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明初,使节出西域,给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 作者: 然后后后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明初的外交纪政策,开始本文的阅读吧!明初的一些外交使节,不仅出色的完成了使命,在出使期间,还对所到地区政治、经济、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等进行详细的了解考察,并写成书籍文献,为明政府了解当地情况、制订外交政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也加深了中国人民对这些国家国情的认识。

洪武至永乐年间多次出使西北各国的陈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陈诚在洪武三十年任行人出使安南时,拒收贿赂,有不凡之举。自永乐十一年至十八年(1413-1420)他又受明成祖委托,不顾路途遥远,三次出使哈烈(今阿富汗)、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等十余国,为打通明朝与西北各国的商路,发展明朝与诸国的友好关系做出很多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出使西北诸国期间,陈诚不放过有利时机,进行全面考察,写出了《使西域记》这部价值较高的著作,成为明代人们了解西北诸国的第一手资料。

在该书中,陈诚将“所历凡十七国山川、风俗、物产悉备焉”。特别是对哈烈、撒马尔罕等国记载尤详。如书中谈到哈烈国情形为“市中交易用银钱,大小三等,下人私造无禁,造成,输税于国。市易诸物皆有征税,什取其二,以资国用,不置斗斛,惟用权衡。不设官府,惟设管事者,称之曰‘刀完’。国主与管事者凡有事施行,用纸直述其事,各以花押为记。花押之制,以金银为戒指,上镌其名。国无法律,不施刑罚,伤人命亦止于罚钱。婚姻以姊妹妻妾同居,男女相混……丧则易以青黑,居丧止百日,葬不用木棺,以白布裹尸葬之。家不祀祖宗,亦不祀鬼神,唯重拜天之礼……每岁二月、十月为把斋月,昼不饮食,至暮则食……城中置大土室,中设一铜器,周围数丈,上刻文字,如古鼎状,游学子弟皆聚于此,若中国太学然……其俗侈靡,用度无礼节。其土沃饶,气侯多暖少雨。土产有白盐、铜铁、硫璃、金银、珊瑚、琥珀、珠翠之属……八答黑商(哈烈东北部)城围十八里,居平川,地广无险要,其南近山,食物丰饶。西南诸菴人亦聚此市货,今哈烈哈鲁旗子守之。”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