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纪录片也要走红地毯

  • 作者: 据说开天辟地的是你爹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5-30

“这个频道太坏了,严重影响我的工作效率”,2011年1月2日13:42,媒体撰稿人“土摩托”在微博上向刚刚开播仅1天的央视纪录频道狠狠地撒了回娇,他正在看《地球脉动》。

5个小时后,他继续微博,申请向BBC纪录片摄制组免费打工,这回他看的是BBC和央视去年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美丽中国》(Wild China),该片名扬四海,但这回却是《美丽中国》第一次展现在这块美丽的家园,展现在9亿电视观众眼前。

酝酿了5年多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正式掀开面纱。

24小时全天候轮播,国内版覆盖人群达到9亿,还在多个国家落地,每晚8点起首播4小时纪录片,其中21%时段播出的节目购买自Discovery和国家地理频道等国际著名的纪录片同行。

从最早传出的每年6亿人民币投入,到现在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的3.5亿人民币投入(不包括各地频道落户费),虽然有所缩水,但依然能让国内其他纪录片频道的同行说一句“够可以了”。

央视纪录频道采取当下纪录片领域最流行的商业运营模式,类似于工作室制,大部分自制节目都通过市场购买、投资和联合制作完成;频道的三四个工作室养十几个制片人,频道外的导演们有选题就可以提交策划书,频道通过后,投资并派制片人根据受众需要确定节目的拍摄风格、监控拍摄的进展以及资金流向。

从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到主管新闻的副台长,高度的重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纪录片这个小众频道的生存压力,3年内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压力(包括收视率和广告经营的指标),重点在于打造影响力。

我们需要纪录片

智利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有一些照片的,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话说长江》和《望长城》,到新世纪初的《故宫》和《大国崛起》,再到央视纪录频道即将播出的《颐和园》和《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我们在历史人文纪录片领域里努力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每次大型纪录片的推出都是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但我们的相册很薄。来自《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的数据,2009年全国83个纪实类栏目只首播了5000小时的纪录片,而全年所有电视台的总播放时间达到了1400万小时。我们没有一个覆盖全国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是为数不多的专业纪实频道,但范围仅限于当地,众多挂着科教纪实台标的频道在播放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想看纪录片的人很多,但看不到的人占了大多数――这是标准的低效传播。

我们每年还能看到一两部花巨资制作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但反映我们当下生活状态的现实纪录片越来越停留在业内人士的口耳相传和纪录片展映单元,大部分电视台的主体收视人群把真人秀和情感访谈节目采用的所谓纪实和跟踪拍摄当成纪录片并觉得“假”,纪录片甚至连“小众”都谈不上。

就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前两个月,国家广电总局提出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表示,国产纪录片是形象展示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并且硬性规定,“各级电视播出机构每天播出国产纪录片与引进纪录片比例不得低于7比3”。

都说纪录片在中国处于“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此话不假。但还有一个现实是,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Discovery探索频道在中国电视市场获得的利益却非常可观,有一个数据是,每年我国各级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中,来自境外的纪录片总长达到了1.5万小

时到2万小时,而且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国产纪录片。

以上海纪实频道为例,目前其自制栏目《眼界》和《档案》是频道内部收视率最高的两档节目,远远超过深夜时分播放的向Discoverry和国际地理频道购买的栏目。但广告客户还是更喜欢这些外来的和尚。

“看起来只是多了一个频道,在做纪录片的人看来是多了一个播出平台,但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个频道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纪录片工作者包括央视的、省市台的、社会制作机构的、独立制片人……都汇集在一起。大家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年轻纪录片工作者成长。另外,我们频道也是一个国际项目交流平台。国际化的团队,依托国际化平台,拍一些国际化的选题,是我们的理想。”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这对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全球153个国家拥有1.7亿用户,Discovery探索频道在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68亿用户。这样的奋斗目标,对于现在幼小的央视纪录频道来说还太遥远。但这个logo已经在市场上有了足够的发酵,以前央视购买国产纪录片的价格在每分钟100-200元,但是央视纪录频道筹备以来给国内同行的购买价格已经达到每分钟350-700元。共同做大这块蛋糕,是当下最可以碰触到的目标。

反思历史,批判现实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带有强烈“中国风”的历史人文纪录片在国际上一直口碑不错,但长期和国际同行们合作的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告诉《新民周刊》,国际买家们更喜欢现实题材。他们对发生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进程感到陌生和好奇,海外市场的关注已经从“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偏移。

这恰恰是刚刚起步的央视纪录频道尚未特别关注的部分,或者说盲点。从央视纪录频道公布的第一批节目内容来看,《美丽中国》、《颐和园》、《玉石传奇》和《帝国兴衰》等都属于历史人文纪录片,而频道正在筹备拍摄的纪录片大多也属于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稍微带点当下时效性的可能只有《南海一号》。

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带领央视年轻的《东方时空》团队创造出一个纪录片小高峰的“教父”级人物时间,如今已经离开了央视,目前担任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的时间在央视纪录频道正式开播前一天,还告诉周刊,他最期待的节目是该频道每天4小时首播节目中的“时代写真”板块,但是从已经开播的这几天来看,他和他的同行们对“时代”的理解可能还不一样。

“在我看来,纪录片的存在价值无外乎两个方向,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我们不要总从消极方面来看对现实的批判,不要一味地提揭露,应该是在积极的前提下,以发展的前提来关注现实,使用的语言不是歌颂式和美化式的,而是冷调子,不渲染主观色彩的。

现在我们对历史的关注已经不成问题了,我们现在能说动听的故事,但根本的还有反思,不能仅停留在故事层上,我的同行们很容易忽视或者懒得深入思索。”

体制内的年轻人懒得深入思索可能迫于电视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和时刻高悬的收视率,纪录片创作是“手艺活”,“需要冷静思考,更多的是需要把时间花在想上而不是做上,但进入了工业流水线,无论你想不想,手上都不能停,否则节目要开天窗。这一二十年工作性质的变化,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完全进入了生产流程,我们其实要考虑如何为纪录片创作提供良性环境,而非像现在这样的完全指标化,多少时间内做完片子,收视率必须要达到多少。”时间回忆说,他们当初在《东方时空》时,领导常常在半夜被喊起来审片。而现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上常常是一种“只管拉车,不管铺路”的现状。

体制外的创作者,现在流行叫独立创作者,人们很容易把他们和央视这种主流渠道对

立起来。但在时间看来,这绝对不是两个阵营,完全可以有大面积的中间地带。“独立性是纪录片的最高品格,不被任何势力所左右,是作者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你可以做独立的题材,但你千万别阵营化独立的队伍。你做某种题材,可以有独立性,但仅就这个题材,不要说你这个人就是独立阵营的,有关部门也不要这样来看待创作者。独立纪录片工作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纪录片对社会大众还是有教化作用的,告诉他们一种生活的经验,使得整个社会有承受能力。其实我最担心的反而是电视媒体始终在播放和现实生活特别脱节的内容,那避免不了被淘汰的下场。”

商业化是“浮云”,

压在所有创作者身上的还有商业压力。每一个纪录片创作者都想走出纪录片的市场化道路,以纪录片养纪录片,建立自我循环体系,包括时间在内的很多创作者都研究过所谓“纪录片语言的娱乐化探索”,“这条路走了好多年。现在想来,选择纪录片这一行是天意,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是纪录片工作者的天命,你是不能去卖钱的,你是不能去赢得鲜花和掌声的,你必须看破红尘,天命使然。但我们看不透,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张艺谋走红地毯,我们做纪录片的就不能走呢,我们的片子也很有力量啊,也很震撼人啊,是不是我们还不够打动人,不够与观众交流,不够互动效果,于是我们开始抓所谓节目卖点,叙事方式,叙述手法,如何把故事说得生动,但现在我发现,我们偏离了方向,我们选择历史题材是要有反思的,只说一个历史故事是一文不值的。”

纪录片的商业化也并不是浮云。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Discovery探索频道的社会氛围和我们的不同,先不去和它们比较。国内的上海纪实频道就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本,2002年开播,2004年现任总监应启明到任,那时频道还处于亏损状态,分管经营的领导激励他,“5年后这个频道可以做到1个亿。”当时应启明愣是没敢把领导的这个期待和频道里的人透露,怕吓着他们。没想到这个当时看似过高的目标仅在3年后就实现了,2006年纪实频道开始盈利,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广告收入达到15500万元,盈利11300万元。

上海纪实频道的受众群可以给央视的同行们一点启发,66%-67%的观众是男性(收看同集团体育频道的男性观众也就55%-56%),38-55岁是频道最主要的观众,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收入也相对较高。而后者正是高档广告商最看重的人群,据数据显示,上海纪实频道的广告客户主要来自五个领域:汽车,高档电子,洋酒,铂金钻石,食品和少量男用化妆品品牌。应启明发现,国际大客户有时候更强调的是节目的品位、风格与企业树立的形象是否吻合,并不大计较收视率,“这就特别符合纪录片的特性”。

现在,有人做好了准备迎接纪录片的春天。也有人提出,肥料不等于春天,春天是需要土壤的。短短几天难以看清央视纪录频道的宽容度,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央视纪录频道的承受能力。摆在它面前的形势并不轻松。

以前,我们总是说我们不缺好的纪录片,缺的是在大众面前亮相的渠道和机会。如今,一个国家级电视频道的出现,起码有可能让越来越多的国人看到并有可能爱上纪录片――正如时间所说,这已经是一个三聚氰胺、山西疫苗、国学大师、假话、假货盛行的社会,如果连纪录片都无动于衷,或者仅热衷于莺歌燕舞,那就只剩下悲哀了。

视频网站发力PGC 纪录片既要“网生”也要不忘初心

,月,,日至,,日,,,,,厦门国际纪录片大会暨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在厦门举行,除了来自全球近百家传统的制播机构,优酷土豆、凤凰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也纷纷亮相寻求合作机会。互联网大腕为何看好纪录片,移动互联时代,国产纪录片是下一个风口吗,

视频网站发力,,, 纪录片迎来最好的时代

优酷土豆、凤凰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高调亮相本次大会,其相关高层在论坛上纷纷力推国产纪录片的产业化运作。一向专注于历史和人文的凤凰视频,还在大会上开启了“创?记录”行动,力推“人人都是纪录者,人人都是纪录片欣赏者”。

“随着全民视频拍摄者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拍摄纪录、分享纪录,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纪录片导演,以及更多的纪录片观众,把这个行业做大。” 凤凰新媒体高级副总裁刘书表示。

无独有偶,,月,日惊蛰这天,腾讯视频与万合天宜、暴走漫画等百家内容提供商联合启动了“惊蛰计划”,该计划要在,,,,年内签约并重点支持,,,个优质,,,项目,即专业生产内容项目。

优酷土豆咨询中心总经理余红苗说,近两年来,各大视频网站利用其平台优势,力推,,,,如优酷推出“分享与合作计划”,主动寻求与专业内容生产商的合作,鼓励他们在优酷上建立自频道或视频空间,并对其开放软性的植入广告,“新媒体对优质纪录片是很饥渴的。”

作为一项阳春白雪的“窄众文化”,为何引来了互联网大腕们的目光,余红苗说,纪录片受众高端,比一般的视频内容商业价值更高,抛开商业来说,纪录片有记录历史的独特功能,新媒体也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版权内容的购买成本不断走高,视频网站长期无法盈利,而芒果,,的“独播”,更促使各家视频网站将重心转移到原创视频,纪录片作为优质的,,,内容,自然而然受到了视频大腕们的青睐。

互联网能为纪录片带来什么,

虽然纪录片在中国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这门小众艺术长期面临着缺乏渠道、资金和人才的

困扰。随着来自互联网企业的人、财、物纷纷涌入这个行业,国产纪录片有望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爱奇艺副总裁耿晓华表示,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为纪录片提供了更灵活的渠道,其表现形式也可以更自由多样;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互联网搜集用户的观看行为和习惯,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纪录片导演。

对于一向手头拮据的纪录片导演来说,尤其是胸怀理想的新人来说,各视频网站不仅能解决播出渠道问题,还能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在不损失内容的前提下,通过简单的一些植入广告,或者软性的商业元素,制作人获得的收益优酷一分都不要,而且他们还可以从贴片广告上和优酷分成。在资金上没有问题的话,他们能制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这也是我们的计划。”余红苗说。

此外,余红苗说,如果某部纪录片足够优秀,优酷也会和制作方一起成长,“很多制作机构缺乏运营人才,我们也会帮助他运营,提升他的品牌,帮助代理招商、衍生品开发等。”

福建省电影协会秘书长杨平说,视频网站与纪录片的结合是双赢合作,也是“互联网,”概念的实践,使互联网要素融入纪录片整个产业链,把纪录片、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真正连接起来。

纪录片既要“网生”,也要不忘初心

事实上,近年来纪录片在中国也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全国“吃货”津津乐道,各大电商纷纷推出节目中播出的各式美食;而近期有关环保、丝绸之路等主题的纪录片,在网上也引发了热烈讨论。纪录片的受众逐渐扩大,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随着视频网站纷纷押宝,,,,纪录片该如何拥抱互联网,如何吸引更多观众呢,业内人士表示,优质的严肃题材纪录片从来不缺观众,同时纪录片导演们也可以挖掘网络题材,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纪录片。

“话题年轻一点,关注的人群年轻一点,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或者是在做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更能有一些网络化的方式,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二次元漫画的这种模式、方式,肯定可以激发更多年轻人来看纪录片。”余红苗说。

不过,知名媒体影评人罗来明认为,一方面记录真实,见证历史,才是纪录片的天职;另一方面,纪录片是否有商业价值,关键在于生产出优质的内容。

“有的纪录片可以偏商业化一些,可以为了迎合市场口味而去讨好观众,但总要有人去坚持纪录片最本质的东西。拍片的时候光想着点击率,想着利益,肯定拍不出最优秀的纪录片。”知名纪录片导演邱民说,始终不忘初心,才是纪录片导演们和播出平台最应该思考的。(记者张逸之)

长春网站建设www.ccyim.com

【精品】新闻传播系孙红云译著《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畅销再版印刷58

新闻传播系孙红云译著《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畅销再版印刷

日前,我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孙红云翻译的《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作者:希拉?柯伦?伯纳德(Sheila Curran Bernard)美国著名电影人、作家和顾问,麦克道威尔?科隆尼艺术村和弗吉尼亚中心艺术创作方向研究员]一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后,因畅销再版印刷。

该书作为电影学院系列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本纪录片制作指导用书,于2009年5月受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邀请,单万里电影研究员作序推荐,历时一年完成此书的翻译工作。翻译过程中受到作者伯纳德及单万里的帮助与肯定。

该书作者从运用纪录片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如何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安排,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角与体验。从拍摄前的调查研究、撰写拍摄计划,到摄影和剪辑的每一个步骤,作者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建议。此外,书中汇集了大量真实案例,以及十余位当代顶尖纪录片大师及专业人员的特别访谈。该书为希望吸引到更广泛观众的纪录片制作者提供了极其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新闻传播系供稿 撰稿08级新闻学,影视传播,专业崔玮]

纪录片:小台也可大制作

  摘 要: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资金实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等条件的制约,纪录片创作举步维艰,更谈不上大手笔、大制作。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电视台如何打破常规,大胆探索纪录片的创作之路,笔者认为要善于发现选题,充分利用政府及社会资源,引进外脑和借用外力,小台一样也能大制作,从而提高地方电视台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队伍素质,促进纪录片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纪录片;地方电视台;制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88-02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故宫》、《美丽中国》、《复活的军团》、《森林之歌》和《大国崛起》等一大批大手笔、大制作的纪录片热播,恢宏的场面,震撼的音效,生动的讲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上海和陕西等各个省级卫视也不甘落后,分别摄制了《人民大会堂》、《外滩》和《望长安》等不少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大制作纪录片,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时间,纪录片创作刮起“大制作风”,大手笔大制作成为大台纪录片创作的潮流风向标。一大批大片的涌现,给中国的纪录片带来清新的气息,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也赢得了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然而,大制作只是大台的专利吗?答案是否定的。小台也能做大片,关键在于是否有敢于制作大片的信心和魄力,只要做到选题准、立意高、制作精和适当引进外脑,在筹划创作大型电视纪录片方面,地方电视台不仅大有可为,而且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一、选题准  纪录片的创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拍什么”?这个“拍什么”就是纪录片的选题。在电视台的圈子内有这样的说法:选题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行话道出了选题对一部纪录片的重要性。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想要实现纪录片的大制作,选题显得更为关键。一方面,抓准了选题作品才能好看,吸引观众眼球;另外一方面,抓准了选题往往可以争取到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的投入,最大化解决地方电视台资金实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等条件的制约,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目前,国际公认的电视纪录片选题有三大范围,即: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为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普通人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河源作为一个纯客家地区,是客家先民最早南迁定居之地,有着与梅州、赣州等地相媲美的久远的客家历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然而,河源对于客家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关于客家“六次迁徙说”这一新观点也未被广泛认可。2008年10月16日,在西安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上,河源成功申办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作为目前世界上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华人盛会之一,世客会已成为全球客家人恳亲联谊的桥梁、团结合作的纽带、互惠互助的平台,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消息传来,万众瞩目,举城欢呼。河源广播电视台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制作大型世客会献礼纪录片的设想,旨在系统揭示客家民系迁徙、奋斗、成长与成功历史进程,明确河源在岭南文化、客家历史、客家民系的重要地位,提升河源“客家古邑”的城市定位。这一想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时任市委书记陈建华亲自为该片定名为《天下客家》,并由政府财政给予了资金支持,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该片的拍摄。当地的知名企业和各地客属乡贤在得知河源将拍摄一部反映客家历史人文的大片时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对该片的拍摄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正是有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河源广播电视台采购了第一套高清摄录设备,包括SONY高清摄像机、APPLE后期高清非编系统、摇臂、轨道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采购投入使用,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硬件支撑,也为整个拍摄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立意高  立意,就是确定纪录片的主题,是纪录片的灵魂。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同样的道理,立意是一部纪录片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的选材、布局、文字语言和镜头语言的运用。纪录片的立意往往是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在审视、认识、分析这个世界后,从生活中获得本质的东西和自己的感受,通过纪录片传达给观众。纵观近几年优秀的纪录片,无不是在选题立意上有着较高的追求,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但由于选题角度、立意高度不同,作品最终也大相径庭。毋庸置疑,和央视及省级台相比,地方电视台由于人、财、物等条件的限制,组织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国拍摄经历甚至跨省拍摄经历的地方媒体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勇于面对挑战,似乎是媒体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河源广播电视台并没有因为困难而降低要求,反而是以更饱满的激情、更严格的要求投入到《天下客家》的创作中。从全台调集精兵强将,组成《天下客家》摄制组,并组织集体“充电”,研究片子的基调、内容结构及叙事方式。最终决定站在全球的视野去看待客家世界,采用系列片的形式,将《天下客家》分为五集(迁徙、客居、奋进、传承、盛世)来创作,力求将《天下客家》制作成一部全景式反映客家人千年发展历程的长篇高清电视纪录片。该片在创作上采用纪实与写意、表现与再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用辩证的思维生动地记录客家人自先秦以来的六次大迁徙,全方位描绘了客家族群在苦难中成长、在探索中融合、在奋进中开拓未来的悲壮经历,使《天下客家》成为一部客家人精勇奋发、成长壮大、走向成功的辉煌史诗。  三、制作精  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电视和电影一样,都是视听艺术的完美体现。随着广播电视摄录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突飞猛进,电视节目制作的硬件日新月异,给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艺术。制作精,就是纪录片创作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过:“中国纪录片大都是低端制作,低端制作是自杀式的制作。”《天下客家》摄制组深知纪录片制作的重要性,在开机拍摄之前就反复研究近年来央视大制作的纪录片,分析学习它们在拍摄、剪辑、特效和配音配乐上的成功之处,并以它们为标杆,严格要求自己。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摄制组每天起早贪黑,克服了人手少、时间紧等种种困难,用心拍摄每个场景,捕捉光与影的魅力,力争把每一个画面拍得唯美。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片子中无法组织大型情景再现场景拍摄和大量使用三维特效动画,因此,《天下客家》摄制组扬长避短,主要采用拍摄历史文献、文物遗存等纪实手法与局部写意式的情景再现相结合,补充虚实、烘托情境、叙述事件,寻求画面整体效果的协调。

社会纪录片题材要以小见大

社会纪录片题材要以小见大

纪录片的题材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历史、军事、传记、时政、社会类等。社会类纪录片又大致可分为人物、文体、日常生活类等。笔者就仅以社会类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提出观点,这就是:要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见精神。

社会类纪录片,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类纪录片取材现实生活,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怎样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在片子中体现时代的脉搏、人生的真谛,用高尚的情操和向上的精神去感染受众,是拍摄社会纪录片中一个值得探讨和引起思考的问题。一、先说人物纪录片

拍摄纪录片中的人物选择,不一定是声名显赫,也不一定是模范典型,他也许是一个保洁员,一个修鞋的,一个普通小干部,总之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员。只要在他身上能捕捉到以小见大的主题,只要能在细微处反映可贵的精神,就足可以构成一部精彩完整的片子。以施润玖同志的《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为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

该片的主角之一敬大爷是一个剃头老师傅,也是一个老北京。他经常早晨起来骑上三轮车,走街串巷去给那些年龄和他晃上晃下的老人们上门理发。作者跟拍敬大爷上门理发的过程,鲜活地再现了老人们相顾关照和豁达乐观的晚年心态。在几位主顾家,敬大爷和主顾间嘘寒问暖,敬大爷离开后,一位主顾颤巍巍站起来自言自语:“又一天儿啊~”画面中敬大爷和老主顾的这些语言和行动,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但就是这些细微处,体现出了老人间的相互关怀,深含着老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进而升华成对人生的感悟~

片子中还有一个敬大爷与主顾(退休干部)理发时的对白,主顾说:“要是说造诣深的,还得是那些老艺术家梅尚程荀四大派呀。”敬大爷说:“你比不了啊~”

这些对话既反映了敬大爷对主顾的热心服务,也有老人们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对老艺术家的欣赏与尊敬,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老人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带有浓厚的北京特色。

这部通篇洋溢着老北京四合院味道的人物专题纪录片,让人们看到老北京普通百姓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有情有义,从平凡的小事提炼出互相关爱、人情温暖的大主题,也会引发人们对我国步入老年社会和怎样对待老人的多种思考。该片荣获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类一等奖。我们要从中借鉴的,就是怎样“以小见大”地拍摄好人物专题片。

二、再说文体类纪录片

文体类纪录片大多是围绕着明星、宿将展开的。但现实生活中,明星宿将毕竟很少,真正带有共性的是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文化体育活动。只要善于“以小见大”,在他们中间同样能拍摄出发人深省的好纪录片。上海电视台拍摄的《红跑道》就是这样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一群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成就父母梦想的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红色的体操跑道上翻腾,真诚地完成每一个动作。他们的背后还有一双双殷切期待的目光――他们的父母。在做一个简单的双臂悬垂动作时,镜头对准了两个女孩――她们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抗。对抗中一个女孩瞅了另一个女孩一眼,不多久那个女孩掉下去了,她自己则仍在和时间抗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胳膊上传来的酸痛已快达到极限,这时教练却把秒表拿到她面前让她看,她在咬牙中坚持到最后,一个胳膊掉下去,教练把她拉上去……镜头中反复出现着一支单杠和悬臂的女孩,观众的心被小女孩紧紧牵着,经受的是心灵的震撼,想的是成功的艰难,得到的是吃苦拼搏的精神。那女孩的家庭生活――简陋的房间中,孩子和父母嬉戏的同时,还不忘大谈自己的“理想”。

这个“以小见大”的片子,结构严谨、构图新颖、思想深邃、引人思考。片中这样的训练场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但看完片子对运动员的艰辛大家都知道了。奥运会上得金牌光彩夺目,而光彩夺目的背后是艰辛汗水。这部荣获2008年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社会类纪录片奖的《红跑道》,“以小见大”地向我们呈现了每个成功运动员的背后成长故事,对我

们怎样“以小见大”地反映体育健儿为国夺冠争光的大主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最后说一下日常生活类纪录片

日常生活类纪录片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更可以“以小见大”。生活中,一支毛笔,一场电影,一段大鼓唱段,一个古建筑造型等都可激发出创作者的灵感,都可拍摄出令人难忘的精彩纪录片。2003年由著名文化人东方月女士主持并策划的大型纪录片《留住手艺》(央视国际频道播出),就是这样的代表作。该片中从古琴手工制作、秤杆手工制作、擀毡、糖画、榨糖到手工马鞍、布鞋、锔碗等等,这些林林种种的精妙手艺,随着时光的流逝却正在悄悄地走出我们的视野。怎样留住它们,节目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工作场面,向我们娓娓道来。以古琴为例,汉代形制的一把古琴呈对角线斜卧在黑色背景中,衬以悠缓的古琴声;黑褐色的琴体,衬以十三徽;宫商角徵羽文武七弦,衬以绵绵的褐色琴穗。这样的音乐画面,吊起观众的胃口。谈到整个制作过程,古琴制作师王鹏说:“古琴要求古朴、大气、艺术,但是首先要保证工艺……首先要保证工艺的完整、到位,比例关系正确,各个部分做得都很到位,然后再做艺术上的修饰处理,如果有一点差错,最后成完琴后,都会出差错。”制作师王鹏说的是古琴制作的道理,给人启发的确是各门手艺乃至各门艺术的共同道理。

“为什么那些并没有非常强烈的审美意识的工匠,但是他们却能做出来漂亮的东西,首先是由于他们尊重了自然……因为自然是最美的。”东方月女士如是说。

因为自然是最美的,所以人们做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否则就失去美。源远流长的中国民间工艺,体现着中国劳动人民对自然尊重与认识,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人文风貌、民俗习惯等历史内涵,折射着勤劳质朴的中国手艺人的智慧灵光。从根本上讲,手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部“以小见大”的系列纪录片,不就是讲述了这么一个大主题吗,

经以上分析所述,我认为,社会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挖掘身边的人和事,拍摄出反映时代精神生活的大主题。一言蔽之,就是要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纪录片也要走红地毯

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