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大学历史论文

  • 作者: 逗逼是猴子请来的吗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5-30

高朋,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摘 要:从1927年**政权在南京建立到1949年退守台湾~蒋家王朝在大

陆共统治了22年。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要远远大于中国共产

党~为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中共打败,历史的发展总是存在一定的规律~蒋

介石政权在大陆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来探讨。

自身原因包括一党专政、独裁统治、贪官横行、腐败严重等七个方面~外部原因

包括中共代表人民利益、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抗日战争等原因。**政

权崩溃正是由这些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键词:**,一党专政,腐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the Jiang Jieshi Regime

Gao Peng~ Anhui city occup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Abstract: Due to comorbid regime of Jiang Jieshi from 1927 to 1949 Home Jiang Dynasty collapsed, the Jiang Jieshi government in China for over 22 years. In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Jiang Jieshi 's military strengt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y in less than three years was the defeated?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s always in a certain rule to control under the Jiang Jieshi regime collapse, in mainland China are many reasons from their own color and external wishes because of. Its causes include a one-party dictatorship, corrupt officials, corruption is rampant, seven aspects, external reasons including the CPC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execute cultivator has its field land policy,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other reasons. The Jiang Jieshi regime collapse 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for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is not independent of man's will.

Key words: Jiang Jieshi,One-party rule,Corrupti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绪论

探讨**政权崩溃的原因需要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到1949年蒋

家王朝崩溃的22年时间。国内外学者有许多著作探讨这一问题~研究成果颇为

丰富~我也查阅了许多史料和著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政权崩溃的原因:

“**政权的建立~其政权崩溃的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从而可以得出其政

1

权崩溃具有客观必然性。论文选择这个题目也就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一、**政权的建立

1925年5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最高权利出现真空~由谁来继承孙中

一大难题。就**当时的地位和声望而言~并不在人山的位臵~成为国民党内

们的视线内~但**能窥测时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为蒋

良机。当时国民党有左中右三派~廖仲恺是左派介石通向最高权利的道路提供了

代表人物~胡汉民是右派势力的核心人物~而在广东国民政府中地位显赫的汪精卫也一直以左派面孔出现。胡汉民一开始就不赞成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他便开始积极**。1925年8月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刺杀~这就为打着左派旗号的汪精卫给提供契机~更重要是给**带来发达良机~组成了汪蒋二人特别委员会~**则借此机会助汪倒胡。胡汉民被驱逐国外~**很快成为仅次于汪的第二号人物。1926年3月**一手制造“中山舰事件”,下令抓捕共产党员李之龙~逮捕了第一个共产党员,对汪精卫住宅以保护名义派兵包围~迫使汪精卫离开广州~不再担任主席,同年**以改善国共关系为名~又提出了“整理党务案”,规定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长。1927年3月~蒋与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勾结并于4月12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中共决裂。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正[1]式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政权正式建立。

二、**政权崩溃的自身原因

1、 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以党治国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开始背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打击共产党~与苏联断交~破坏工农运动~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利用孙中山的政治遗产和战争环境~将孙中山一党治国理论和三阶段理论,军政—训政—宪政,发[2]展成为一种具有独裁主义特点的政治体制。从严格意义上讲~国民党没有完成党治国家建构的政治任务~南京国民政府最终蜕变为**个人的法西斯专政~国民党以党治国变成了**的以蒋治国~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也成为**个人负责的办事机关。致使党政不分~蒋借抗战需要独断专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压制广大农民~以行政命令处理党政军一切事务~排斥和压制名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独断专行。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可以被认为首先给中国制造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中共和**创造了一个新的低层机构。要说原始型[3]统一政府的话~袁世凯早就制造出来了。

2、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与众叛亲离同现~“五子登科”官员腐败盛行。无论**的盟友美国~还是国民党政权中的高级官员~包括**父子~都认为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1948年11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戴将军向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报告中提出:“自从我来到这里以后~从来没有一个战役的失利说是因为武器弹药的缺乏~依我看来~国民党军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庸的高级军官~到处是贪污和欺诈。”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在事后回忆说:“当时在上海接收敌伪财产时的场景相当混乱~被接收的不仅是敌产~中国人的私人财产也被接收大员嗣机占为己有~海军查封了上海的一个仓库并宣

2

布其中所有财产都是敌产~尽管那里可能有许多商品属于中国人的私有~接收变成了劫收。”这种情况不仅上海有~全国各地都有。**曾经对大将宋希濂说:“许多中下级军官利用抗战的胜利后到各大城市接收的机会~大发横财~做生意、买房产、贪女色、腐败堕落~大发国难财~弄得上下离心、军无斗志。这是我们[4]失败的原因所在。”

3、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价上涨了43倍~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到上海市1948年1月至8月~米

1948年8月达663万亿元。1948年8月国民政府强制推行 “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广大人民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大受劫难~全国发行额猛增~到1949年6月达到130万亿元~金圆券与法币一样成为一张废纸。上海的物价~1949年1月与1948年8月相比半年内上涨了128倍。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蒋经国曾经野心勃勃的去上海“打虎”~可是当打到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时却停止了~因为孔祥熙是四大家族之一~国民党统治的根本之一。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造成了工人大量失业~农民饥寒交迫~特别是国统区的人民更加贫困不堪~已经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成为**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古静如在《略论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国民经济的总崩溃》一文中指出~经济总崩溃起因于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军费支出过大~财政赤字靠增发纸币来弥补~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财政金融的崩溃~这是促发国统区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卖国的经济政策~官僚资本的膨胀~对农民的横征暴敛~破坏了民族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加速了经济总崩溃的进程。徐兆银等在《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经济原因》一文中指出~国统区经济崩溃还与国民党控制的农村地区有限、农村经济受战争破坏严重有重要关系。经济的崩溃使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来源完全枯竭~再也无力进行[5]战争。到三大战役前夕~国统区经济实际上已经完全崩溃了~建筑在这一基础上的反革命内战的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国统区人民臵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皆唾弃国民党政府~民族资产阶级也对国民党政府完全失望~从而使国民党政府完全处于孤立境地。同时出现的连续撤换财政部长~军队官兵拒用纸币~政府官员抢购金银、美钞等危机情景~更使国民党政府众叛亲离~垮台势在必然。

4、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是国民党自己酿制的一杯苦酒~它的根源是国民党的内战政策。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人民盼望安定的政治~稳定的生活。但是国民党为了保持自己的独裁统治~一意孤行打内战~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只要内战不停止~民心问题就无法解决。1947年10月下旬~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司令部非法捕杀浙江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此事件成为全国人民反迫害运动的新起点。11月北平五千多学生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于子三的追悼会~全国十多万学生举行罢课示威。1948年夏~中国人民反对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为美国政策辩护~并对中国进行威胁。上海大中学生五千多人到上海外滩示威游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的爱国活动~北平有四百三十多位教授联合向司徒雷登发抗议书。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等百余人发表声明~拒[6]绝领取美国援助的救济粮。这些斗争使国民党政治上更加孤立~瞬间失去了民心。

5、 内部派系复杂~矛盾尖锐~蒋桂分裂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但国民党并没有完全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非常大~地方军事集团很多~如:“桂系~晋系~

3

滇系”等拥兵自重~中央又有**的黄埔系~代表党务势力的CC系~代表行政官僚的政学系和代表财团势力的孔宋系。他们互相牵制~互相倾轧~矛盾重重~使国民党内部斗争甚为突出~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党内统一。1947年在孟良崮一役~国民党军队王牌第74师被共军包围~但该师战斗力强~且与左右部队相邻~

部队~正好正是与共军决战的良机。当时在周围的有国民党汤恩伯和杜隶明所率成内外夹击之势。可是当时张灵甫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居然见死不救~结果74师被粟裕的华野全歼。这样的例子在解放战争时有很多~如淮海战役时~邱清泉不去救被围困的黄百韬兵团~在淮海战役中~**的嫡系基本上被全歼。桂系军阀白崇禧就给**两次去电~要求停战~进行和谈~逼蒋下野。**下台时气氛地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而是被国民党打倒[7]的。”在国民党军事失败时~党内不能团结一致~派系分歧~利害摩擦~以致整个党一盘散沙~最后共产党乘机一击~遂致全面瓦解。

6、 军队战斗力低下~士气低落~投城现象较多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数量有430万~而且有飞机大炮和美国的59亿美元的援助,而共产党军队数量只有130万人而且基本上是“小米加 步枪”~然而中国共产党军队却击溃了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1945年抗战结束后~人们已经非常厌恶战争~**又开始整编全国军队~不断压制和限制杂牌军的发展~对杂牌军的首领进行迫害和暗杀~加强自己嫡系部队的发展~当时杂牌军和嫡系的待遇差别很大。当时的杂牌军有晋绥军、桂军、滇军、湘军、川军等~数量很多~同时这些军队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大多士气低落~倾向共产党~导致投城现象不断发生。1948年在辽沈战役进行时~留守长春的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拒绝当**打内战的炮灰~60军是滇军~他们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歧视。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宣布起义~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湖南主席程潜宣布起义~湖南和平解放~同年刘文辉也率部宣布起义~1949年12月卢汉发动昆明事变宣布起义~云南和平解放。之后~**[8]逃离大陆。

7、实行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推行法西斯专政

**政权为加强独裁统治~迫害革命群众~进行暗杀等恐怖活动~建立了以中统和军统为首的特务组织~虽加强了独裁统治~但也导致了其政权的崩溃。特务组织专门用来残害共产党员、抗日群众、爱国民主人士等罪恶活动。上饶集中营、息烽集中营、重庆中美合作所等~都是国民党特务的杀人魔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和军警闯入昆明西南联大炸死要求停止内战的爱国师生四人~史称“一二一”血案。1946年2月重庆各界人士集会较场口~庆祝政协会议的圆满成功~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殴打大会主席李公朴和政协委员郭沫若等人~史称“较场口血案”。1946年6月上海十万群众举行大示威~反对内战~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民主人士马叙伦等被推为代表赴南京请愿~在南京下关火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史称“下关惨案”。类似这样的暗杀恐怖活动还很多~促使爱国群众、师生、民主人士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配合解放战争。保甲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以便更好[9]的实施法西斯独裁统治~进一步激化了和人民的矛盾~失去了民心。

三、加速**政权崩溃的外部原因

1、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4

1931年春~**在总结土地革命运动的经验时~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保护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为中国共产党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和人民群众一起反对日本侵略者。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8月**赴重庆~国共进行了43天的谈判~制定了《双十协定》~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中国共产党通过这场斗争~在人民面前争取了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使其在发动内战之际就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经过一年的的斗争~解放前有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自1946年到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前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580万人~冀中有484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10]身的农民。广大民兵还直接参战11万次~歼敌20多万人。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衰败和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起到什么作用,这里借用费正清的一句评论:“日本侵略造成了这样一种局势:使国民党走向衰败~而共产党得以生存~发展和走向胜利。”它反映了历史事实~这场民族战争促使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他使国民党政权固有的弱点和共产党固有的优点迅速充分的显示出来~就是促使国民党政权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因素~通过中日战争这一外在的、偶然性因素充分表现[11]出来。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使国民党政权经济上遭受沉重打击。作为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同发达帝国主义之间进行一场斗争~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耗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个政权的本质决定了它无法把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反而加剧了它。由于惧怕人民~不敢实行人民的战争~致使军事上节节败退~大片国土落入敌手~政府的军政官员及四大家族则大发国难财。其次~造成国民党政权权威地位的迅速下降和共产党作用的迅速提高。国民党在这场竞争中是失败者~导致他在中间党派、知识分子等社会中间阶层乃至他的盟友美国人面前~威信大降。相**产党迅速壮大~影响大大提高~原先各方对于国民党都寄予很高的希望~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颇令人失望。而且对抗战中兴起的抗日民族势力严加压制~始终拒绝给予人民抗战的民主和自由。与此相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迅速壮大~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因而他敢于而且能够发动人民~依靠人民~同人民融为一体~通过人民战争的形式弥补自己力量的不足~迅速发展抗日武装~很快的就承担起抗日的主要任

5

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民族战争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动人民~迅速发展革命力量的好机会~而从主观上恰恰同中共所追求的民族利益是一致的。由于共产党作用的提高~延安的励精图治、生机勃勃~不仅是国内人士连 美国人都不得不认为:“共产党政权比重庆政权优秀得多~并公开仰慕共产党”。[12]3、外交失败~美援断绝

外交失败~**认为这是“最大之近因”。在蒋看来~世界只有强权~毫无信义~苏联外交反复无常、毒辣残忍~美国有头无尾、轻诺寡言~英国阴险狡诈、唯利是图~自己不加区别~均以信义对之~焉能不败。1945年国民政府纵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苏军缴获大量日军先进的武器~致使东北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反攻基地。1946年3月~苏联乘马歇尔返美述职之际~向国民政府提出愿意出面调解国共纠纷~在东北与中国经济合作~当时**坚拒不理~迁台后~**检阅当时外交记录~认为此举大为失策~当时应不顾美国~以自主精神与苏联谈判~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使美国有所顾忌~而不敢轻易怠慢中国。他将此视为不能不反省的“最大之教训”。马歇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人~因此~**在日记上多次指责马歇尔“误美害华之罪”~[13]称马歇尔为灭亡中国的祸首。1948年~**派宋美龄去美国祈求援助~一无所获。同年10月~司徒雷登向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建议:“劝告蒋委员长退休~ 让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的其他有前途的领袖”。1949年1月底~蒋在《本月反省录》中就认为~他的英明剿匪任务之所以失败~原因不在中共~不在俄史,“史”即“史大林”,~而在于“美马”的玩而不良~他批评自己外交运用无方~过分相信美国~因此应该引咎自责。迁台后~他总结既往的教训~觉得只剩下这“弹丸一片净土了”~自誓从此再也不能因幻想美援而接受美国人的“愚安”要求了。[14]

结论

总之~历史的发展总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政权从1927年建立就先天不足~他始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严重脱离人民、违背民意~失去民心、腐败严重、大打内战、通货膨胀等诸多自身原因促使其政权的腐朽、崩溃~再加上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赢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有**政权的外交失败、美援的断绝等外部原因都加速了其政权的崩溃。**政权的崩溃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政权崩溃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政权崩溃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更加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好中国。

参考文献:

[1]王宏志.中国近现代史(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4-135. [2]杨奎松.中国国民党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8-119. [3]厉有国.中国国民党三次失去政权原因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137-139. [4]朱汉国,陈雁.逐级腐败导致**兵败大陆.凤凰网历史综合,2009. [5] 文松.十年来南京国民政权失败原因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2001-09. [6] 王彦明.**与国民党的腐败[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23-24. [7] [8]李捷,王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6-130.

6

[9] [10]王宏志.中国近现代史(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8. [11]吴贤辉.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02. [12]郭永学 吴祖鲲.海内外学者关于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1992-15.

[13] [14]杨天石.**在日记中的自我反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10-9.

7

大学历史论文的写法

历史论文的写法

最重要的是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列出写作提纲,根据历史论文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使用所掌握材料,有计划的依次成文。

文章以提纲为构架却不为提纲所割裂,它应是史事完整、气势贯联,浑然一体的一个整体。

写好历史论文要注意以下问题:

(1)力求寓理论于叙述之中,做到史观与史料的有机联系与内在统一。要既防止空洞理论而缺少史实,流于社会学公式,又要防止堆砌史料,无理论分析。更要力避史论、史料两张皮,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出规律性、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2)历史逻辑与语言逻辑的统一,历史论文的语言应服务于、服从于历史的真实性。要在保证史实正确、准确的前提下,讲求语法修辞。历史发展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客观的历史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里,用历史论文或著作表达出来,这就是历史逻辑;体现这个历史逻辑的实践,是通过运用词、句、文章的语言文字手段来完成的。但,“史实真、道理正”占第一位,“文章好”居第二位,要重视历史论文的语言、文辞方面的质量,但不能因词害义,本末倒置。在内容真实丰富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语言文笔的风采。这样,才能成功地达到言以声其心之所得。

(3)文章要通畅、质朴、简洁,在史学文章里,为了能“真实、凝练、生动”地表达人、事,也可以适当地“文白兼用”或所谓“半文半

白”。事实上,一点儿“文言”词与词组没有是不可能的。

(4)准确地使用引文,历史论文中出现“引文”是必然的,它使立论可靠,有利于提高文章质量,反映作者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但也存在着一个引什么、怎么引的问题。首先,经典作家的教导和革命领导人的重要言论可以引用。再次,现行的法定的历史教科书内容可以引用。因为它是依据最可靠的资料,参考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最为公认的论点,使用最规范简洁的文字写成的。对一些非历史作品,指历史小说,X X演义、X X史话之类,它们以历史为素材,为原料,可能有文艺价值及教育意义,但非历史,我们不能随便引用。

(5)历史论文的层次与条理,在一般历史论文中,要注意段落划分,引文形式,注释种类这三点。四、五千字以上的较长历史论文,依史事种类或历史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几个大段,加上小标题,使全文结构严整,每题内涵明确。历史论文引文的使用应力求简短、贴切、有份量;恰当地嵌合在整个行文之中,但切忌截头去尾,断章取义。

浅淡唐代以前男子的头巾

历史学系00821041叶丽清

摘要: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古代男子的高冠博带,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遐想,饱含古风激荡的韵味。而冠毕竟是一种几乎只有装饰价值和区分等级的头衣,并非所有人都使用,古代男子真正实用的、也是普遍使用的,是一种包裹头发的布帕,即头巾。其见于古书的名称有很多,如幅巾、缣巾、纶巾、葛巾、角巾等等,还有一种韬裹鬓发的巾,称为“帻”。然而,这些头巾到底有什么区别,或其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又与后来唐代盛行的幞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就围绕古代男子一些常用的头巾样式,简单地阐述了从先秦至唐朝,其发展的不完全的过程,并谈及其在各个时代,尤其是魏晋时的风貌和特色。

关键词:巾 帻 先秦至唐

一、缘起

《世说新语·雅量》云:

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曰:“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还乌衣,何所稍严?”[1]

我们知道,乌衣巷是琅琊王氏的居住地,而王导回乌衣巷为什么要戴角巾呢?这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一些资料的阅读,知道魏晋时期的名士、尤其是隐逸之士多戴角巾,在这里的角巾就象征着王导的隐逸之志。但是角巾与同时期流行的其他头巾式样有什么区别,它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本文试略作探讨。

头巾似乎是一个为人忽略的话题,相关的专著并不多。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一些出土的文物,如陶俑、画像砖、衣物等为实例,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服饰,是服饰研究的典范之作,其中提到了各个朝代的冠与巾,但是有关头巾的部分很少。华梅的《古代服饰》[2]亦是从文物考古这个角度来介绍古代服饰的,还有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3],两本书展示了很多种式样的巾的图片,中国社科院的管彦波的《中国头饰文化》[4]也简单地阐释了头巾的发展历程。在古代服饰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恐怕要数上海服饰研究所的周汛女士和高春明先生,两人合作著成的《中国古代服饰大观》[5]、《中国古代服饰风俗》[6]及《中国衣冠服饰大典》[7],可谓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百科全书”。南开大学的杜家骥和阎爱民先生的文章《衣冠与中国古代的礼俗文明略谈》[8]里讲了衣冠与中国礼俗的关系,中国社科院的赵超在论文《冠、帻、编发、扁髻与其他》[9]中也谈及了一部分巾的发展历程。

笔者在参阅上述专著及其相关论文时发现,每本书在谈论同一种式样的巾时,有很大的区别,且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头巾的名词,却没有说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各本书都以时代为划分,分别谈各个时代的头巾式样,关于发展历程不是很明确。本文在参阅上述资料和一些史料,希望对头巾从先秦至唐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梳理,只是笔者不才,关于其中的错漏,敬请谅解。

二、起源与较早的式样——先秦

用巾来束发,是中国的古老传统,说到使用头巾的原由,就必须先来谈谈古人的头发问题。古时无论男女,都是蓄发的。对于史前时期,由于资料稀缺,我们无从考察当时人们的发型,但留长发是比较合理的,长发可以保暖、保护头部。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形成时,留长发有了重要的意义。《孝经·开宗明义章》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0]可见留长发成了对生命和父母的尊重,剪发甚至成了一种刑罚方式。汉九年,赵相贯高预谋杀高祖,被告密后,对贯高的惩罚就是将其“与客孟舒等十余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11]剃发即为刑囚,可见头发作为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重要意义。

而头饰的产生,则是因其有御寒遮羞、装饰悦目、便于劳动、区分部族的因素,也有“来自模仿与混同、魇胜与传感的诱因”[12],我认为,便于劳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发展到后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论语》记载,孔子弟子认为

管仲不仁,而孔子从尊王攘夷的春秋大义出发,对管仲充分地肯定:“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其仁,如其仁!”[13]可见披发与束发是夷夏的重要辨别标志。

最初的头巾就是平民裹头的一块布,主要功能是保暖和防护,还有就是在劳作时,将头发裹起来便于行动。《玉篇·巾部》:“巾,配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14]庶人早期所用的巾,又兼作擦汗之布,一物两用。

巾后来成了官庶的一种标识。大约从周代起,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古人对冠礼十分重视,根据《周礼》的记载:士以上的尊者可以戴冠,平民只可以裹一块巾帕。[15]汉刘熙的《释名·释首饰》解释为“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而士以上者有冠而无巾。从此,裹头巾成了庶民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由头巾颜色而产生的人群的代称。《战国策·魏策》:“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16]《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苍头二十万”的记载,注云:《索隐》谓以青巾裹头,以异于众。荀卿“魏有苍头二十万”是也。[17]魏国平民用青色的头巾,因而被称之为苍头。还有,《礼记·祭文中提到“黔首”,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道:“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18]后来的秦朝,信五行之说,尚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百姓也裹黑色的头巾,因而“更名曰‘黔首’”[19]

关于包发髻的“巾”的发展,这里就告一段落。至于“帻”,此时还未产生,《后汉书·舆服志下》:“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故《诗》曰‘有頍者弁’,此之谓也。”[20]其中的《诗》指的是《诗经·小雅》中的《頍弁》,从中可以看出“頍”是一种用来包围头发,使冠固定住的布条,类似帽箍,与后来的帻用法相同,是包裹鬓发之布。因而,頍并非是一般平民所使用的,有冠者才服用頍。頍压束在头发上有特殊的功能,古人讲求礼教,要求头发整齐,没有乱发露出。此时的戴冠者不戴头巾,用頍可以将两鬓的乱发束起。

头巾在先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平民的象征,它的确是一种方便、实用的东西,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先秦的头巾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千年的头巾范式奠定了基础,也让头巾成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化。

三、头巾的“平民时代”与转变——秦汉

秦代时,头巾仍然是平民的象征。在上一部分已经提过秦朝称百姓为“黔首”的原因就是始皇规定百姓戴黑色头巾。这时的巾通常以缣帛为之,裁成方形,长宽与布幅相等,使用时包裹发髻,系结于颅后或额前,[21]因此,也称之为幅巾。《后汉书·舆服志下》的“帻”字条中有“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22]在比较一些资料后笔者认为,这里的“绛袙”起到的作用就如同以前的頍,用来韬裹鬓发,使头发不下垂,在行兵打仗时较为方便。[23]这一做法,开启了冠帻同时使用的先例。

帻在汉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冠礼以后“卑贱执事不冠者”则戴帻[24]。《后汉书·舆服志下》云:

汉兴,续其颜,却摞之,施巾连题,却覆之,今丧帻是其制也。帻者,赜也,头首严赜也。至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

贱皆服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称其冠也。尚书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迎气五郊,各如其色,从章服也。皁衣群吏春服青帻,立夏乃止,助微顺气,尊其方也。武吏常赤帻,成其威也。未冠童子帻无屋者,示未成人也。入学小童帻也句卷屋者,示尚幼少,未远冒也。丧帻却摞,反本礼也。升数如冠,与冠偕也。期丧起耳有收,素帻亦如之,礼轻重有制,变除从渐,文也。[25]

“颜题”即一块覆在额头上的头巾,由上文可以得出,汉初的时候,在秦的绛袙上增加了颜题,并加上巾连颜题一同覆盖。孝文帝的时候增高其颜题,是巾的顶端部分隆起,其造型似尖角的屋顶,又被称为“介帻”。并增加了两侧的护耳,耳还有长耳、短耳之分。可见,这时的帻已经发展成了与帽子接近的,亦用来包裹发髻的头衣了。《方言》曰“覆髻谓之帻,或谓之承露”[26]就是说这时的帻,与裹头的巾差别已经不大了。

这时的戴冠者通常先用帻来裹发,再带上冠,帻起了固定头发和固定冠的双重作用。而且,冠和帻的搭配、文官和武官用帻的区别,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后汉书·舆服志下》注引《晋公卿礼秩》,曰“太傅、司空、司徒着进贤三梁冠,黑介帻”[27]“大司马、将军、尉、骠骑、车骑、卫军、诸大将军开府从公者,武冠,平上帻。”[28]《晋书·舆服志》:“《汉注》曰:冠进贤者宜长耳,今介帻也。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帻也。始时各随所宜,遂因冠为别。”[29]即文官使用与进贤冠相配的长耳的介帻,武官使用与惠文冠相配的短耳的平上帻。

一些官员甚至皇帝,在平时不上朝时,有的也只用帻裹头,不服用冠。“成帝鸿嘉、永始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余,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帻。”师古注曰:“袒帻,不加上冠。”[30]

而这时的平民百姓之戴帻而无冠,仆役多戴绿帻,《汉书·鲍宣传》的注中孟康曰:“黎民、黔首,黎、黔皆黑也。下民阴类,故以黑为号。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于良人也。诸给殿中者所居为庐,苍头侍从因呼为庐儿。”[31]又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讲汉武到馆陶公主的家中,馆陶公主引荐董偃,“董君绿帻傅韝”,“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主乃请赐将军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32]

汉代时,上层人士所戴头巾全用黑色的巾子,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帻,可能是沿袭秦代官服黑色的习惯。在汉代,戴白色的头巾是官员被免职以后的象征,地位低下的平民也用白色的巾子。《汉书》中记载“朱博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33]

后来,帻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也不仅限于平民,统治者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群臣皆随焉。然尚无巾,故言‘王莽秃,帻施屋’。”[34]即汉元帝前额的头发特别厚,而这被认为是不聪明的表现,因而用帻将头裹住。王莽是秃头,怕人笑话,有失威严,也用帻将头裹住。由此还可以看出,帻也是用来包裹头发的了,而不仅限于使鬓发向上服

帖与头上。

汉代除了帻,在民间还流行一种称之为“帩头”或“络头”的包头巾。《方言》云:“络头,帞头也。??自关以西,秦、晋之郊曰络头,南楚、江、湘之间曰帞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曰幧头。”[35]《乐府诗集·日出东南隅行》:“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36]可见在年轻人心目中,认为包头比戴帽更活泼、美观,更容易引起罗敷姑娘的注意。[37]

幅巾依旧多为下层百姓戴,《后汉书·韩康传》记载:(韩康)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38]这个片段充分说明了戴幅巾者的地位身份低下,因而亭长才会对其无礼。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刚才已经提及的一些平时闲居的高冠,也喜欢裹幅巾。还有就是一些生活恬淡的隐逸人士,也多过幅巾。《后汉书·法真传》记“(法真)性恬静寡欲,不交人间事。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诣谒”[39]

东汉末年,巾在社会上层流行起来,原因我想有三点。第一是统治者的影响,前文提到过元帝和王莽使用的帻,其实就是一种裹头的巾,与幅巾已经很相似。第二是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裹头巾比戴冠更适合乱世的纷纭战事。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袁绍使其长子袁谭趁曹操公淳子琼之际派高览、张郃进攻曹营,失败后高览、张郃归曹,绍军大溃,于是“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40]在战乱中,连袁绍这样的一方诸侯,也来不及戴冠,就仓皇逃走。头巾流行的第三个原因,就应该是名士及上层王公的影响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裴松之注引《傅子》:“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41]缣巾就是用缣帛做成的幅巾,这里颇受喜爱的原因还是因为扎头巾比较方便。还有一些名士,认为头巾轻便且颇具风格,也喜爱之戴头巾。东汉灵帝末年解除党锢之禁,何进有意征辟郑玄,郑玄不得已而进见,何进对其礼待甚优,而郑玄“玄不受朝服,而以幅中见。一宿逃去”[42]。东汉的“清议”之风、世家大族的兴起、太学生的增多,导致了社会上对名流的崇拜,如善于褒贬人物的郭泰(字林宗)就备受推崇。《后汉书·郭太[43]传》记载他裹巾外出,“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44]。“林宗巾”亦谓之角巾,后来在魏晋时广泛流行。

秦汉时期的头巾发展,有一个自下层到上层的趋势,也有一个从大一统王朝的绝对统一到多样化的趋势。头巾式样的增多,服用头巾者的范围增广,是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帻已经由最初的包裹鬓发的布条,演变成为一种帽子似的、能够包裹整个头顶的头巾。后来有时候往往巾帻合称,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注引《曹瞒传》说“(太祖曹操)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45],就是巾帻并称的例证。

四、头巾的“士族化”与精神象征——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融合,

头巾的样式必然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本文并不叙及此,为了突出秦汉以来的头巾样式在这个时期的新发展,即广泛流行,尤其是备受士族文人青睐,本文就只谈在史料中长出现的三种头巾——葛巾、纶巾、角巾。

先来谈谈这个时期的审美文化,魏晋之际的审美文化的鲜明姿态就是“面对个体与社会、自然与名教、情与理的尖锐时代性冲突,将东汉中晚期懵懂的新趋向,即审美文化由内而外、由伦理而性情、由名教而自然的变折,变成了一种历史的自觉,一种时代的主潮”[46]玄学兴起,个人向自我、人性的回归,对名教、伦常的疏淡,凝成了“自我超越”[47]的时代主题。而东晋南朝更加深化了这一主题,可视为“心灵激荡”[48]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一面是士族门阀的兴盛,而另一方面,是一些文人扬弃官场,隐逸园田的风气。因而,头巾一方面在士族中流行,一些头巾也成了隐逸的象征。虽然笔者将其归纳为头巾的“士族化”时代,也深知其不够恰当。头巾比起冠来,更为轻便、自然,深受一些洒脱之士的喜爱。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的砖刻画,[49]其中四人裹着头巾,无一人戴冠。

葛巾是用葛藤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头巾,质地较硬,透气性好。[50]据笔者查到的资料来看,葛巾多为下层平民和隐者服用。东晋陶渊明“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51]他随意摘下头上的葛巾,又漫不经心地戴上,细细斟酌杯中的美酒,“若复为快饮,空负头上巾”[52]。这样的做法,更显得他闲适的生活情趣。相似的还有:西晋永嘉五年洛阳沦陷后,郭文隐居山林,“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53];北齐太常和骠骑将军的李元忠常常“坐树下,葛巾拥被,对壶独酌”[54],都颇具隐者之风。曹操也曾著葛巾微服私行造访周瑜,《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曰:“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55]但一些上层人士也著葛巾。《世说新语·巧艺》里有以个关于魏文帝的故事: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着葛巾,低头以葛巾角撇棋,妙愈于帝。[56]

我们可以看出,葛巾是一种有角的头巾,更重要的是这个戴着角巾的人能够与文帝一同弹棋,且毫不相让,说明这人的地位一定不会低下。因而,葛巾也为上层人所戴。

纶巾是一种用较粗的丝带编制而成的头巾,质地厚实,适合保暖,多用于秋冬。[57]最让人觉得熟悉的莫过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的纶巾究竟指诸葛亮还是周瑜,本文不作考证,可见纶巾颇有名士风度的象征。《三才图会·衣服》称:“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58]谢安的弟弟谢万喜爱戴纶巾,被召为抚军从事中郎后,“着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59],《世说新语》中也有相关的故事。[60]

在本文开头就已经提到的角巾,更可谓是一种隐者的象征。角巾即为“林宗

巾”,在魏晋时特别流行。《晋书·羊祜传》中记载羊祜“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61]戴角巾成了退隐归故里的象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宋书》中记载徐佩之与王韶之、程道惠欲令傅亮作诏诛杀谢晦,傅亮答道:“己等三人,同受顾命,岂可相残戮。若诸君果行此事,便当角巾步出掖门耳。”[62]隐逸者戴角巾,我想和郭泰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隐逸的人士重人品,他们隐居就是为了保持清高独立的人格。

魏晋南北朝时的头巾,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而这种象征,正是在士族文化兴盛的时代发生的。这个时代,华丽的高冠已丧失了它的魅力,而轻便的头巾才适合这个寻找自我、寻找自然的时代。

五、总结与后续——唐朝幞头的来源的小议

通过以上简单的关于唐代以前头巾的发展历程,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头巾作为一种为生活提供方便的东西产生,在中国古代等级社会经历了由最初的全民用之束发,到下层平民的标志,再到全社会普遍流行的过程。第一次变化是由于周朝礼制的确立,使社会各层人有明确的分界;第二次变化是由于头巾本身的功能,当上层人只戴冠时,发现其并不方便使用,因为冠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此,头巾就渐渐普及,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普及,且在不同时代有了不同的风貌与象征。

有关头巾在古代的称呼很多,笔者也无从去一一考证各种名称的头巾的样式与区别,如《三国志·吴书》注引《江表传》中孙策的话:“昔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舍前圣典训,废汉家法律,尝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云以助化,卒为南夷所杀。”[63]其中出现了“帕头”这一名词,这与帩头大致是一样的,本文只叙及一些史书中长出现的式样。

之后,准确地说应该是在北朝,头巾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来唐朝流行的幞头,也与之有密切的关系。宋人的《云麓漫抄》中称“幞头之制本曰巾,古亦曰折,??晋宋曰幕后,(北)周武帝裁出四脚,名曰幞头,遂日就头裹之,又名折上巾”[64],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介绍了其具体的戴法:“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65]在《北史》《周书》中有“折角巾”的说法,[66]即武帝改造的头巾。但是在任怀晟《影视服装中的幞头设计勘误试析——再议唐代幞头起源》中,认为幞头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鲜卑的浑脱帽发展而来的,他认为《梦溪笔谈》中的“四带”的幞头与后周武帝所创就垂两脚的幞头大不相同。还有孙机在《幞头的产生和演变》中也举例论证了幞头是由鲜卑帽演变而来的。课堂上阎老师在讲到浑脱帽时,也提及它后面的两脚与后来的乌纱帽(幞头演变而成的)有关系。但是,在对资料进行比较时,我还是更倾向于幞头是由幅巾演变而来的一说,于是匆匆加了这一部分的议论,因为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唐代以前的头巾变化情况,在这里就不多加议论。 初写论文,言语不精,文笔拙劣,见笑于大方之家。

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23页。 [2]华梅:《古代服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4]管彦波:《中国头饰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杜家冀、阎爱民:《衣冠与汇总过古代的礼俗文明略谈》,载《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第73页— 75页。 赵超:《冠、帻、编发、扁髻与其他》,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2月,第66页—第73页。 《孝经》卷一《开宗明义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页。 [11]《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84页。 管彦波:《中国头饰文化》,第1页。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七《宪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3页。 [14]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典》, 第97页。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第27页。 [16]《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策一·苏子为赵合纵说魏王》,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年,第246页。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2255页 [18]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第27页。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39页。 《后汉书》卷一二〇《舆服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670页。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典》,第97页。 《后汉书》卷一二〇《舆服志下》,第3670页。 [23]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79页。管彦波:《中国头饰文化》,第119页。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第43页。 《后汉书》卷一二〇《舆服志下》,第3671页。 [25]同上。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第9页 《后汉书》卷一二〇《舆服志下》,第3666.页。 [28]同上,第3668页。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0页。 [30]《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中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68页。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鲍宣传》,第3089页。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55页。 [33]《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朱博传》,第3400页。 《后汉书》卷一二〇《舆服下》,第3671页。 [35]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61页。 曹道衡:《两汉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页。 孙机:《幞头的产生和演变》,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9期。 [38]《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韩康传》,第2771页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法真传》,第2774页。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上》,第2401页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4页。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郑玄传》,第1208页。 [43]即郭泰,范晔父名“泰”,避其父讳,改为“太”。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郭太传》,第2225页。 [45]《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54页。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336页。 [47]同上,第337页。 同上,第373页。 [49]图片参考于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95页。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第29页。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陶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88页。 [52]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十》,选自丁福保:《全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诗·全晋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第474页。 [53]《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郭文传》,第2440页。 《北史》卷三十三《李灵传附显甫子元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4页。 [55]《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第1265页。 张望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第699页。 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第28页。 [58]周汛、高春明 :《中国古代服饰风俗》,第82页。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附第万传》,第2086页。 张望起 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第769页。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第1020页。 《宋书》卷四十三《徐羡之附兄子佩之传》,第1335页。 [63]《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第1109页。 《云麓漫抄》卷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9页。 摘于任怀晟:《影视服装中的幞头设计勘误试析——再议唐代幞头的起源》,载于《电影评介》,2008年第13期。 《北史》卷一〇《高祖武帝纪》,第371页;《周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第106页。

历史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赵钰琛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 湖南省 湘潭市 411200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摘要: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清王朝更是江河日下,而后虽有如百日维新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但其对国家 社会的控制力不可避免的减弱。而民众随着数十年的开化,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更加进步,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公车上书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等等这一切标志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已由被动刺激转变为主动觉醒。已由统治阶级促进转变为民众自发觉醒。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 民族意识 公车上书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之前中国的历史进程仍掌握在愚昧腐朽的统治阶级手中,人民尚未充分觉醒,仅有少数地主阶级如抵抗派,洋务派开始意识到落后,并试图带动国家民族觉醒。抵抗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仅限于启发层次。而洋务派的虽付诸实践,但甲午一战却已失败告终。甲

午之前,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被迫打开大门,但那时的人们认为西方代表着先进,屈服于他们可以算是技不如人。但是日本,在古代开始就是学习中国的,在人们的思想当中,日本就像是长久的附庸小国。而现在,就连日本都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所以中国人名才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极落后性,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才开始真正觉醒。

甲午一战影响不可谓不深,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政治方面:①.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日益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先后兴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在经济方面:①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③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

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公车上书。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而这正标志这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更是先进知识分子的一次自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已由被动刺激转变为主动觉醒。已由统治阶级促进转变为民众自发觉醒。而后更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无一不是民众自觉的表现。而上种种亦更是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词典》 ---作者:陈旭麓方诗铭 魏建猷主编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2月第2版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作者: 王顺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 2007-9

历史论文

谈谈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周毅

(安徽省广德县 新杭中学 ahgdxhzy@126.com)

摘 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主要是对推行创教学模式的 意义及必要性认识不够,对推行创新教学模式缺乏方法,因此,必须了解推行创新教学 模式的意义及必要性,掌握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 时代性 科学性及实用性 方法

引言 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具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 每个从事教学的人们去认真思考,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

正文

最近一两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提倡和正确引导下,在广大中小学一 线教师的不断努力下, 一股推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热潮正在兴起:从学校的层次来看, 从一开始的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从学科的覆盖范围来看,从一开始的语文、数学、英 语再到所有的学科;从教师们对其的态度来看,从一开始的抵触、观望、怀疑到现在的 积极投入、不断摸索?,采用创新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已经蔚然成风。实践证明,创新 教学模式的开展,打破了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沉闷局面,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学生学得开心, 老师也教的轻松, 它就像一阵清风吹进校园, 使教学 重新焕发了生机,受到了绝大部分老师尤其是学生们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行 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其中年龄较大的教师,对这一次教改, 抱着观望的态度,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情绪,影响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之所以出现 这种情况,抱残守缺、思想僵化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对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 应该也是原因之一。所谓认识不足,一方面是指对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即必要性认 识不足,因而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是对于如何运用操作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缺乏 经验,因而不敢积极去实验。他们害怕教改的失败,影响自己的教学声誉,因而显得裹 足不前,徘徊观望。因此,提高这部分教师对实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意义的认识以提供 动力,传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增强他们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信心,就成为改变 他们对待这次教改的态度的关键,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较好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本世纪以降,为了适应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才,改 变传统的的教学模式,推行素质教育,国家主导推行了新课程改革,并颁布了新课程标 准,其成为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理念之 ” 新 ”, 表现在观念创新、学习方式(教 学方式)创新、和评价创新三个方面。观念创新方面,提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 合作者,在与学生的 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 其中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要求改革课程 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即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 会学,坚持学。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 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即实现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评价创新方面, 要求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

1

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 [1]而创新课堂教学模 式,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这些要求。所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即“六步三查, 以学定教”模式,是指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五—六人一组,根据班级人数情 况而定),利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前自学、课前分工、课中的小展示和 大展示、小结、当堂测试这六个环节,来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表现为教师事 先布置“导学案”让学生先进行课外自学;上课之前,小组检查 “导学案”的落实情况; 然后进行课前分工,组内不同的同学分解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是小展示,小组派 代表展示自学的情况;然后是大展示,进一步展示难点重点问题的学习讨论结果;然后 是小结;最后是当堂训练。这样,就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 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学生分配到任务后就都能够自发地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 心态,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在课堂上学生充分 发挥自己,敢说、能说、投入、专注,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和谐、竞争合作。学生全 员参与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投入更专注,使学生的展示、交流范围大大增加,学生独立 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充分。课堂中反映出学生阳光、自信、大胆,沟通表达、合作 探究和自我学习能力都非常强。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创新教学模式无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成为实现走进新课程,建立高效课堂较好范式。

其次,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行为规范。创新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和 布鲁纳的认知学说)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因而具有科学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 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 “ 情境 ” 、 “ 协作 ” 、 “ 会话 ” 和 “ 意 义建构 ”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 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 能力。建构主义教育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不是由教师 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 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 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 “ 以学生为中 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 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习者 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中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认可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他自身价值 的一个独立个体。教师必须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 气氛,经常组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提倡以学习者为中 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3]而在创新教学模式中,正是以 上述两种理论的指导, 在建构主义的 “抛锚式” 教学法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围绕学生(设计导学案),抓住学生(小组分工,布置任务),调动学生(合作、 探究),激发学生(展示、评价)来组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真正体现了 “以学生 为中心”教学原则。

再次,创新教学模式已经经过实践检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证明其具有较强的 实用性和有效性

2

创新教学模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次成功实验,已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昆桐中 学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昆桐中学是浙江省安吉县的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规 模小,设施简陋,师资结构不平衡,一度面临撤并。就是在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由 于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在全校逐步推行“六步三查,以学定教”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坚持,昆桐中学的老师们慢慢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学生们也渐渐适应 了这种教学,教学成果也渐渐显现,在全县进行的各种评比竞赛中,昆桐中学的学生脱 颖而出,取得了相当骄人的成绩,让人觉得难以置信。春华秋实,其实,这正是大力推 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必然结果。现在,昆桐中学已然成为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典型,吸引了 大量外地的学校的参观学习,而我们推行的创新教学模式,也正是向其学习的结果。

所以,从上可以看出,创新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教学上一项新生事物,代表了教育 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投身于这次教学改革之 中,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节奏,掌握实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方法。

那么,如何更好地展开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呢?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要特别 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精心设计好一份导学案,它是教学的依据和落脚点,就像剧本的质量决 定了戏剧的质量一样,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堂创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始时,我的课总是上的不理想, 心里感到很烦恼,后来,在经过参观学习及自己的思考后,终于发现是由于自己导学案 设计的不理想的缘故,于是,我不断学习思考 ,虚心请教,查找资料,不断积累设计 导学案的经验,现在,基本上每节课都能够设计出一份较好的导学案,这从课堂效果就 可以体现出来。

那么,如何设计好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呢?我认为,设计一份成功的导学案,应 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做到 “ 一个中心 ” 、 “ 两有 ” 和 “ 三性 ”

“一个中心” , 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 导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 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充分考虑导学案怎样导,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目中有纲” 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 层次分明。“三性”指设计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 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 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导学案设计 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 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 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 导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 有效学习, 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 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付出较大的工作量的,尤 其是在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的时候,但我们只要能够坚持,不断探索, 知难而上,努力找寻其中的规律,发挥群体的力量,就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水平,设计出 一份比较满意的导学案了。

其次,要搞好学习小组的组建及组内的分工,这是搞好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

3

创新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分组合作学习,而分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决定于所 分学习小组的构成。我认为,首先要按照 “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 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 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以每 组 5-6人为宜,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组内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 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 生都得到锻炼,应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 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发言的过程,就是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 程。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组内巧妙 ” 结对子 ” , 即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 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给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更多的表现机会,以提高他们 的自信心, 加快他们进步的步伐。 对每个组的表现, 及时予以评价和指导 , 尤其注重对过 程的评价。实际上,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的表现的综合,就是本节课的表现, 由此可见小组分工的重要性了。

最后,教师应该调整并扮好自己的角色

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如果将课堂比作一幕大戏的话,毫无疑问,演员就是学生,教 师就应该是导演了。我们知道,要想成功地演好每一出戏,演员固然重要,但导演肯定 是起着决定的作用的。同样,在这种模式下,作为教学“导演“的教师,对这种课堂教 学模式的成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导演”的教师要甘愿退居幕后,专 心致志地从事 “导演” 的角色, 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 “演员” (主演) 又是 “导 演 ” 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这个“导演”的角色又与真正的电影与戏剧的 导演有着区别,那就是要认识到在课堂“导演”的眼中,所有的“演员”(学生)都应 该是主演(角),对每个“演员” (学生 ) 无论其成绩好坏,水平高低,都应该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在自己心目中都是最佳的。

另外,“导演”应该大胆放手,给“演员”们以充分的表演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允许他们展开充分的竞争,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施展自己的 才能, “导演” 只在关键的时刻, 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但对每个 “演员” 的 “表演” , 应不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最后要强调的是,导演要使得“演员的表演不能离开表演 的依据,那就是体现“导演 ” 意图和宗旨的“剧本”——导学案,从而真正体现“导演” (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进行创新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可能也不太成熟,也比较肤浅,

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需要长期的磨合打 造,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对其效益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创新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比 如,对其中的“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展开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怎 么处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开拓教学资源关系 ”” 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如何进行电化教学” “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情感渗透”等等,都需要我们积极去认识和探讨,要认识 到任何教学模式都要与时俱进,认识到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教学模式,认识到教师要掌 握一种教学模式并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是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的,更遑论是对自 己已形成的教学理念的彻底颠覆,这肯定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但是,面对课改的时 代潮流,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我们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就是勇于投身于这 场改革的洪流中。只要我们以积极地态度去对待这次改革,同时发扬奋勇向前,不断进 取,乃至壮士断腕的精神,我们就能与时代同步,就能进入教改的“新常态”,我们的 人生价值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课程改革》 [2]百度百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百度百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

历史论文

我爱我家——寻找身边的历史 (青岛 )

徐福东渡

徐福,即 徐巿 ,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 赣榆 )人,秦著名 方士 。他博学多 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 中名望颇高。徐福是 鬼谷子 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 李斯 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 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 徐福村 ”, 并在村北建了一座“ 徐福庙 ”。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1] 徐福 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 气功、 修仙, 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 是 秦始皇 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名医, 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徐福村”, 并在村北建了一座“徐福 庙”。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清人丘琼山《纲鉴合编》曾云:“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 必得志者,寿耳。”一些 方士 投其所好,编织神仙之说,声称海上有仙人仙药, 吃了仙药便可长生不死。 徐福 就是这种情况下航行入海的。

公元前 219年(秦始皇 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队人马在 泰山封禅 刻石,又浩浩荡荡前往 渤海 。抵达海边,秦始皇登上 芝罘岛 ,纵情浓览。只见云 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这种景象,本来 是 海市蜃楼 , 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 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 蓬莱 、 方丈 、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 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派重男、童女数千人 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等候 徐福 佳音。然而,等来的只是 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 海神 ,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对此, 秦

始皇 深信不疑,增派 童男童女 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福再度出 海。秦始皇则不肯离开,一直等候 3个月,不见徐福消息,才怅然而回。 其后几年中,秦始皇又派燕人 卢生 等入海寻求仙药,也是一无所获。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来 琅琊 。当年徐福入海寻找仙 药,已经九年过去,一直未来归报。当即派人传召徐福,徐福连年航海,耗费很 大,担心遭到重谴,奏告秦始皇:“ 蓬莱 仙山确实有仙药,出海时常遇大 蛟鱼 阻 拦,所以不能到达。请派弓箭手一同前往,见到大蛟鱼用连弩射击。” 秦始皇 下 令入海时带足渔具,自己也准备了 连弩 。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数十里,经过 荣 成 山,再前行到 芝罘 时,果然见到大蛟鱼,当即连弩齐射,大蛟鱼中箭而死,沉 入海底。秦始皇认为此后当可无虞,又命 徐福 入海求仙药。这次,秦始皇再也等 不到徐福音讯了。当年秦始皇病死于 沙丘 (今河北世鹿东南),而徐福“得平原 广译,止王不来,”一去再也不回了。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记载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 219年 ) ,“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 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 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 210年 ) ,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 因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药, 花费了巨额钱财未果, 这时徐福谎称由于大鱼阻 拦所以未能成功, 于是请求配备强弩射手再次出海。 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谎言, 第二次派徐福出海。 徐福于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 百工 ”, 携带“ 五谷 子种”, 乘 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对于徐福东渡,《史记·淮南衡 山列传》也有记载 :“(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 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故里考证

徐福 , 又作 徐巿 , 徐福故里 据考证在江苏省 赣榆县金山乡 徐阜村, 根据当地地方 志, 徐阜村在明清两代均称 徐福村 , 至今还流传着徐福率 童男童女 浮海东渡之事。 另一种说法认为徐福故里为今山东省 龙口市 。

文化交流

《 史记 》中称, 徐福 为“齐人”、“ 方士 ”,燕、齐海上之方士。这些海上的方士 精通航海知识并具有丰富航海经验。 像战国时的燕国 宋毋忌 、 羡门子等高等方士, 都能亲自驾船远航。

《史记·封禅书 》说:“天下 名山 八,而三在 蛮夷 ,五在中国。”这里所说的“三在 夷蛮”的名山, 便是所谓的“ 三神山 ”。 这是战国方士们都极其向往的地方, 曾争言 之于皇帝,这当然也是皇帝所 求之不得 的好事。

徐福东渡, 在 2000多年前是空前的壮举。 但由于徐福第二次扬帆东渡一去不归, 致使这个航海事件带有神秘色彩。

秦始皇 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这位一心想传位万世的皇帝在“南登 琅邪 ”、 “留三月”的海上巡游时,接到了齐人 徐福 等 方士 的上书,说海中有“三神山”,于 是,秦始皇便“发童男女数千,入海求仙道”。秦始皇派出了一支多达三千人的庞 大船队,去探求“三神山”。

徐福首次渡海的出发地, 是在山东半岛南端的琅邪。 琅邪是当时的一个古港, 早 在春秋时, 这一带的航海家们就从这里出海, 航达朝鲜半岛, 而后顺半岛沿岸航 行,经过对马岛到达日本九洲。

徐福第二次出海的始发港, 由于尚没有找到史书详细记载而说法不一。 徐福村 人 (赣榆) 传说是农历的十月十九日, 从他的家乡赣榆下海。 另一个说法是在山东

崂山。还有一种说法是,徐福第二次出海走的仍是第一次的航线,也是在琅邪。 这是根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而得知的。因为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称, 徐福 第二次航海时,诈称仙人索取“百工之事”,遂“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如 据此推断, 徐福有可能走的仍是上次的旧航路。 不仅如此, 而且也由此我们得知 徐福二渡日本,带去了古代中国的“百工之事”,如汉字、中草药和水稻种植等许 多文化和科学技术。

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 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 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这是随着考古及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逐步被发现和发 掘的。近年来,在日本福冈县板付的考古遗址中,又发现了碳化米粒遗存,经碳 十四测定, 与在朝鲜半岛釜山金海地区发现的碳化米为同一类型。 说明在同一个 历史时期,日本人民开始了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种植。在同一时期,日本也开 始使用青铜器和铁制生产工具以及丝织品等, 而且开始有了文字。 所有这些, 都 与此前的日本绳纹文化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日本学界、 考古界公认:弥生文化源 于中国北方沿海文化。这也是日本文字为什么和汉字相似的缘由。

弥生文化起源于日本绳纹文化之后, 由于最先是在日本东京弥生町发现出土而定 名。 它起自公元前二百多年, 至公元三百多年之间, 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末年及秦 汉时期。在弥生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剑、铜铎、铜铎等。铜铎以中央 日本为多,铜剑、铜铎则大多在九州。日本学界认为,加工这些器物的原料和技 术来自中国。 日本学者八木奘三郎说, 中国山东省有类似铜剑、 铜铎的器物出现; 梅原末治等学者说,“铜铎之见于日本,无疑意味着中国秦汉人的东渡”。此外, 在弥生町遗址中, 还出土了中国古钺、 古镜和秦式匕首和汉字等。 日本人喜欢葫

芦都与中国入海的 方士 有关。

日本学者村新太郎著文,盛赞中国稻米传入日本的重大意义。他说:“稻米拯救 了日本列岛饥饿的人们。 无论如何稻米要比其他一切都值得感谢。 米与牲畜、 贝 类不同,可以长久贮藏。不久,村落形成了国家。”稻米的传入,结束了日本的 渔猎生活,开始了农耕。那么,日本始终把 徐福 奉为“农神”和“医神”当在情理之 中。

近年, 据统计, 在日本的徐福遗迹有五十多处。 清代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写有“避 秦男女渡三千,海外 蓬莱 别有天。镜玺永传笠缝殿,倘疑世系出神仙”一诗,并 注有“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

日本新宫有徐福墓, 还有 1071字的墓碑。 新宫市内更有制作和销售“徐福天台乌 药”、“徐福寿司”、“徐福酒”等商品的。在速玉神社内,陈列着 徐福 所用过的鞍、 蹬等物。新宫 蓬莱山 内还有“徐福神龛”,被称为“徐福之宫”。每年都有“御船祭”、 “灯祭”等,都是祭祀徐福的活动。传说日本还有 500年一度的“徐福大祭”。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大学历史论文

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