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小学六年级记叙文写作指导

  • 作者: 段友812243
  • 来源: 数月亮
  • 2020-12-13
主要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3633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级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我是这样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1、让学生说真话。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语言,他不会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语言,避讳语言。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毫不掩饰地写在纸上:我手上扎了根刺,疼得直哭。、我最爱吃土豆。从这些,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纯真,如果你非要他写他如何坚强、非要他把土豆改成马铃薯,不觉得是对纯真的扼杀吗?因此,尽管文中的语言并不优美,尽管文中没有用任何修辞方法,但只要写的是真话,就是一篇好文章。鼓励学生写真话,也是在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2、写真事,句句真诚。在作文课上,我们老师听到学生经常说的话就是没什么可写的。是啊,路上没捡过钱包,没遇到过落水儿童,没赶上老爷爷推车,更没遇到过盲人过马路没遇到过一件有意义的事,的确不知该写什么。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都是鸡毛蒜皮式的、琐琐碎碎的小事。一首歌中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写身边发生的平凡的小事,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不仅要写好的,也可写一些不良现象,只要不是纯心捣乱,不是成心要坏谁,那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同学之间的友谊、矛盾,课间的游戏,因为自己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发脾气都可写入作文。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感受的,写起来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虽然文章中透着天真、洋溢着稚气,却认我们看到了一颗颗闪亮的童心。一群乳嗅未干的小学生,硬要他们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来,岂不是对天性的掠夺吗?;3、抒真情,我手写我心。小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天真的,甚至是无知的,他们常常会异想天开,反映在作文中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兴高采烈,也会因被人误解而痛哭流涕,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情,淡淡的,纯纯的,这种情像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这是学生的真情读白。你非要他们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要恨就恨个咬牙切齿,不是强人所难吗? 二、加强语言训练,让学生自己感受并积累美的语言   学生并不是有了一定的习作欲望就能把文章写好,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学生胸中有话,胸中有情,却不能用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词是句子的组成单位,句意表达是否正确生动、恰如其分,依赖于词语是否准确。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切实到位的词语训练,使词语的色彩、形象、分寸感一同沉淀于学生脑海中,形成对该词语的强烈感受,这样,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应的词语便会在脑中凸现,准确表达的词语就会脱口而出。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语感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逐步积累语言,提高习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观察、联想,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有了强烈的作文欲望,并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习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法。这样,在习作时才有话可写,并且要善于联想:即从眼前看到的事物、出现的景象,想象到曾经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另一个事物,取其彼此相似点或相同点,由此及彼,生发开去,进行想象思维的培养。比如,看到园丁在修枝剪叶,就联想到教师的教书育人;由蜜蜂采蜜联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细心观察,善于联想,就会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   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材   在作文前,首先要选择好素材,素材的优劣直接影响习作的优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选素材时要让他们的思路、角度以及范围广泛些,要尽可能地多举出些与该主题相关的材料,然后从中选出一件或两件最能表现中心的新颖、独特的材料来。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