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我为谁点赞 写作指导

  • 作者: 芥末46487171
  • 来源: 数月亮
  • 2020-12-16
半命题作文“为 ______点赞”写作指导
【模拟金题】
“为这些善良的人点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为美好的青春点赞”??最近“点赞”一词风行网络,并且进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口头用语。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点赞”名列其中。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值得点赞的人和事吗?请以“为_____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不得套作仿作;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思路导引】
1.准确解题,补出个性。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解题时首先要弄懂“点赞”的意思。根据作文题中引用的相关句子,就能品读出“点赞”的含义,即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表示肯定、支持、喜爱、赞美之情。因此,“为_____点赞”这道作文题实际上就可以替换为“为_____赞叹”、“为_____鼓掌”、“为_____ 叫好”等题目。
读懂了题目,那如何补题呢?正常情况下,就是直接用值得为之点赞的人、事、社会现象进行补题,比如“为身残志不残的他点赞”、“为光盘行动点赞”。但如果能别出心裁,补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让文题与众不同,那就能先入为主,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比如同样是赞扬残疾人的坚强,你若把题目补成“为风雨中不屈的生命点赞”,效果就不一样。所以,同学们补题时要尽量补出新意。
2.立意求高,素材求新。文题中“点赞”这个关键词决定了本文的主旨是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各种传递正能量的言行喝彩。着眼于个人,去赞美、支持他们,这样的立意无疑是准确的,但如果同学们能够把视角再抬高一点,去为国家、民族点赞,为大自然的慷慨无私点赞,那立意自然高人一筹。
3.构思巧妙,引人入胜。文贵曲,如果写成记叙文,在构思时既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之势;更要对文章的主体部分精心进行布局,以使故事线索明了,过渡自然,情节波澜不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比如写“为‘吝啬’的表妹点赞”这篇作文,就可以“误会”为线索,先写表妹太吝啬,引起我的误会;然后写表妹忍气吞声,隐瞒误会;接着写表妹在爱心行动中捐款第一,打破误会;最后写“我”理解表妹,解除误会,如此环环相扣,自然就能打动人心。 如果写成议论文,可先亮出观点,然后运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和名人故事、名人言论等进行论证,最后小结点题,一气呵成。也可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出话题,展开论述,最后得出观点,余味无穷。
【佳作示例一】
为失败的她点赞
◎李雅玟
外婆生病住院了,星期天上午,妈妈带我一起去看外婆。
病房里的空调不停地往外吐着暖气,外婆说感到有点胸闷,于是我们便扶外婆去楼下的草地上呼吸新鲜空气。
已经是三月了,春阳暖暖地照着大地,不时有微风吹过,小草们轻摇脑袋,好像在欢迎我们。妈妈扶外婆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悄悄拉起了家常。我则在偌大的草坪上欢快地奔跑起来。
突然,不远处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一位年龄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草地上练习行走,旁边站着一位女子,手里拿着两根拐杖,应该是这名女孩的妈妈。
只见小女孩刚刚迈出右腿,身子便向右一倾,摔倒在地上。她的妈妈赶忙扔下手中的拐杖,去把小女孩扶起。小女孩稍稍站稳后,推开母亲的手,再次迈出右腿,谁知身子一晃,她又失败了。母亲扶起她,小女孩咬咬嘴唇,又开始了第三次试走。这一回,她先迈左腿,身子一晃,她的妈妈忙伸手想去扶,但被小女孩制止。摇晃了几下后,小女孩终于站稳了左脚。接着她开始挪动右腿,不幸的是,她又摔倒了??
我听到了小女孩的啜泣声,她的妈妈也在抹眼泪。看来,这位小女孩的双腿一定是受过伤,现在正进行康复训练。三次都失败了,肯定摔疼了。还是明天再训练吧。
可就在这时,那名小女孩再次在母亲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喘着气,半握着拳头,紧咬嘴唇,再次开始了行走。一步、两步??谁知,小女孩再次身子一歪,倒了下去。
小女孩的妈妈搀着她坐到一张椅子上,轻轻敲打着她的腿部。本以为,在一次次失败面前,小女孩会心生畏惧,选择退缩。但让我想不到的是,不一会儿,那名小女孩又开始训练了,当然,等待她的仍是一次次失败??直到妈妈叫我回病房,那名小女孩还在继续试走。
我的眼睛湿湿的。我想起了那个叫廖智的女孩,汶川地震夺去了她的双腿,但她却忍受着钻心的疼痛,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进行舞蹈训练,终于舞进“舞林大会”,舞上了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我还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了张海迪,想起了海伦·凯勒,他们都是在一次次失败后,继续坚持,最终“站”了起来。所以我坚信,眼前的这名小女孩虽然现在屡屡失败,但她终究会稳稳当
当地站起来,迈开步子,行走自如。
我要为这名失败的小女孩点赞,为她的坚强、勇敢和执著点赞。
评点:这篇作文记叙了作者在医院草地上目睹一名小女孩进行行走训练的过程,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屡败屡试、坚强勇敢、绝不服输的小女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最后引用廖智等人的事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点题,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