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作者: 我放的下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5-30

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2014年底****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近几年,深化改革的声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涌现出来。**主席也呼唤改革促进派 --- 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中国的改革古已有之,正是那些积极进取的改革家的不懈努力,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华图教育特为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其内容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主要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为社会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宋朝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与作用

①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②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③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二、中国古代变法的成败和启示

1、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2、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以上就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分析说明,华图教育教研团队竭诚为您服务,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随时登陆华图官网进行咨询。希望广大考生可以好好复习,多加练习,融会贯通,备考时间有限,希望各位考生及早进入备考状态,恩施华图祝愿广大考生金榜题名,马到成功!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昌远兰 -20151020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湖北华图 昌远兰

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 “全面完成 ‘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 2014年底****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近几年, 深化改革的声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涌现出来。 **主 席也呼唤改革促进派 --- 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 着力强化敢于担当、 攻坚克难的用人 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中国的改革古已 有之, 正是那些积极进取的改革家的不懈努力,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华图教 育特为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其内容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主要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1、 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 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俗称孝文汉化, 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 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 汉俗等。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促进民族融合,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宋朝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与作用

①理财措施

A 、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 、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 、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 、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 、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②军事措施

A 、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 、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③教育措施

A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 案等。

B 、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军事实力有 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在客 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 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 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 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 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赋役征银的办法,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农 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二、中国古代变法的成败和启示

1、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2、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以上就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分析说明, 华图教育教研团队竭诚为您服务, 如果您有 什么疑问, 可随时登陆华图官网进行咨询。希望广大考生可以好好复习,多加练习,融会贯 通,备考时间有限,希望各位考生及早进入备考状态,湖北华图(huatu027)祝愿广大考生 金榜题名,马到成功 !

新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国古代史部分

新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编 管仲改革

1. 背景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改革的直接背景就是财政危机。

2. 内容

一、经济方面:“相地而衰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都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二、行政方面:“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三、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

3. 结果

改革让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强大起来,实现了国强民富。让齐国衰微的国势迅速上升,为齐桓公的称霸和齐国以后长期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4. 评价 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各国诸侯都尊重齐国,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但整体而言,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旧的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毕竟管仲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

应考指南:管仲的变法,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但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旧的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针对管仲改革侧重经济方面的特点,结合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这种经济形势,2016年高考复习应特别关注改革中涉及这些方面的措施:如“相地而衰征”、“均地分力、与民分货”、本末并举、实行“轻重之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等,了解这些措施的内涵及与当前改革的切合点。

第二编 吴起变法

---战国时期楚国的一次改革 1. 背景

楚国地广人众,能够调集百万大军,在战国七雄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一直萎靡不振。楚悼王继位后,连年遭到魏、赵、韩等国的进攻,不断丧失土地。在极其窘迫的形势下,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礼贿赂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和魏、赵、韩讲和。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为,但苦于缺乏变法图强的真正人才和支持者。

恰好这时吴起来到楚国, 分析了楚国的弊端 ,指出楚国贫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即大臣的权势太大,威胁着国君的权力;受封食禄的贵族太多,影响着国家的财政税收。要扭转这种局面,只有“明法审令”,尽快变法革新。 楚悼王晋升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2. 内容

一、均爵平禄。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这一方面打击了贵族势力,同时也对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因私废公。

三、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四、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五、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

六、加强军事力量。用财政提高士兵待遇,增强战斗力。

3. 结果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吴起被箭射杀,死后尸身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4. 影响 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任用贤能,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

吴起的变法使楚国国力强盛,楚国疆域扩展 ,吴起变法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也影响到秦国的商鞅变法。 应考指南:吴起的变法使楚国国力强盛,楚国疆域扩展 ,吴起变法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也影响到秦国的商鞅变法。

纵观吴起改革,其措施重在打击旧贵族,澄清吏治,明法令等,这与当前以反四风为代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不谋而合。那么2016年备考中应该特别关注这些措施,探究这些措施对我们当前反腐败有哪些借鉴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确吴起改革的背景与当前我们在反腐面前所面临形势的异同点。

管仲、吴起、商鞅等改革属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动是比较深刻的。而中国现在也处于深化改革时期,深化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和国防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 ,虽然处于不同的时期,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几次改革的了解认识,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的服务现代改革。

第三编 西汉王莽改制

1. 背景

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

2. 内容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改朝换代,革汉立新,废刘兴王,王莽根据儒家经典,将一大批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如在中央官职中,更名大司农为羲和,后改为纳言,改大理为作士,太常为秩宗,大鸿胪为典乐,少府为共工,水衡都尉为予虞,光禄勋为司中,太仆为太御,卫尉为太卫,执金吾为奋武,中尉为军正。地方官职的名称也多有改动:太守改为大尹(或卒正、连率)、都尉改为太尉、县令(长)改为宰。等等。此外,王莽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官职,如在中央新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于九卿;置大赘官执掌舆服御物,后又典兵,位上卿;设司恭、司从、司明、司聪、司睿等五大夫;在地方,州置牧副,部置监副,等等。王莽根据古籍,更改了秩禄之号,还按照传说的周制大封五等诸侯共796人,附庸1511人,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实际得到封地,每月只能领到几千钱。

因此,贪污受贿、榨取民脂民膏的现象在各级官吏中层出不穷。至于那些清正一些的受封爵者则穷困潦倒,甚至靠给别人打短工来维持生活。

王莽还更改了许多地名,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连官吏也弄不清楚,所以王莽在后来的诏令中提到某地时也只好注明故地。

第二,经济方面。

(1)实行" 王田"" 私属" 制。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不得买卖; 男丁8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 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 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一夫一妇受田百亩) 。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违令者治罪。

(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管。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取工商业税。五均官在每季度的中月,写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物价高于“市平”时,则把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 物价低于“市平”时,则听任人们自由买卖。各郡县也设司市,职掌和五均官相同。

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等事,可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年息什一。五均设贷,加上政府垄断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六管”。

(3)改革币制。王莽执政期间,对货币进行了频繁改革。公元7年,下令铸大钱、契刀、错刀,与原来的五铢钱“四品并行”。公元8年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铸小钱,与原来的大钱共同使用。9年,实行宝货制,所造货币有28种之多,由于货币种类太多, 换算困难, 流通不便, 仅一年就被废除, 只留小钱值一、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公元14年,王莽又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并行。但这两种货币的比值十分不合理。总之,王莽一再改变币制,使得大批农民破产,也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第三,对外关系方面。

王莽一改自昭宣以来建立的平等友好关系,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益恶化,直至爆发连年战争。

3. 结果 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新朝遂告灭亡。

4. 评价

王莽称帝及其改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是西汉末年以来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矛盾的反映。王莽施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虽然目的是要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其统治,但这些严重脱离实际的措施,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

应考指南:王莽称帝及其改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是西汉末年以来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矛盾的反映。王莽施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虽然目的是要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其统治,但这些严重脱离实际的措施,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

王莽改制侧重于经济改革,尤其是币制改革,他在位期间曾进行过四次币制改革,这与我们今天的时政热点金融货币改革相关,我们复习时要注意。

2012、2015考查的都是币制改革, 涉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深化金融改革,是目前中国改革的重点。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 (特别提款权)将正式生效,是中国朝“市场主导”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将加快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所以2016年的高考我们要继续关注金融方面的改革,比如说民国时期的“法币改革”等。

第四编 唐中期的刘晏改革

1. 背景

由于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千疮百孔,当时唐朝经济十分萧条,财政极为困难,刘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开源节流,使唐代财政逐步好转。

2. 内容

(1)改革漕运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任命刘晏接办漕运,漕运是通过水路交通,将江淮的粮食运至长安,当时漕运废弛阻塞,造成关中粮食困难,缺粮上百万石,饥荒四伏,粮价暴涨。刘晏曾做过一个时期的地方官,对人民的疾苦比较了解和同情。为此日夜焦虑,最后果断提出疏浚河道,南粮北调的宏伟计划,给宰相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说:“见一水不通,愿荷锸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焦心苦形,期报明主,丹诚未克,漕引多虞,屏营中流掩泣献状。”表示要竭心尽力完成这一使命,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和勇于承担重任的献身精神。他上任后,首先组织人力逐段疏浚由江淮到高师的河道,打造了二千艘坚固的大漕船,训练军士运粮,每十船为一队,军官负责押运。船工由经调转为雇募。他不再征发沿河壮丁服役,而是用政府的盐利雇用船夫。他沿用过去裴耀卿的办法,改直法为段运法,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建转运站。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了翻船事故。为此又在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漕运改革后,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免除了南方人民一项旷目持久而又十分艰辛的劳役。江淮的粮食因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安,每年运量达四十万石至一十万石,解决了粮荒还有所储备。当第

一船粮到达长安时,皇帝欣喜万分,专门组织乐队到渭桥迎接,盛赞刘晏“你真是我的萧何啊!”

(2)改革盐政

唐初,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甚至贪官污吏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勤索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恨透食盐专卖。同时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他首先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改变了肃宗时第五项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这样一来,大批盐吏被精简,盐价下跌,万民称颂,税收也激增。政府收取的盐利,原来每年只有六十万缗,到大厉末年增至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被用以支付漕运费用和政府各项开支。

(3)改革粮价

半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当荒年、青黄不接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百姓受益、国家获利。在商业中建立驿站信息,使“四方货殖低昂及其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至。”

(4)推行常平法

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刘晏所在处又召募善走的人,将各地物价迅速申报。由于刘晏从中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扶持生产,积极救灾。他用“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同时又多购谷物菽粟运往欠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丰处,这样既救了灾,又不损国用,还刺激了生产。他在实践中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纺织,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他认为“善治病者,不使之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给。”刘晏救灾为了做到“应民之急”,还在其所辖各州县储粮三百万石,以作备荒之用。刘晏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刘晏的经济思想

刘晏主要是利用商品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他熟悉商情﹐在他看来﹐到处有增加收入的门路:“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刘晏传》) 。刘晏认为“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食货志四》) 。盐是人们的急需之物﹐因此﹐税于盐价﹐使盐利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这一理财特点﹐被史家赞为“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刘晏传赞》) 。刘晏的经济思想接近于西汉的桑弘羊﹐他的理财办法比桑弘羊有新的创造﹐但所涉及范围则要狭小得多。

理财以养民为先,刘晏把赋税的增加建立在户口增加的基础上。他认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 。他的增加赋税收入的办法﹐不是单纯依靠增税﹐而是通过实行有利于人民休息的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使税源得以扩大。刘晏改革转运制度﹐采取雇佣劳动的办法﹐就是一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在刘晏任转运使的初期﹐全国户口只有二百万﹐后来增加到三百余万﹐而且增加的都在刘晏所管辖的地区。“养民为先”的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赈济贫民问题上﹐刘晏有独特的主张﹐他不赞成进行无偿的赈给。他认为:“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新唐书. 刘晏传》) 。因此在发生灾荒时,他除了及时进行减免赋税和必要的贷放外,主要是利用常平法,在灾区出卖粮食,收购其它杂货,运往别处出卖或留给官府自用。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造成国用的不足,又能使“下户力农”得到实际好处。

4. 评价

刘晏懂得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在于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史书上称刘晏“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由于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残破的局面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的20年中,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他初受命为转运使时,全国才230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0万缗。到了779年,户口增加到380万户,财政收入达1300万缗(其中盐利过半),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刘晏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无怪乎人们经常把刘晏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

应考指南:刘晏是唐代最杰出的理财实践家和最著名的经济改革思想家。他坚持以“养民为先”、“取人不怨”的原则,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用商品经济的原则和市场经济的法则实行经济改革。在漕运、盐政、赋税、铸钱和常平诸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既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又大大增长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稳定

了社会,使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延缓了唐中央政权的灭亡。但由于刘晏的改革是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皇权的统治和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尽菅刘晏本人才华卓著、清正康洁,却在一大批腐败的既得特权官僚集团的反对下,其经济改革不免失败。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历史悲剧。

刘晏的经济思想是比较先进的,刘晏主要是利用商品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今天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就体现了一些以“养民为先”的方针吧。

第五编 唐代中期杨炎改革财政

1.原因

唐中期,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历时八载,这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动荡,赋入不继,经济濒临崩溃。据史料记载,当时京城的米价飙升到每斗一千文,通货膨胀率超过5000%。赋税已为各地军阀所把持,国家无法组织收入,租庸调制崩溃,财政面临绝境。安史之乱导致农民大规模死伤逃亡,人口减少了一半多。均田制彻底破产,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在这种背景下,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大胆革新,意欲重振大唐雄风。唐建中元年(780),杨炎主持在全国施行“两税法”,以代替行之已久的“租庸调法”。

(1)均田制的衰亡。

首先是土地大量被兼并。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日趋瓦解。

其次是均田制本身的缺陷。均田制以“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为出发点,但实际上农民受田又常是不足额的,农民实际受田不到50亩。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从丁课征,农民受田不足,赋役负担却不能减少,其生计困苦可想而知。受田不足,均田不均,均田制必然趋于衰亡,租庸调制也无法存在。

(2)赋役负担加重,农民大量逃亡。

授田不足,赋役负担却不能酌减,这促使贫困农民卖掉土地,远走他乡。安史之乱爆发后,又加重了人民负担,于是农户逃亡成了唐中期后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民逃亡后,该农户所承担的赋役,就分摊于其他农户,这就是所谓的“摊逃”,“摊逃”实施的结果,又造成了更多的农户逃亡。

(3)租庸调收入锐减,支出浩繁,财政陷入困境。

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逃亡,户籍损耗,国家所能课征的租庸调收入非常有限,而各地节度使在内地各占一方,形成藩镇割据,任意截留中央赋税,使国家收入雪上加霜。为扭转这一局面,唐德宗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税制,实行两税法。

2. 内容

(1)财政原则。政府“量出制入”,根据支出额度确定征税额度,一改过去一直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制度,确定全国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

(2)课税主体。不分原住民和移民,一律按现行居住地立户籍,于所在地纳税。租庸调和所有其他税费全部废除,除两税之外,严禁另立名目征收其他税费,否则以“枉法”论处。流动商人在其经营所在地,收1/30的税,鳏寡孤独者免征。

(3)课税标准。不分丁男、中男都“以贫富为差”,即按拥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来纳税,“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根据每家资产多少定出不同等级的户,确定应该缴纳的“户税”;再根据拥有多少土地,征收“地税”。各地田亩数字,大致以代宗大历十四年(779)的数字为标准,进行征收。从按“丁”课征的租庸调改为以资产定户等,按户等征两税,这是唐代税制改革的一大进步,对后世影响颇大。

(4)纳税期限。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夏税”在六月之前缴纳,“秋税”在十一月之前缴纳。正因如此,所以名为“两税法”。

(5)纳税形态。两税法规定,按户等征钱,按田亩纳粟。实际征收时,常“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两税”一律用钱缴纳,个别情况也可以折收实物。

3. 意义

“两税法”的实施,不仅是唐朝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赋税制度改革,而且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经济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新法的实施,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收制度得到了统一,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它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税制。两税取代租庸调制,把户税、地税、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合并统一征收,减少了纳税项目,集中了纳税时间,便于缴纳和征收。

(2)扩大纳税面。租庸调制规定皇亲国戚、豪门贵族均免课役,不纳赋税。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都要纳税,不仅官吏世族地主要纳税,连同被其庇萌的客户,不定居的商贾,甚至世代享有免税特权的寺院僧尼都要负担税收。纳税面的扩大,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

(3)均平负担。租庸调制“以丁为本”,从丁课征,具有人头税性质。两税法以田亩资产为本,即“以贫富为差”,资产田亩多者则多征,资产田亩少则少征,商人同农民一样纳税。这种按贫富等级课税的方法,符合公平的原则,起到了均平纳税人负担的作用。

(4)加强了中央集权。两税法集权于中央,整饬了以前混乱不堪的财政局面,打击了地主豪强势力,限制了税吏随意苛剥勒索农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中央集权。

应考指南:杨炎新法的实施,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收制度得到了统一,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也表明封建统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的征税对象是资产,实际上把官僚士绅和富商等都变成了纳税户,从而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两税法”的实施,不仅是唐朝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赋税制度改革,而且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经济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对我们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参考意义,应注重掌握。

第六编 元朝忽必烈改制

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公元1260年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1. 原因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3)忽必烈即位前,蒙古旧俗阻碍社会发展。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十分激烈。“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4)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5)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鼓动。

2. 内容

(1)体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体)

A. 在中央:改革中央机构

B.在地方:改革地方机构 设置行中书省(十大行省), 设澎湖巡检司,

开发云南行省

C.兵民分治

D.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E.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2)转变立国之本(经济方面:农桑立国)

A. 确定立国方针:农桑立国

B. 建立农业机构: 劝农司、大司农司

C. 完善农业法规:颁布诏令严禁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 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颁布“农桑之制”. D. 重视技术指导:《农桑辑要》

3.意义

(1)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 (2)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

(3)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 评价

(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

(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3)实行“汉法”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应考指南:忽必烈的改制顺应了蒙古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在征服中原后接受了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原汉族为主体的农业封建文明。由于忽必烈大行汉法,元朝的经济实力大为加强,并进兵翦灭南宋残余势力,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为多民族的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实行“汉法”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与我们的民族融合主题相关,侧重于改革意义的掌握。

第七编 张居正改革

1. 背景 明朝中叶,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 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 农民产去税存和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的情况多所发生,处境悲惨。

而徭役的名目也日益繁多,大规模的徭役征发十分严重。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各地起义不断。

明中期后,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渐加重。 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 张居正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2. 主要措施

(1)内政方面

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 考成法"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 和" 强公室,杜私门。"

(2)军事方面

针对明中期以来边防残破、“频年寇犯如蹈坦途”的积弊,张居正倡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张居正任用戚继光等,加强了边防;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3)经济方面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 。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是从嘉靖九年(1530)开始的。早在中国明代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江南出现的征一法,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江西出现的鼠尾册,英宗天顺(1457~1464)以后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至成化年间(1465~1487)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弘治年间(1488~1505)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

徭役折银向田亩转移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只是在少数地区实行。推行全国的一条鞭法是从嘉靖九年(1530)开始的。实行较早的首推赋役繁重的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其次为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但这时也只限于某些府、州、县,并未普遍实行。由于赋役改革触及官绅地主的经济利益,阻力较大,在开始时期进展较慢,由嘉靖四十年至穆宗隆庆(1567~1572)的十多年间始逐渐推广。万历初首辅张居正执政时期,经过大规模清丈,才在全国范围推行,进展比较迅速。万历十年(1582)后,西南云、贵和西北陕、甘等偏远地区也相继实行。但在中原地区,有些州县一直到崇祯年间(1628~1644)才开始实行。这一改革由嘉靖至崇祯,前后历经百年。当时积极主张实行的,中央大吏除桂萼、张居正等人外,嘉靖间有大学士顾鼎臣、御史傅汉臣、吏部尚书霍韬;地方官吏中,嘉靖年间有江南巡抚欧阳必进、应天巡抚欧阳铎、苏州知府王仪、江西巡抚蔡克廉、广东巡抚潘季驯等,而以历任广东、南直隶、浙江等省高级地方官的庞尚鹏,历任应天、江西巡抚的周如斗,以及隆庆间江西巡抚刘克济、应天巡抚海瑞、凤阳巡抚王宗沐等人推行尤力。但总的看来支持与反对的意见都很多:支持者认为一条鞭法负担公平、舞弊困难、税额确定、征输便利;反对者认为负担不平、无普遍适用性、征银于农不利、容易侵吞等。因此,“一条鞭法”改革历经百年,此期仍屡兴屡废,“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由于首辅张居正的大力推动,“一条鞭法”才得以通行全国,成为稳定的制度。

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或称“条鞭”。

一条鞭法执行过程中,各地区具体做法有很大差异。有的固定丁粮编征的比例,如南直隶江宁、庐州、安庆等府,河南邓州(今河南邓县)和新野等县役银按“丁一粮三”比例编征,陕西白水县役银按“丁六粮四”比例编征;也有将役银全部摊派于地亩的,如山东鱼台县将役银均派于税粮。就役银由户丁摊入地亩的比例而言,除明代晚期少数地区将役银全部摊入地亩,户丁不再负担役银者外,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①以丁为主,以田为辅,以州县为单位,将役银中的小部分摊入地亩,户丁仍承担大部分役银。②按丁田平均分摊役银,即将州县役银的一半摊入地亩,另一半由户丁承担。③以田为主,以丁为辅,即将州县役银中的大部分摊入地亩,其余小部分由户丁承担。

黄仁宇认为一条鞭法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努力:役被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但是即使在立法层面上,这一理想也距离现实非常遥远。首先是役并未被完全取消,仍有一部分劳役在条编之外独立存在;其次实物税还在许多物品上保留着,尤其是供应宫廷的物资;此外丁银的存在也意味着人头税依旧存在。

一条鞭法原以征银入官、取用于官,但一条鞭法施行后,旧的摊派并没有消除。一条鞭法没有达到消除杂役之害的目的,海瑞就曾经指出“各州县尚有力差名目可恨可叹”。一条鞭法的破坏,突出表现为额外增派,万历十五年六月,户部覆礼科右给事中袁国臣等题奏:“条鞭之法,有司分外又行增派,扰民殊甚”。《通鉴》说“自嘉靖以来行一条鞭法,颇称简便,然诸役冗费名罢实存,有司追征如故”。结果“粮长里长之名罢而其实存,诸役仍至复佥农民,法行十余年,规制顿紊,不能尽遵行也”。大体上在万历末天启初,一条鞭法已不遵守。 3. 影响

经过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国库积银达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张居正改革另外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于,“一条鞭”法解决了逃役问题,为赋税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促进了货币化纳税,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一条鞭法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演变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但在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间极度缺乏白银,流通的是铜钱,而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黄宗羲为此抨击过一条鞭法,他提出的办法是民间直接以产出上交,这样就避免了商人和胥吏的双重盘剥。

一条鞭法的施行还滋生了另外一个以后影响非常久远的问题,即火耗问题,因税法规定纳银,而银两熔铸过程就产生了所谓“火耗”,于是地方官府纷纷向纳税人收取额外的费用,号称弥补熔铸的损耗,火耗成为地方聚敛的一个巧妙的手段,也成为纳税人沉重的负担。火耗归公直到清朝才得到基本解决。

应考指南: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一条鞭法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演变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

另外,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和意义是考查的重点。

第八编 地丁银制度 “地丁银”制度

是指清朝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康熙时,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又实行" 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成为清朝划一的赋役制度,叫" 地丁银" 制度。

这种赋税制度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削弱。按田亩纳税,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另外,人口统计也变得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期人口骤增的原因之一。

地丁人丁

地丁是清代田赋收入,用银两征收的叫地丁银。清代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民田税率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地税率高低不一,相差悬殊。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规定纳丁银,以贫富为差,分为上中下三等,征银多少,各省有差异。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进行摊丁入亩赋税改革,首先在广东、四川推行,雍正二年(1724年) 开始在全国推广。摊丁入亩的原则是由地起丁,田多丁多,田少丁少,每地赋银一两,摊入丁银,最低的省为一厘至二钱不等,最高的省为二钱到四两五分三厘不等,一般为一钱至四五钱不等,称之为地丁银。 清代民间在交纳地丁税时,折色部分在银一钱以上者,原则上是要用银,而不能用钱,但一钱以下的,允许百姓用钱纳税。乾隆元年上谕中说:"朕思民间完纳钱粮,银数在一钱一向者,向例银钱听其并用,原以便民??" 。然而,由于一两以下的碎银,要零星收集起来也不好处理。所以在实际收缴中,对于一两以下的税银,各地州县大多采用折钱完纳。当时能够纳银一两以上者,就算是大户了。由于户部只收银两,不收制钱,所以各地州县必须将所有收上来的银钱,交予钱庄或银号兑换成银两并铸造成统一的银锭,打上地名、银匠名、时间,有的还有用途等戳记,方可上缴户部。

应考指南:“地丁银”制度制度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削弱。按田亩纳税,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另外,人口统计也变得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期人口骤增的原因之一。同时,农民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之上,大量剩余劳力可以流动,从事租佃、佣工、经商、手工业。 唐朝推行的两税法,明朝推行的一条鞭法,清朝推行的地丁银制度,三者都是赋税制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些赋税制度都逐渐放宽对人民人身自由的控制,政府开始不再强行把人民绑在土地上,人民有时间去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慢慢就产生了。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我们应看到其积极意义,政府的政策客观上催生了新生的历史事物。

反思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反思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以高中历史选修一为例

摘要: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基本上都经历了改革或变法,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者, 国家富强,成为当时的强国;失败者, 国家走向衰微, 甚至灭亡。无论改革成败每次都有激烈的斗争 ,通过无数次改革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更好的为当今社会服务。

关键词:古代改革;类型;成败规律;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概念和类型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 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历史是在不断变革中(或“损益”旧的章法中) 向前发展的,我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许多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著名改革与变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改革与变法众多,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齐国管仲改革等。二是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如秦国商鞅变法、魏国李悝变法等。三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北宋王安石变法。

二、改革或变法的本质及成败的规律

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与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 另 - 1 -

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既得利益者--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改革引发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权益争斗,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但是,历史上有些改革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王莽改制。

(二) 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

有些改革虽然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由于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夭亡,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即为典型例子。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因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最终失败。为了维护整个地主阶级长远利益而改革, 免不了要触犯某些官僚地主的利益, 他们必然站出来反对改革。当宋神宗打算重用王安石针砭天下弊政时, 一些元老重臣就起来反对。特别是王安石执政后, 在宋神宗支持下, 先后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新法, 更引起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激烈反对。几乎每颁行一项新法, 都要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反对。在政治上, 他们指责变法派不守“祖宗之法”, 甚至说当时发生的天灾也是实行新法所招致。在学术思想上, 指责王安石“背儒崇法”。总之, 保守势力对王安石主持的新法, 处处攻击非难, 致使决心励精图治的宋神宗也动摇了, 变法派内部也分裂了。

(三) 有无触动当时的政治基础

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是地主阶级,北魏孝文帝在不触动各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行改革虽遭遇顽固势力阻挠却最终成功。而王安石变法因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致失败。

- 2 -

(四)改革在王朝所处的时期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①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中后期:②、王朝中后期改革: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三、古代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 改革须先从权贵中推行

从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情况看, 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上层 ,要实行改革 ,必须首先统一上层的认识和立场 ,这就要造成强大的舆论。商鞅变法, 与当时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甘龙、杜挚进行了激烈辩论 ,从而宣传了自己的变法主张。太子犯法 ,商鞅说: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于是“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 ,秦人皆趋令。”中国自古是个人情味浓厚的国家, 人们常常禁不住以情代法。范仲淹大刀阔斧地裁减地方上贪污而又无能的官员, 就遭到了一些官员们的反对 ,连曾赞成改革的富弼都说:“你大笔一挥 ,可知就造成一家哭啊 !”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 ,比一路人哭怎样 ?”意谓宁让庸吏贪官一家哭, 也不让在他们治理下的一路人哭。所以变法的失败,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贵们的反对。综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情况,一些人们反对改革的主要动因 ,一是囿于认识, 二是羁于利益。囿于认识主要是指其认识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因循守旧, 对所谓“祖宗之法”缺乏辩证的分析,羁于利益主要是指其为保护其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而反对变法, 其反对变法的理由可以讲得冠冕堂皇, 骨子里乃为保护其一己之私利而已。二者又是互动的 ,其由于认识短浅而羁于私利, 由于羁于私利而认识短浅。变法必然伴随着一些利益调整 ,权贵们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 往往会竭力反对变法, 他们有时也会讲很多变法的好处 ,但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时, 其立场和态度就会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

(二)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是否可行 ,是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必须要有独智之虑, 即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虑 ,制定出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如商鞅为秦孝公首先制定了先富国强兵 ,夺占黄河和崤山之固 ,后东向以制诸侯 ,最后成帝王之业的宏伟规划, 取得孝公的支持 - 3 -

后, 开始变法。宋代王安石的《言事书》、《上时政疏》, 亦是其施行变法的纲领。总之, 有无高明而可行的方案 ,是改革能否施行以至成败的前提, 这就必须进行深入调查, 充分论证, 精心思虑, 反复推敲 ,努力使方案趋于完善, 步骤合于形势。

(三)最高统治者必须具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 ,中间难免出现矛盾、曲折和反复。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改革的决心如何, 往往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管仲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 他自己又掌握了国相大权。商鞅变法之所以取得成功, 关键性原因也是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持,而其最后被杀 ,也是因为最高统治者易人, 他失去了“靠山”。至于宋朝王安石变法之败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权威等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商鞅在看出秦孝公真正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后 ,才讲出自己的改革方案, 范睢对秦王“三问而不敢对”, 就因为变法事关重大, 而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又关系着变法成败。

(四)变法时机的选择要适宜

就是要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历史上的一些成功的改革者, 都是顺应历史潮流 ,把握时机 ,适时进行改革的。如商鞅选择在“诸侯卑秦”, 秦孝公感到“丑莫大焉”, 决心继承先人之志, 变法图强, 下达求贤令之后 ,西行入秦, 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 于是决定在秦国实行变法。变法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 取得了成功。相反 ,历史上一些王朝的统治者由于缺乏应有的敏锐, 盲目骄傲, 和平麻痹 ,看不到“世易时移”的新特点, 丢掉了改革的机会, 导致最后被动挨打。如近代以来,

(五) 军事改革要系统运筹并周密施行

军事改革是国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部分军事改革都是被纳入到整个国家改革之中的, 是国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等都是如此。从中国历史上军事改革的情况看, 军事改革必须系统运筹, 周密施行。宋神宗和王安石在讨论变法时, 都讲到“措置得兵”的问题, 即是指此。王安石说:“西事稍弥, 边计正当措置。天下困敝, 惟为兵患。若措置得兵, 即中国可以富强。余皆不足议也。”强调了利用和平间隙进行军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六)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

从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情况看, 那些改革的积极倡导者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是因为改革必然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而这些保守势力往往都握有重权, 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对改革始则反对、继则扼杀、不行则韬晦, 进行打击报复。所以历史上很多人对改革望而生畏, 随波逐流者多, 敢挽狂澜者少; 讲大道理者多, 真行实干者少; 善始者多, 克终者少。但是历史 - 4 -

证明, 中国不能没有这些改革者。没有了他们, 中国就真的失去了希望。他们往往是当时富国强兵的先行者 ,上层建筑的修补者, 缓和阶级矛盾的调停者 ,在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如商鞅之死为了改革而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天地 。改革者没有这种精神, 其改革大都半途而废。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还有一重要特点, 就是人存政在, 人去政息。究其原因 ,除了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新制度之外, 还有一极为重要原因 ,就是变法坚持时间之长短。变法没有不建立制度的, 但中国是个人治的国家, 即使变法建立了新制度 ,人们也可照样将其废除。习惯势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 变法实施时间一长, 人们习惯, 后人再改也就难了。商鞅变法,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新法实行时间长了, 人们习惯了, 后人再想改就难了。但新法长期不改 ,也会变成“旧法”。只有不断变革, 社会才会进步。我国的祖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变易是永恒的, 不变是相对的。治国、理军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适时进行改革, 切不可墨守成规, 求稳怕乱, 反对变革。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变法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否则就会停滞倒退。

参考文献:

[1]漆侠. 中国改革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周远廉.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3]秦世军. 鼎尖教案 历史 选修一[M]. 延边教育出版社, 2015

- 5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中外古代重要的改革:

1、 管仲改革:

⑴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⑵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⑶ 影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 商鞅变法:

⑴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⑵时间:公元前356年;

⑶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⑷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⑸地位: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变法、最彻底的变法、效果最好的变法。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⑴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⑵改革根本目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⑶改革内容: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⑷意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 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5、 日本大化改新:

⑴背景: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

⑵时间:7世纪中期;天皇:孝德天皇;学习对象:中国唐朝;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⑶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⑷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中国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6、 洋务运动:

⑴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产生。

⑵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⑶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⑷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代表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口号:“求富”;代表企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0—80年代:创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⑸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性: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三、中外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 戊戌变法:

⑴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⑵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⑶内容:1898年6月至9月;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

⑷结果: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了。

⑸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8、 俄国1861年改革:

⑴背景: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时间: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⑶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⑷影响: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9、 日本明治维新:

⑴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

⑵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时间:1868年 天皇:明治天皇 学习对象:欧美 ⑶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⑷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0、美国罗斯福新政:

⑴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⑵时间:1933年; 前提: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⑶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⑷中心措施: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⑸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1、苏俄新经济政策:

⑴目的: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时间:1921年; 实行者:列宁。

⑵内容: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⑶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苏联改革:

⑴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正孩子经济体制。

⑵ 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果;后转到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党制

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苏联最后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⑶ 苏联解体:1991年;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全局;

13、匈牙利改革:核心:打破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被苏联镇压下去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⑴共同原因: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改革没有突破原有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渗透。

⑵影响:两极格局解体;长期被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引发冲突和局部战争。 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实际出发。

⑷东欧剧变的表现:社会制度的变化(实质);国家名称变化;国家版图变化;执政党变化。

15、中国的改革开放: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⑵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⑶后来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规律总结:

1、 改革的基本要素:

⑴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⑵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

⑶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⑷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

2、 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⑴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⑵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3、 改革的启示:

⑴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

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⑵ 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

史发展潮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