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导演功课丨导演的选角标准是什么

  • 作者: 小鲁33936726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5-30

惟其如此,好演员才收入优厚。同样出于这个原因,不能够把演员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导演自然薪酬微薄。我还要补充一句,演员位于电影摄制的前线上,他们个人要冒最大的风险,他们的勇气值得观众尊敬,而且,我敢说,值得观众爱戴。在创作影片和实施导演思维的过程中,他们是重要的搭档。

选角

许多导演相信:“选对角色,你作为导演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半。”这个宣言至多说对了一半。在这个造星计划泛滥的时代,经济上的考量往往跟导演的愿景一样左右着选角。强势的经纪人和选角导演的兴起,把原本摇摆不定的天平压向了为“钱途”而非创作来选角的一端。下文的论述只关乎为创作而选角(请容我说一句,为了维护导演对于片中角色的愿景,他们应该斗争到底)。

选角是拍摄开始之前导演思维的第一次表达——更说明了为什么导演必须在前期制作阶段形成明确的导演思维,在这一阶段,导演思维应立足于剧本阐释。选角过程首重演员的外表。但是演员外表是否符合导演对于角色的愿景,并不及演员在外表与举止上投射出的特质来得重要。我建议,在导演与演员第一次见面以及随后试读剧本时,导演要列出一份选择标准清单,以此来评估演员,比如:

1. 专业性(professionalism)

2. 演员赋予情境的张力(tension)

3. 能量(energy)

4. 魅力(charisma)

5. 性感(sexuality)

要牢记这一观点:导演应该把同样的标准贯彻于随后的试读,以及该演员与其他演员合作的试读。

我们首先谈谈专业性的标准。使用专业性这个词,我指的是按时到场,以专业的态度回应面谈。演员到场是想受雇扮演角色,导演到场是要雇用演员。如果会面无助于达到这两个目标,那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失职。

第二个标准是演员带给情境的张力。当个性、愿望和机遇融为一体,张力就会显现。演员能够制造多强的张力?演员怎样产生并传达这种张力?张力可以化为能量。作为导演,如果演员无法产生必要的张力,我会忐忑。如果在某种环境(比如试演)下,演员激发的张力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同样会担忧。此处的关键是,不但期望演员有张力,而且希望张力对演员起到正面作用。

第三个标准是能量。好演员知道,不管影片类型为何,能量都是关键。快乐、悲伤、愤怒、机智和魅力都归属于能量范畴。演员能否生成能量场(energy field)?或者他们是否能够吸收周围的能量?看到此处,读者或许会觉得导演要想选角得拿个心理学学位。其实大可不必。但是如果对人有直觉,理解人,明白是什么使人之为人,会很有帮助。

第四个标准是魅力,这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但是它涉及到某种更为特别的东西——信念,强烈的、持之以恒的、而且躬行实践的信念。似乎演员希望观众能够分享他或她的信念。这一信念极其强烈,以至于充溢着灵感、力量,乃至魅惑。拥有魅力的演员具备超群的吸引力,或曰拉力。你的演员有没有魅力呢?

最后,性感。每个好演员心里都明白,他或她的电影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诱惑;为了吸引观众,演员必须精擅此道。这一特定的演员有那种磁石般的力量吗?演员能够吸引作为导演的你吗?

这份清单有助于导演决定某个演员是否符合自己对于人物的愿景。通常演员看起来不会与角色如出一辙,但是也许会给角色补充另外的维度。选角步骤的第二个阶段——演员的试读——也需要凭借上述五点进行筛选,虽然试读本身另有要求,“贯线”(through line)变成了衡量标准。演员打算怎么诠释人物?这种诠释是符合导演的意图,还是有所偏离?有哪些差别?这种诠释是如何成形的?演员是否做出了有意识的努力来创建“贯穿线”?有没有魅力?有没有能量?有没有信念?演员是着意取悦还是存心冒犯?这些都是在角色阐释中生发的问题。不管人物是聪明还是愚蠢,是存心还是无意,导演必须能够看出演员是如何为人物营造诠释、唤起感情的,于是乎导演就知道了,演员已经编织了连系人物的纽带,表演开始生根发芽。

如果演员的诠释与导演的看法不尽一致,问题就转变为演员的诠释是否有趣。如果能够吸引导演的注意,显然就有值得开掘之处。演员可能年纪和外貌都合适,但在试读中却把一切都搞砸了。对于导演来说,试读其实揭示了演员与人物是否有情感共鸣,演员的诠释能否推陈出新。最后,每个演员都想争取到角色,所以在试演中自然不乏欲望和能量。导演的工作就是借助上述五个标准来考察演员的试读和人物诠释是否引人入胜。

试读时的第二层演技测试,是给予挑战,再进行另一个试读。有些导演会规定一个极端的情境——你妈妈刚刚去世,你刚刚接到胰腺癌的诊断书——然后要求演员重新试读这一场景。这样做是为了检验演员的弹性。

演员能否呈现出比上一次试读更丰富的内涵?这一测试可以让导演判断演员的广度。好演员能够给出的诠释范围相当广——滑稽、哀戚、悲惨。这样的挑战是对于角色塑造的热身。演员的弹性反映在他或她对于人物的理解上,可能有别于导演对于人物的认识。这种差别何其有趣,一个人作为演员的广度又是何等迷人!

选角过程的第三层级,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个单独的阶段,也就是让演员与另一个演员、另一个人物配合试读角色。可以应用同样的五个标准来评估这一次试读。人物之间有“化学反应”吗?如果有,这种“化学反应”的本质又是什么?演员是彼此协作还是相互竞争?竞争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经常妙用无穷。这一次试读和随后与多名演员共同进行的试读能够说明演员可否跟观众建立联系。演员能否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能量、魅力和性感程度协同合作,足以使观众——以及导演——全神贯注,不能自拔。

本文摘自后浪电影学院064《导演思维》

作者: [美]肯·丹西格(KenDancyger)

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它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其中包含了语文知识、语言能力、学习语言的方法和习惯,还包括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其内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课程要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下功夫。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课程需重点培养的目标,还是学生学好其它各科课程的基础,也是让学生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爱国品质,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注重“趣”字,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亦是如此。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每位教师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也就无从谈起学好语文或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语文势必会感到乏味,甚至感到厌倦,对今后继续学习语文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而有所趣,学而有所乐。

如,教学《聪明的猴子》一课后,我让学生尝试排演这个课本剧。学生学习课文后,弄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人物的性格品质也有了一定的把握,于是,

我组织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布置了简单的舞台,便指导他们把这个历史故事演一演,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剧中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这样,通过表演小话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乐趣。

二、凸现“读”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把书读好,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把课文读通,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一)切实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每当遇到一篇新课文时,朗读就是学生首要做的事情。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读,才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文的“味道”。教师要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把书读好呢?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把句子读通顺,进而能把整篇课文读流利。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细节,指导学生把书读好。

比如教学《荷花》第一课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后,便认真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力争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范读,让学生理解课文朗读的节奏。再让学生分段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一些仍旧出错的读音,指导和帮助学生把书读正确。通过耐心地指导,让学生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程度。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能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再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譬如在教学《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时,为扎实开展好阅读指导,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四读: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我相机指导;泛读课文,说说文章描写了哪些美景;精读课文,找出文章优美的句段,认真体会其语言表达美;品读课文,在教师设置的乐曲声中或高声或默读,体会以静写动手法的精妙,体会和想象“雄伟壮丽”的景象。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积累了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三、重视“训”字,强化语文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就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重视对字词句的理解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有这么一句话:“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怎样理解这句话里的“回味”呢?我要求学生把这一自然段认真地朗读了一下,让他们慢慢感受草原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回味”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学生感悟到了,这是说草原的景色太美了,连骏马和大牛都陶醉了。

(二)重视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要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故教师在阅读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草原》一文后,我问:“如果你们有机会来到了草原,你们最想做什么?”学生有的说想看看草原的美景;有的说想骑一骑蒙古马;有的说想去吃手抓羊肉;也有的说想去喝蒙古奶茶;还有的说想和鄂温克姑娘们一起唱歌和跳舞;还有的想看小伙子们表演套马和摔跤……

(三)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翱翔文本之中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教学《》和《渔歌子》两首词后,我要求学生根据两首词的内容和教材中的插图,想象它们所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两首词改写成记叙文。通过这样的想象训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什么是数学素养

什么是数学素养

什么是数学素养,顾沛先生说,很多年的数学学习后,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也许都会被忘记,但是形成的数学素养却终身受用。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下面我举出顾先生举出的十个经典例子,希望各位读者能通过这十个“相”,体会到数学素养乃至数学的“质”。

例一:芝诺悖论与无限——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

很多人都听过芝诺悖论中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问题,顾沛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指出这一悖论的症结在于混淆了有限与无限的问题。芝诺认为阿基里斯在追赶乌龟的过程中,首先要到达乌龟原先的位置A,而这时乌龟已经到了位置B,阿基里斯继续追赶则要先到达B,这时乌龟又到达了位置c,以此类推,阿基里斯似乎永远也追不上乌龟了,可是芝诺却忽视了一个问题,无限长度或时间的和,可能是有限的。

另一个与无限有关的是“有无限个房间的旅馆”问题,一个有无限个房间的旅馆客满后来了一个客人,应该怎样安排他,答案很简单,让原先住在1号房的客人搬进2号房,原先住在2号房的客人住进3号房,以此类推,让原先住在k号房的客人住进k1号房,这样就空出了1号房给新来的客人。同理,来了一个团的无穷个旅客,一万个团的无穷个旅客甚至无穷个团的无穷个旅客也应对自如了。奇妙

的数学,从有限到无限,不可能的也成了可能。

例二:海岸线的长度问题——分形与混沌

首先是分形问题。B(B(mandelbrot发现英国的海岸线永远也无法测量,为什么呢,柯赫曲线的几何现象说明了这个问题。(组图略)

这样的一组图具有自相似性,在测量海岸线时,如果尺子的长度精确度不同,那么海岸线的形状就可以无限分形,当然无法准确测量了。正是这样一个问题,发展成了数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混沌问题。这个问题是E(N(Lorenz在做天气预报中发现的。大家都知道的“蝴蝶效应”,也是一种混沌现象,由此可见,数学问题无处不在。

例三:历史上的数学危机——数学的思想大解放

牛顿为了计算瞬时速度,创立了微积分学,可是贝克莱却对牛顿发难:无穷小作为一个量,究竟是否为0,

在算式s/t=gt1/2g中,贝克莱质疑道:如果无穷小量等于0,则等号左端无意义,若不等于0,则右边的后一项不能随意取掉,因此,反驳贝克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直到数百年后,柯西的极限理论的出现,“ξ-σ”语言的出现。才消除了这一危机。

由此可见,在数学中,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有时是不同的。

例四:周髀算经与勾股定理——中国和世界数学的骄傲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2008年举行奥运会,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我国许多世界顶尖数学大师和政府争取来的荣誉。这次大会的会徽就选择了周髀算经中勾股定理证明的图形。美国宇航局的一次寻找外星人的行动中,也带去了一个证明勾股图形的黄金制品,可见勾股定理的证明是世界的骄傲。至今勾股定理的证明已经多达380种了,而很多人,仍在探寻新的方法。

例五:蒲丰投针问题——什么是创新

1777年,法国科学家蒲丰在宴请客人时,在地上铺了一张白纸,上面画着一条条等距离的平行线,而他给每个客人发许多等质量的,长度等于平行线距离的一半的针,让他们随意投放。事后,蒲丰对针落地的位置进行统计,共投针2212枚,与直线相交的704枚,两者相处,正好等于圆周率。求圆周率是一个几何问题,而蒲丰却用概率的方法解决了,完全不相同的两个领域被神奇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

例六:变换的方法——化繁为简

来看一道很常见的数学题“小王先快后慢,以不规则的速度用100秒沿直线从A点走到B点,有先慢后快以相反的方式从B返回A,问什么情况下,在A,B间存在c使小王从A到B的时间等于从B到A的时间。为什么,”

当然答案非常简单,只需将第二次的小王换成大王。两者同时出发,问题就变成了解决一个相遇问题了。而题目中大部分条件都是

起迷惑作用的。现实的问题纷繁复杂,要学会用这些数学素养简化条件,解决问题。

例七: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

4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多少个部分,答案是15个,但绝对不是由“4*4-1”得出的。方法是这样的,四个平面的情况中最复杂的是这四个平面组成了一个四面体,然后将四面体平展成一个平面,于是主要问题就集中在四面体的棱把这个平面分成几份了。将陌生的复杂的问题用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来类比,同样也是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例八: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抽象的观点

如何将哥尼斯堡的一条小河上的7座桥一次性走完呢,居民在多次尝试无果后,来请教大数学家欧拉。于是聪明的欧拉将居民的问题抽象为一笔画问题,在他的图纸上,线条的交点被分为奇界点和偶界点,并得出了一笔画问题能成功的充要条件:奇界点?2个。这就是抽象的观点的精髓:抓住问题本质,突出问题本质。

例九:“变中有不变”的观点——数学的生命力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指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命题不好,而认为“n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度”是个好命题,因为它的变中有不变。

例十:数学中的审美的思想——数学的艺术

数学中有很多种类的美,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如黄金分割线,费伯南楔数列等等。

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养成应重视图示表征,文字和符号及口头表

达等多种表征形式来表征同一个关系情境,重视表征之间等价关系的理解.比如一些单位写不对的学生就是不能通过图形,口头表达等形式很好的表达数量关系,就更难用数学模型来表征了.所以需要长期训练这些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并且把这些动作连贯起来运用.所以会有读圈,画,说,写,算等要求

什么是信息素养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自身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中小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加强学生的现代信息化意识,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正确地获取、掌握、分析各类信息,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学习意识,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现代化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什么是人文素养

什么是“人文素养”?

黎明:“人文素养”的定义尚未约定俗成,而这个重要概念是应该明确的。希望各

位就此发表意见。凯迪网友若能在“人文素养”定义方面,能使这个词大大清晰起来,为大功一件,如果谁能一锤定音、“一统江湖”,牛。

敬请参考刘阳先生写的《由一文所起的东拉西扯》、拙文《人文素养与发展》。

人文素养与发展

这是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在考场限定的时间内,让高中生用千字文写出和这一大气题目相匹配的文章,其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这是一个能把博士考晕、“烤糊”的话题,可以想见诸考生面对此题的彷惶与狼狈。但我还是给这个选题以好评:基于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出于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这个题目进入高考,这是一项具体、务实的“人文关怀”,或能提醒当代人对人文素养的关注。

遗憾的是,这个话题提出近一年来,并未引起多少注意。学者、老师似乎对此“整体缺位”,没有讨论和“抄作”的“人文素养”概念,仍然一塌糊涂,连考试中的“范文”也不曾见到。

难道师长们对高中生面对此题的狼狈没有责任吗?这一沉默现象,也是“人文素养缺乏”的表现。“人文素养”(人文素质)这个词没被收入《辞海》,对这个重要概念,既然目前还没有大家一致认可的表述,在各自表述时,自然具有不规范性和任意空间较大的特点。笔者之所以在今年高考前提起去年这个试题,意在指出:对“人文素养”之类重要概念的澄请,师长们首先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在形成社会普遍关注“人文素养”问题之前,应先行促成“人文素养”概念上和交流中的“约定俗成”地位。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

即“人

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否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 社会在“持续”,生活在“继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文素养含量”被批量式“剔除”,或持续降低,那就和真正的发展毫无关联。如果将此持续和继续状态称之为“发展”,

就需要为此定性:退步的“发展”,反动的“发展”,危险而耻辱的“发展”,朝着地狱方向的“进步”。

我予以好评的《人文素养与发展》这一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这样的话:“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话也是人文素养欠缺的表现,应提出批评。这话错在哪里呢?这里不存在什么“制约发展”的问题,它和“发展”根本无关。“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本身即巨大退步、巨大灾难。 失落人文精神的“发展”,叫“发癫”。“发癫”硬是不讲道理。我们社会的宣传,把“发展”神化了,以至于让许多人觉得,和“人文素养”脱钩的“发展”也还是发展,或者,对这“发展”的不满意之处,仅仅在于它是“有缺陷的发展”、“不尽人意的发展”。这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又是一个失落人文精神的例证。

刘阳:由《人文素养与发展》一文所起的东拉西扯

打从不自量力地就任《中国思维·教育论坛》版主以来,每每苦于人微言轻,约不到名家大腕的稿子,难以振作和活跃版面,深以为憾。在这种情况下,今天早上忽然读到黎明兄惠然驾临、慷慨帖出的原创帖子《人文素养和发展》,心中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对黎明兄无私的、热情的、基于“同志般的友爱”伸出的援手,荣幸不已,感动不已。印象中,以前多见黎明兄痛快淋漓地谈政说治,议论摆阖,似乎较少专门涉及教育话题(当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倘如此,还请黎明兄原谅),这一会,他把最新出炉、还冒着扑哧扑哧的思想热气的专门谈论教育话题(还是教育的重头戏:高考)的最新力作给《教育论坛》第一时间发表,实在是对我们的莫大支持和厚爱,在此,我应该代表《教育论坛》向黎明兄鞠躬了。 不过,细细玩味这篇大作,在下仿佛也滋生出一些东鳞西爪、悠谬离谱的想法,这些想法,率由“脚踩西瓜皮”所得,匆匆忙忙,肯定缺乏章法,仅仅代表在下个人的一点极不成熟、也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意思,趁热气还没消褪,吃过中饭,赶紧把它写出来,向黎明兄和广大方家诚恳请教。

我不同意黎明兄对“人文素养”的定义。因为我不同意黎明兄对“人文素养”的灵魂的定义:“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假如“人文素养”意味着“以人为中心”,那

么我必须遗憾地指出,这种“人文素养”充其量只是近代的“人文素养”,确切地说,是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新兴资产阶级用以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其大体包括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三点内涵。“人文精神”的原始意义,就体现于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中。进入十七世纪后,以笛卡尔为标志,西方哲学进入了举世公认的“认识论转向”,“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框架,在十七到十九世纪成为整个欧洲哲学的主潮,与此呼应,这一时期的“人文素养”,其显著内涵当然是高扬人的理性,人被视为“理性的动物”。

我感到,黎明兄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基本上就在这个范围内,事实上,他正是这样说的:“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然而,黎明兄似乎没有注意到,假如囿于这种理解,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决构不成他所说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更不成其为我们今天应该倡导的“人文精神”。道理就在于“以人为中心”。是啊,以人为中心,在高扬人的理性的同时,果真就带来了对人的生存关怀么?不,它不但没有带来对人的生存关怀,反而造成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含自然)的分裂。难道您能否认,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类的自然家园一天天成为被利用和开采的“无穷源泉”??这一切的一切,不都缘于人类君临天下的主人心态么?这种心态究其实,乃是一种主客二分思维。在这种认识论思维支配下,在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苍白的口号作用下,恕我直言,“人文素养”不会带来“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而只会离这种关怀越来越远。

自然如此,社会亦然。我甚至发现,黎明兄分明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个中负面的东西了,他写道:“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这话绝对正确。既然如此,黎明兄却何以在不注入任何新内涵的情况下,把近代对“人文素养”(黎明兄认为这个词完全可以和“人文精神”“等同使用”,

也还可商,只是这里无须展开)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引进我们今天所处的现时代中来呢?这中间的巨大跳跃是否也应当作一下起码的分析论证呢?难道黎明兄认为,要解决以上事物“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得张扬“以人为中心”的这种“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在这里,黎明兄好像正好把因果关系给颠倒了,“以人为中心”,其实不是诊治这些“痛苦和灾难”的药方、而恰恰是导致这些“痛苦和灾难”的深层次根因啊。偏激而言(绝对没有任何讽刺黎明兄的意思),希特勒在写他那本《我的奋斗》的时候,不也是“以人为中心”的么?黎明兄却在字里行间的理想性设定中,不断地给我以人类中心主义的危险感,我以为,恐怕是失之妥当的。

那么,今天我们所要倡导的“人文素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我在《中国思维·教育论坛》上曾经介绍过一本新书:阿尔贝·雅卡尔的《“有限世界”时代的来临》。这是一个人人忙于为稻梁谋的泡沫年代,谈读书或许真的只是一种奢侈,但我相信您一定有兴趣翻翻这样真正的思想著作。出于对真正的思想的敬畏,我想把您的核心定义稍许改动一下。“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以人为对象,以对人的有限性的逐渐自省为中心的精神。”——有人也许会立即挑剔说:“以对人的有限性的逐渐自省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并不矛盾,两者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前者包含在后者中!我想,黎明兄一定会比我更快发现这种貌似辩驳的“逻辑理由”是多么的霸道与无聊。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导演功课丨导演的选角标准是什么

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