因为曹无伤的告密和范增的建议,但这两人的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刘邦打算自立,对抗项羽。但这只是一面之词,现在刘邦亲口说自己并没有抢占财宝,之所以派兵进驻函谷关,其实是要阻止其他诸侯进入。换句话说,刘邦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恪守本分的,甚至是为了项羽的。

果然,项伯回去之后,就开始劝说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现在攻打刘邦,是不符合大义的。于是乎,项伯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的动机就非常清楚了。项羽现在是盟主不假,但也要遵循最基本的赏罚原则,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就随意杀害有功之臣。

再加上次日鸿门宴上,刘邦一再表示自己曾和项羽并肩作战,是绝对不会背叛的,项羽其实已经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可谋士范增不这么认为,一定要干掉刘邦,所以在没有经过项羽的同意,就擅自召唤项庄进来,借着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而此时项伯见状,也拔剑保护起了刘邦。

项伯这么做,其实正是在执行项羽的意思,保护他的名声和大业。分析到这里,列位觉得是否是这样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