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梁实秋:雪|梁实秋散文

  • 作者: 五毛39649747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5-30

范文一:梁实秋:雪|梁实秋散文

李白句:“燕山雪华大如席”。这话靠不住,诗人夸张,犹“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报导,雪花的结成视当时当地的气温状况而异,最大者直径三至四时。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只要是不成灾。雨雪霏霏,像空中撒盐,像柳絮飞舞,缓缓然下,真是有趣,没有人不喜欢。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听说谁厌恶雪。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爱斯基摩人也还利用雪块砌成圆顶小屋,住进去暖和得很。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着那样的洁白。我年轻时候听说从前有烹雪论茗的故事,一时好奇,便到院里就新降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在瓶里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举起喝干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两下——我一点也不觉得两腋生风,反而觉得舌本闲强。我再检视那剩余的雪水,好像有用矾打的必要!空气污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一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车坏,时值大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乃就路边草棚买食,主人飨我以挂面,我大喜过望。但是煮面无水,主人取洗脸盆,舀路旁积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面。虽说饥者易为食,这样的清汤挂面也不是顶容易下咽的。从此我对于雪,觉得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苏武饥吞毡渴饮雪,那另当别论。

雪的可爱处在

李白句:“燕山雪华大如席”。这话靠不住,诗人夸张,犹“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报导,雪花的结成视当时当地的气温状况而异,最大者直径三至四时。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只要是不成灾。雨雪霏霏,像空中撒盐,像柳絮飞舞,缓缓然下,真是有趣,没有人不喜欢。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听说谁厌恶雪。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爱斯基摩人也还利用雪块砌成圆顶小屋,住进去暖和得很。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着那样的洁白。我年轻时候听说从前有烹雪论茗的故事,一时好奇,便到院里就新降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在瓶里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举起喝干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两下——我一点也不觉得两腋生风,反而觉得舌本闲强。我再检视那剩余的雪水,好像有用矾打的必要!空气污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一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车坏,时值大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乃就路边草棚买食,主人飨我以挂面,我大喜过望。但是煮面无水,主人取洗脸盆,舀路旁积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面。虽说饥者易为食,这样的清汤挂面也不是顶容易下咽的。从此我对于雪,觉得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苏武饥吞毡渴饮雪,那另当别论。

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没有差别。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

雪最有益于人之处是在农事方面,我们靠天吃饭,自古以来就看上天的脸色,“天上同云,雨雪雰雰。……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语所说“瑞雪兆丰年”,即今冬积雪,明年将丰之谓。不必“天大雪,至于牛目”,盈尺就可成为足够的宿泽。还有人说雪宜麦而辟蝗,因为蝗遗子于地,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连虫害都包治了。我自己也有过一点类似的经验,堂前有芍药两栏,书房檐下有玉簪一畦,冬日几场大雪扫积起来,堆在花栏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来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果然新苗怒发,长得十分茁壮,花团锦簇。我当时觉得比堆雪人更有意义。

据说有一位枭雄吟过一首咏雪的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出门一啊喝,天下大一统。”俗话说“官大好吟诗”,何况一位枭雄在夤缘际会踌躇满志的时候?这首诗不是没有一点巧思,只是趣味粗犷得可笑,这大概和出身与气质有关。相传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写了一首三节聊韵诗,自鸣得意,征求诗人批评家布洼娄的意见,布洼娄说:“陛下无所不能,陛下欲做一首歪诗,果然做成功了。”我们这位枭雄的咏雪,也应该算是很出色的一首歪诗。

【作者:梁实秋】

?更多名家散文推荐

三毛散文? ?莫言散文

韩寒散文? ?鲁迅散文

张爱玲散文? ?丰子恺散文

龙应台散文? ?张小娴散文

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散文

更新日期:2016-01-21 来源:liuxue86.com

推荐:描写雪的散文 梁实秋散文 散文欣赏

查看全文

范文二:梁实秋散文

基本资料

梁实秋散文

作者: 梁实秋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

页数:

定价: 14.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梁实秋的散文作品60余篇。内容包括《雅舍》、《沉默》、《结婚典礼》等。

书??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雅舍

孩子

音乐

女人

男人

洋罪

垃圾

排队

谦让

沉默

衣裳

结婚典礼

匿名信

第六伦

握手

书房

下棋

写字

麻将

喝茶

饮酒

吸烟

画展

脸谱

中年

老年

退休

代沟

送行

旅行

旁若无人

诗人

汽车

签字

讲价

理发

洗澡

乞丐

运动

医生

谈徐志摩

骂人的艺术

时间即生命

1

范文三:梁实秋散文

梁实秋散文《诗人》

有人说:“在历史里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这话不错。看看古代诗人画像,一个个的都是宽衣博带,飘飘欲仙,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辋川图”里的人物,弈棋饮酒,投壶流觞,一个个的都是儒冠羽衣,意态萧然,我们只觉得摩诘当年,千古风流,而他在苦吟时堕入醋瓮里的那付尴尬相,并没有人给他写书流传。我们凭吊浣花溪畔的工部草堂,遥想杜陵野老典衣易酒卜居茅茨之状,吟哦沧浪,主管风骚,而他在耒阳狂啗牛炙白酒胀饫而死的景象,却不雅观。

我们对于死人,照例是隐恶扬善,何况是古代诗人,篇章遗传,好像是痰唾珠玑,纵然有些小小乖僻,自当加以美化,更可资为谈助。王摩诘堕入醋瓮,是他自己的醋瓮,不是我们家的水缸,杜工部旅中困顿,累的是耒阳知县,不是向我家叨扰。一般人读诗,犹如观剧,只是在前台欣赏,并无须厕身后台打听优伶身世,即使刺听得多少奇闻轶事,也只合作为梨园掌故而已。 假如一个诗人住在隔壁,便不同了。虽然几乎家家门口都写着“诗书继世长”,懂得诗的人并不多。如果我是一个名利中人,而隔壁住着一个诗人,他的大作永远不会给我看,我看了也必以为不值一文钱,他会给我以白眼,我看看他一定也不顺眼。诗人没有常光顾理发店的,他的头发作飞蓬状,作狮子狗状,作艺术家状。他如果是穿中装的,一定像是算命瞎子,两脚泥;他如果是穿西装的,一定是像卖毛毯子的白俄,一身灰。他游手好闲,他白昼

作梦,他无病呻吟,他有时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有时终年流浪,到处为家,他哭笑无常,他饮食无度,他有时贫无立锥,他有时挥金似土。

如果是个女诗人,她口里可以衔只大雪茄;如果是男的,他向各形各色的女人去膜拜。他喜欢烟、酒、小孩、花草、小动物——他看见一只老鼠可以作一首诗,他在胸口上摸出一只虱子也会作成一首诗。他的生活习惯有许多与人不同的地方。有一个人告诉我,他曾和一个诗人比邻,有一次同出远游,诗人未带牙刷,据云留在家里为太太使用,问之曰:“你们原来共用一把么?”诗人大惊曰:“难道你们是各用一把么?” 诗人住在隔壁,是个怪物,走在街上尤易引起误会。伯朗宁有一首诗《当

代人对诗人的观感》,描写一个西班牙的诗人性好观察社会人生,以致被人

误认为是一个特务,这是何等的讥讽!他穿的是一身破旧的黑衣服,手杖敲着地,后面跟着一条秃瞎老狗,看着鞋匠修理皮鞋,看人切柠檬片放在饮料里,看焙咖啡的火盆,用半只眼睛看书摊,谁虐打牲畜谁咒骂女人都逃不了他的注意——所以他大概是个特务,把观察所得呈报国王。看他那个模样儿,上了点年纪,那两道眉毛,亏他的眼睛在下面住着!鼻子的形状和颜色都像魔爪。

某甲遇难,某乙失踪,某丙得到他的情妇——还不都是他干下的事?他费这样大的心机,也不知得多少报酬。大家都说他回家用晚膳的时候,灯火辉煌,墙上挂着四张名画,二十名女人给他捧盘换盏。其实,这可怜的人过的乃是另一种生活,他就住在桥边第三家,新油刷的一幢房子,全街的人都可以看见他交叉着腿,把脚放在狗背上,和他的女仆在打纸牌,吃的是酪饼水果,十点钟就上床睡了。他死的时候还穿着那件破大衣,没膝的泥,吃的是面包壳,脏得像一条薰鱼!

这位西班牙的诗人还算是幸运的,被人当作特务,在另一个国度里,这样一个形迹可疑的诗人可能成为特务的对象。

变戏法的总要念几句咒,故弄玄虚,增加他的神秘,诗人也不免几分江湖气,不是谪仙,就是鬼才,再不就是梦笔生花,总有几分阴阳怪气。外国诗人更厉害,作诗时能直接的祷求神助,好像是仙灵附体的样子。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

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

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

若是没有一点慧根的人,能说出这样的鬼话么?你不懂?你是蠢才!你说你懂,你便可跻身于风雅之林,你究竟懂不懂,天知道。

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看花谢也心惊,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但是入世稍深,渐渐煎熬成为一颗“煮硬了的蛋”,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嘴唇在不能亲吻的时候才肯唱歌。”一个人如果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他是得天独厚,他是诗人。 诗不能卖钱,一首新诗,如拈断数根须即能脱稿,那成本还是轻的,怕的是像牡蛎肚里的一颗明珠,那本是一块病,经过多久的滋润涵养才能磨炼孕育成功,写出来到哪里去找顾主?诗不能给富人客厅里摆设作装璜,诗不能给广大的读者以娱乐。富人要的是字画珍玩,大众要的是小说戏剧,诗,短短一橛,充篇幅都不中用。诗是这样无用的东西,所以以诗为业的诗人,如果住在你的隔壁,自然是个笑话。将来在历史上能否就成为神圣,也很渺茫。

范文四:论梁实秋散文艺术

论梁实秋散文艺术

72殷都学刊2006焦

论梁实秋散文艺术

高自双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梁实秋散文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瑰宝. 优雅,幽默,简洁.

关键词:梁实秋;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梁实秋散文艺术纷呈异彩,美不胜收,较为突出的特色是: 在诸多文学门类中,我比较喜欢阅读散文. 在中国现代散文名家中,我比较喜欢阅读梁实秋 的散文.

中国散文源远流长,散文名家灿若星河.以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形式为分界线,中国的散文名 家有长短不等的两串名字:以文言文形式写作的 散文名家,这一串名字长一些,《古文观止》等历代 文选有他们的名字,选有他们的作品名篇.以白 话文形式写作的散文名家,这一串名字短一些,各 种现代散文选本有他们的名字,选有他们的作品 名篇,只是还没见过诸如"现代散文观止"之类名 目的选本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古文观止》 选本的时间跨度长达几千年,现代散文的创作实 践还不满100年,古代散文早已定型凝固并不再 发生变化,现代散文还处在不断探索创新和争鸣 的过程之中.尽管如此,可能因为一点偏爱在头 脑里作怪,我常常认为,阅读中国现代散文,梁实

秋的散文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梁实秋的散文是中 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瑰宝,应当珍惜.梁实秋散文 艺术纷呈异彩,美不胜收,值得研究.

梁实秋是众多现代散文名家中的一家.梁实 秋的散文独具特色,不类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名家 的散文.梁实秋散文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这里 仅择取以下三点论述.

,优雅

这是梁实秋散文的基调.

梁实秋是以雅言记述叙写Et常琐事的高手. 他的散文飘逸,优雅,美不胜收,有仙风道骨,又密 切关注人间烟火,油盐酱醋,衣食住行;深具贵族 气质,绅士风度,同时又颇具平民情怀.他的散文 讲究节奏美感,疾徐有致,舒缓自如,气象万千,音 文章编号:10010238(2006)04.0072.05

韵和谐美妙,有如仙乐盈耳,而又从无半点雕琢斧 痕.他的散文常常寓情于叙事之中,几乎见不到 单纯的抒情文字,几乎没有一篇是所谓抒情散文, 而又篇篇情满字里行间.他的散文往往通俗而不 庸俗,平易而不平淡.他往往采取欲露愈藏,藏而 不露的手法,但却达到了愈藏愈露的艺术效果. 他的散文,是典型意义上的艺术散文,纯粹,优美, 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文.他与别的散文名家不同的 行文特点是,善于,乐于,致力于以雅的笔调写俗 的事.他在这方面的才能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 出神人化的境界.街头上的乞丐,坐卧行止,动静 作息,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事了吧?凭谁有天大的 本事,也不容易跟雅联系起来吧?可是,梁实秋偏

偏就有这个本事.他在《乞丐》这篇散文一开头就 这样写道:"在我住的这一个古老的城里,乞丐这 一

种光荣的职业似乎式微了.从前街头巷尾总点 缀着一群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缩头缩脑地 挤在人家房檐底下晒太阳,捉虱子,打瞌睡,啜冷 粥,偶尔也有些个能挺起腰板,露出笑容,老远就 打躬请安,满嘴吉祥话,追着洋车能跑上一里半 里,喘得像只风箱."这一段文字,可谓典雅之致. 他把乞丐不但称作一种"职业",而且在"职业"前 面特别用"光荣的"词语加以修饰,在"职业"后面 又说"式微"了,而且用了不那么肯定的"似乎"一 词.写乞丐的出没居所神态相貌是在"街头巷尾" "点缀着","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缩头缩脑","在 人家房檐底下"前面特别着一"挤"字,挤在那里优 雅地"晒太阳,捉虱子,打瞌睡,啜冷粥",活灵活现 地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群体的典型举止 动作神态貌像.更神的是乞丐在乞讨时的"笑容" 是"露出";"打躬请安"也就罢了,而且还是在"老 [收稿日期]2OO6—09-18

[作者简介]高自双,男,河南长垣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与创作.

第4期高自双:论梁实秋散文艺术73 远";说"吉祥话"而且还是"满嘴";追着洋车跑着 乞讨免不了要气喘,"喘得像只风箱".这段文字, 借用了《诗经?邶风?式微》的篇名"式微"二字加以 演化,放在这里陡然涂上了典雅的色彩,而且一点 也不感到生硬,似乎别的词放到这里倒显得少了

韵味了.乞丐,这一本来并不是特别高贵体面的 群体,经梁实秋不经意间用高雅传神的笔调写出, 达到了以雅的笔调叙写描摹俗的人,俗的人的俗 的事,俗的人的言谈举止坐卧动静,俗而似雅,雅 而近俗,是俗是雅,神仙莫辨,俗雅互相照耀,相映 成趣,恬静而苦涩,令人哭笑不得,给人莫可名状 的艺术美感.

梁实秋从他在清华做学生的少年时代起就开 始发表散文作品,直到逝世,终生经营散文凡70 年.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始于他1940年应刘 英士之邀在《星期评论》陆续发表的《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是抗战期间在重庆北碚所 写的1500多字的小品《雅舍》.《雅舍》这篇散文, 最能体现梁实秋行文寓意乃至命题优雅的风格与 基调."雅舍"是一座6间的平房,梁实秋住2间, 同学吴景超夫妇住4间,吴景超的夫人龚业雅是 梁实秋妹妹的同学."雅舍"虽以"雅"命名,实际 上是一所典型陋室,它篦墙敷泥,"瘦骨磷磷,单薄 得可怜","不能避风雨","地点荒凉",旁边"有粪 坑",黄昏时候"聚蚊成雷","入夜则鼠子瞰灯". 雅舍的命名,与龚业雅的名字中有一"雅"字直接 有关.同时,从整篇散文来看,自然也有为雅士所 居,来访者皆骚人墨客的雅士之意.如此简陋的 茅舍瓦居称之为雅舍,并不是自命清高,梁实秋在 雅舍居住时表现的高雅志趣,所从事的学术和文 学上的高雅的事业,以及出入于"雅舍"的一群风 流儒雅的学者,作家,文人,遂使"雅舍"在物质形 态上的简陋,破旧,荒凉,冷寂,显得不在话下,反 而更衬托出主人身处战乱的苦涩无奈,安之若素,

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茅 屋瓦舍而故意命之为雅舍,略施手段幽它一默,比 之唐代刘禹锡之《陋室铭》,无论是着墨寓意,架构 行文,还是韵味风骨,似更丰满醇厚.较之宋代苏 轼之《赤壁赋》,无论是写景抒情,谋篇布局,还是 文中蕴绕飘逸的禅宗佛道之超脱,旷达,乐生态 度,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较之李白《春夜宴诸从弟 桃李园序》,"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是直接从李文 开头引用过来,结尾的"长日无俚,写作自遣",与 李文的结尾"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表达的意思也 极其相近."写作自遣"本身就暗含了"雅舍"主人 身份的风雅,同时也是篇名《雅舍》无意问的注脚. 梁实秋以《雅舍》出名,随后把这些小品文结 集出版,名日《雅舍小品》.友人龚业雅特意请人 刻了两方印章送给梁实秋,一方阳文为"雅舍小 品",一方阴文为"雅兴".梁实秋出版了《雅舍小 品》之后,又写出了雅舍续集,雅舍三集,雅舍四 集,雅舍谈吃,雅舍杂文,雅舍札记等等,以"雅"惯 之,一"雅"到底,终生不移,没有一篇不体现"雅" 之风流韵致.梁实秋的散文,"雅"量深邃宏富,而 又自备一格,较之同时代散文名家冰心之素雅,叶 圣陶之儒雅,周作人之淡雅,朱自清之温文尔雅, 徐志摩潇洒浪漫风流倜傥之俊雅,隐隐然有一种 说不出来的,难以完全截然分开的交汇融合,更有 一

种发自梁氏内心深处的自然天籁不可复制的雍 容优雅.

二,幽默

这是梁实秋散文的神韵.

幽默,曾经为许多文学大家所推崇,所追求, 所经常运用而不知疲倦.但在我看来,真正把幽 默运用得出神入化,并为自己的文章添加成色者, 梁实秋一人而已.在现代散文作家中,论幽默的 才能,梁实秋是一座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惟有杨 绛的《干校六记》似可与之一较高下.梁实秋的幽 默,不同于林语堂的智者的静默的幽默,也不同于 周作人"湛然和蔼,出诸反语"的幽默.梁实秋的 幽默,有他独特的韵味,很少有人能学得来,在隐 藏着智慧的同时,往往表现出从容不迫,不动声色 的气韵风度.

对社会上一些人司空见惯的无伤大雅的小毛 病和人性中的通病,往往轻描淡写地轻轻一点,不 经意间表达了自己好恶对错的评判,而又不直接 出面评论.就在他的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实则暗 含着否定的情感,就像绵里藏针,使读者在细细品 味中感到作者的机智和风趣.梁实秋曾有一回住 医院的经历,他对医院里一些不文明现象,不顾及 他人的现象,耐着性子这样写道:医院"最像旅馆 的一点,便是人声的嘈杂,四号病人快要咽气,这 并不妨碍五号病房的客人的高谈阔论;六号病人 刚吞下两包安眠药,这也不能阻止七号病房里扯 着嗓子喊黄嫂."(《病》)在《男人》中,他对衣冠楚 楚的男人的脏的着墨,似乎带点儿夸张的幽默: "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 肥沃,常常宜于种麦!"这种幽默,有时候又是观察 细微的,传神的,生动的,不动声色的:"两脚既然 如此之脏,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脚上藏垢纳 污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在一

些公共场所,国人很少养成排队的良好习惯,一个

74殷都学刊2006拄

窗口前,哪怕就两三个人,你看吧,准是横着在拥 挤,人再多一点,就挤做一团.梁实秋在《排队》中 这样写道:邮局的窗口前,本来是你一个人先到, 站在那里,这时又来了两个顾客,"说不定一位站 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也许是衣冠楚楚的, 也许是破衣邋遢的,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遇 到人多排队,场面就另是一番景象:"我们排队就 亲热得多,紧迫钉人,惟恐脱节,前面人的胳膊肘 会戳你的肋骨,后面人喷出的热气会轻拂你的脖 梗."这种现象,这种场面,我们又有谁没见过,又 有谁没经历过?只是我们手里没有梁实秋那支 "神笔",我们没有办法把它活现出来;我们胸中没 有梁实秋那么多幽默细胞,我们说出来,写出来, 因为少了梁氏幽默,而致使文章索然无味.你不 佩服不行.这就是本事.

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日常社会交往中会遇 到多少可笑,可恼,可怜,可悲,可鄙,可敬,可珍 惜,难忘怀,值得回忆的情景啊,但许多自称着名 散文家的人,写起这些故事,这些情景,这些场面, 往往语言贫乏,落笔平庸委琐,直白浅陋,索然无 味,很少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梁实秋,在写人们 这些日常交往的琐屑杂碎,不起眼的细微枝节时, 往往挥动如椽巨笔,不遗余力,调动自己幽默风趣 的全部才能,结构编织出惊人的丰采华章,双手捧 到读者的面前.我们来看他对磨不开面子的乡下

主人对付恶客办法的"高招"的着墨:"客人久久不 去,直接驱赶又往往会伤面子,怎么办?"乡间迷 信,恶客盘踞不去时,家人可在门后置一扫帚,用 针频频刺之,客人便会觉得有刺股之痛,坐立不安 而去.此法有人曾经实验,据云无效."(《客》)这 种传说,我们不少人也听说过;这种手段,有类曹 雪芹《红楼梦》第25回里赵姨娘的魔法诅咒纸人. 但在这里,梁实秋的异于曹雪芹之处似乎在于力 举万钧的"据云无效"的四字幽默!在《握手》里, 梁实秋写到了有几种人,若和他握手,会感觉痛 苦,"第一是做大官或自以为做大官者,那只手不 好握.他常常挺着胸膛,伸出一只巨灵之掌,两眼 望青天,等你趁上去握的时候,他的手仍是直僵的 伸着,他并不握,他等着你来握","不是握,是摸." 在这里,作者一再铺张,一再叙写,最后落脚点落 到一个"摸"字,这一"摸",幽默境界全出,很容易 使人联想到相声,小品表演中的"抖包袱",不由你 不摇头苦笑.

梁实秋的散文,可说是经常使用幽默手法,字 里行间无不弥漫着烂漫多姿幽默之花的芳香.有 的篇章,虽则短短只一两千字,梁实秋竟然从开头 起始,直至结尾,一条幽默主线贯之,不使有半点 中断,牵着读者的兴趣这根神经,你没办法不把它 读完,甚至你读完了还想再读.《送行》这一篇就 是这样的文章.当然,这样的篇目实在太多了. 我们来看他的《送行》.他先是说:"在现代人的生 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 礼节之一."接着说人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 为自己送行的人越多越好,"死人出殡,都讲究要

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 不可不壮."又说,"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再 说"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 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 里."接着又说送行者如何在车站的月台上"黑查 查"集成"一堆",然后是被送行的"她"在千呼万唤 中终于出现,最后是车已在蠕动的千钧一发时刻, "我"把大家要送的礼物偏劳送上去,"我抱着一大 堆礼物,我一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 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 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幽默,内容如此丰 富,层次如此绵密,文字如此精彩,同时出现在一 两千字的短文中,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说送行是人们之间的应酬交往的礼节, 可以优裕雍容的来它一番幽默,就是在炸弹噼噼 啪啪乱响的紧急时刻,梁实秋也不忘来一点幽默. 请看他在《北碚旧游》中写到逃日本飞机投炸弹的 一

段仓皇情景,下坡到江边去,"拾级下坡不是易 事,坡陡,天黑,人挤,根本看不见脚底下的石阶, 只能摸索下降.业雅拉着两个孩子,我替她扛着 皮箱,房东太太挽着我的胳膊.我们怕走散,不停 地互相呼唤着,像U魂一般."在这里,"摸索下 降","叫魂一般",既是写实,符合当时情景和心理 的实际状况,又因了语言的文雅风趣,加上民间俚 语的神来运用,给文章增添了恰切的幽默色彩,而 又不露一点故意为之的痕迹.

三,简洁

"删繁就简三春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简洁,

是梁实秋散文的功夫.

早在1928年,梁实秋25岁时,就在《论散文》 中提出:"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理想也不过 是'简单'二字而已."什么是"简单"?他这样解释 说:"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 在这里,梁实秋把"简单"和"完美的状态"划了一 条等号.做出这个结论,是他对于散文艺术进行 过深刻研究了的.他提出这一主张,他整整一生 的散文创作,都倾尽全力实践了这一主张.他的 这一主张和实践,在他笔下独放异彩,达到了"绚

第4期高自双:论梁实秋散文艺术75

烂之极趋于平淡"的理想境界.

读书人耳熟能详,流动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血脉中的许多散文名篇,无论是先秦诸子散文,唐 宋八大家散文,还是现代散文名家的名篇,无不以 简洁胜.梁实秋继承了我国古代散文简洁的传 统,力避太多枝节,太繁冗,太生硬,太粗陋,提出 了"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 他在《作文的三个阶段》里说:"不成熟的思想,不 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 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芟除枝 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 简单而有力量."梁实秋自己确实做到了"割爱". 单从篇幅上看,《雅舍小品)334篇作品,短的千把 字,长的一千多字,没有一篇超过两千字的.他的 别的散文集的作品,大体上也是这样的篇幅,只有 《槐园梦忆》,《清华八年》等仅有的几篇例外.但 须知《槐园梦忆》是梁实秋对于相识相知相伴54

年的夫人程季淑一生的深情回忆,岁久事繁情深 意长,篇幅稍长一点也是情理至当.尽管如此, 《槐园梦忆》也不过薄薄的一个小册子而已,仍然 不失梁氏行文简洁精当本色.再从行文上看,虽 然是典型规范的白话,但他往往喜欢使用简短精 练平易的语句.他的《雅舍》这篇散文1550字,加 上题目也不过1552字,全篇就使用了220个句子 (不单指句号,也包括表示停顿的逗号),平均每个 句子仅7个字.

梁实秋在《文学讲话》中讲到散文时说:"文章 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 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要做 到"深","远","高",还要做到"不要长",这可不是 一

件容易的事.这就要看散文家的功夫了.陈柱 在《中国散文史》中说:"吾尝以谓文字者语言之符 号也.然语言随口而出,难以急亟雕修;文字笔之 于书,可以从容润色.言语不畏详繁,文字宜求简 要."一切有定评的经典的散文语言,绝没有多余 的文字.任何文字的赘疣,都会立刻露出散文家 艺术概括力的衰弱欠缺.古今中外的散文大家. 无不以简洁作为衡量语言表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 的标准.正好比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美 女所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也 就是梁实秋主张的:"散文的美,美在适当."要简 洁,不要长,梁实秋自己做到了.他所采取的手 段,大体看来,突出的有这么几种:

是点到为止,留有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

穷.女性朋友是梁实秋人生中的一道风景.她们 身上有他所欣赏的女性美的素质,其中美丽活泼 的俞珊,最使梁实秋难忘.俞珊出身名门望族,祖 母是曾国藩的孙女,祖父曾任江南水师学堂督办. 鲁迅在这个学堂读书时,受过他的教导.俞珊出 生于日本,喜欢戏剧,后来成为中国话剧界明星, 而且因为她美丽出众,曾有"南国佳人"的美誉. 据韩菁清说,在梁实秋的晚年,他在睡梦中还经常 喊俞珊的名字.可见梁实秋对俞珊情感有多深.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情书中曾提到梁实秋和俞珊之 间的一些瓜葛,在青岛大学期间,还闹起不小的风 波.事过境迁之后,我们无从知道梁实秋与俞珊 之间的交往情况,但也许正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 "男女之间关系诡秘复杂,非局外人所易晓."梁实 秋在《忆青岛》中写道:"在一个隆冬里,我有一回 偕友在汇泉闲步,在沙滩上走着走着累了,便倒在 沙上晒太阳,和风吹着我们的脸.整个沙滩属于 我们,没有旁人,最后来了一个老人向我们兜售他 举着的冰糖葫芦.我们在近处一家餐厅用膳,还 喝了两杯古拉索(柑香酒).尽一日之欢,永不能 忘."从这段文字里的"冰糖葫芦","柑香酒"等饮 食记述,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梁实秋这"一回偕友" 的"友"肯定就是俞珊,但基本可以判断是一女性, 而且不是一般的女友."整个沙滩属于我们,没有 旁人","尽一日之欢,永不能忘"等字眼的后面,隐 藏着多么神秘的"非局外人所易晓"的隐情啊!但 这种神秘的隐情,梁实秋只是点到为止,给人留下 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给文章增添了 难以言传的神秘的艺术美感.'

二是言中有物,少说废话,有成色,有美味. 梁实秋写过一篇《萝卜汤的启示》,是说抗战时期 在重庆吃过一位朋友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饭后 众口叫绝.大家讨论探询秘诀,最后得出的结论 是:"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梁实秋由此 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发了一通议论,他说:"文章 而掷地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 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少说 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 道理."

通观梁实秋的散文,尽管篇幅简短,选取的题 目又小,诸如谦让,衣裳,握手,送行,理发,送礼, 拜年,放风筝,洗澡,请客,排队,搬家,喝茶,吸烟, 照相,点名,等等,写日常人生,社会世相,写身边 琐事,写礼尚往来,写习惯习俗,无不摇曳多姿,引 人人胜.其手段往往是虽然涉及面很广,旁征博 引,触类旁通,正所谓"多放排骨";但他在篇幅上 又力求浓缩,删芟枝蔓,绝不容忍多余的文字,正 所谓"少加萝卜,少加水".他在行文上往往就日

76殷都学刊2006正

常人生问题信手拈来,娓娓而谈,但又不求华绮, 不施脂粉,本色天然,不谈深奥理论,只说平常道 理,有如市井闲谈,常常当止则止.即使是哪怕再 多有趣的情节,典故,事件,只要与文章主题无关 或关系不太密切,他也常常作为"废话"忍疼"割 爱".梁实秋懂得"割爱",得益于他在清华读书时 的一位国文老师徐先生.徐先生对梁实秋"软爬 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作文"用大墨杠子大勾大

抹".梁实秋晚年还说,"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 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 骨","以后我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知道一 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 教诲".梁实秋学贯中西,学识渊博,但为节省篇 幅计,他从不掉书袋子,力避酸腐,总是拣择运用 人们较为眼熟的材料,适可而止.他见多识广,视 野开阔,下笔成文,往往惜墨如金,叙事状物,尽显 天才,总是用最少的文字,囊括含盖最大容量的内 容.

三是拣择最具表现力的细节.刘勰《文心雕 龙》指出:"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散文吸引 人不易,打动人不易,读后使人难忘更不易.散文 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展开情节的叙述,散文篇幅有 限,怎样在有限的篇幅里写人叙事,同时又生动有 趣,没有一定的技巧和相当的艺术造诣是很难办 到的.梁实秋办到了,而且办得还很漂亮.梁氏 之秘诀在于善于拣择最具表现力的细节.《想我 的母亲》,是梁实秋晚年的作品,要写母亲,可以说 作者有许多话许多事要写,但作者独出心裁,其中 选取的是小时侯作者冬天睡觉时母亲给自己耳朵 后面掖被窝的一个细节.真可谓一字千金,母亲 对孩子的爱一下子就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了.《记 张自忠将军》里,作者拣取在快活铺抗日前线看到 张自忠将军司令部茅茨土屋寝室大冬天"床上放 着薄薄的条棉被",将军的简朴折射的是将军誓 为民族和国家流尽热血的忠诚.《记梁任公先生 的一次演讲》,通篇不过1200字,就在这小得不能 再小的篇幅里,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近代中国叱咤

风云人物梁启超的风神气质,学问风采."在一个 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 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 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 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文章抓取梁启超走 进大教堂时的仪表神态,可谓字字传神而又富于 个性.接着写他走上讲台,打开讲稿,"眼睛向下 面一扫",谦逊而又自负的开场白:"'启超没有什 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 是也有一点喽!"'这眼睛的向下面一扫,向上一 翻,轻轻点一下头,三个细小动作,透露出的是大 师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真才子自风流的自信,自 负,谦逊,亲切的神韵.文中写到梁任公的感情举 止随着演讲内容的变化而激烈起伏变化,讲到紧 张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有时叹息","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掏出手巾拭泪","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演讲结束,"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梁实秋就 是紧紧抓住和精心拣择梁启超演讲过程中最具典 型意义的神态举止,运用极其简洁的白描手法写 出,遂使一代倾国倾城巨匠大师的风采跃然纸上, 读后令人唏嘘感叹,崇敬和神往.

梁实秋在《中国语文的三个阶层》中说过:"文 学的语文之造诣,有赖于学力,亦有赖于天才." 这话用到梁实秋自己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梁实 秋散文艺术的出色成绩,既有赖于他过人的学力, 同时也一样有赖于他的散文创作天才. [参考文献]

[1]陈柱.中国散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刘聪.梁实秋的女性世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o03.

[3]徐静波.梁实秋散文选集[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8.

[4]陈漱渝.雅舍小品现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89.

[5]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OntheArtofLiangShiqiu'SProse

GAOZi.shuang

(ItenanBroadcastingandTelevisionCollege,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LiangShiqiu'sprosesarethetreasuresofChinesenationalliteratureart.Theartofthe

seprosesisre.

markableandtheparticularcharacteristicsareelegance,humorandconciseness. Keywords:LiangShiqiu;theartofprose;characteristics

范文五:梁实秋散文之散步

梁实秋散文之散步

... 《琅王寰记》云: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好像是散步限于饭后,仅是老人行之,而且盛于古时。现代的我,年纪不大,清晨起来盥洗完毕便提起手杖出门去散步。这好像是不合古法,但我已行之有年,而且同好甚多,不只我一人。 清晨走到空旷处,看东方既白,远山如黛,空气里没有太多的尘埃炊烟混杂在内,可以放心地尽量地深呼吸,这便是一天中难得的享受。据估计:目前一般都市的空气中,灰尘和烟煤的每周降量,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为五吨,在人烟稠密或工厂林立的地区,有的竟达二十吨之多。养鱼的都知道要经常为鱼换水,关在城市里的人真是如在火宅,难道还不在每天清早从软暖习气中挣脱出来,服几口清凉散? 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一切只要随缘。我从前沿着淡水河边,走到萤桥,现在顺着一条马路,走到土桥,天天如是,仍然觉得目不暇给。朝露未干时,有蚯蚓,大蜗牛,在路边蠕动,没有人伤害它们,在这时候这些小小的生物可以和我们和平共处。也常见有被碾毙的田鸡野鼠横尸路上,令人怵目惊心,想到生死无常,河边蹲踞着三三两两浣衣女,态度并不轻闲,她们的背上兜着垂头瞌睡的小孩子。田畦间伫立着几个庄稼汉,大概是刚拔完萝卜摘过菜。是农家苦,还是农家乐,不大好说。就是从巷弄里面穿行,无意中听到人家里的喁喁絮语,有时也能令人忍俊不住。 六朝人喜欢服五石散,

服下去之后五内如焚,浑身发热,必须散步以资宣泄。到唐朝时犹有这种风气。无稹诗行药步墙阴,陆龟蒙诗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所谓行药,就是服药后的散步。这种散步,我想是不舒服的。肚里面有丹砂雄黄白矾之类的东西作怪,必须脚步加快,步出一身大汗,方得畅快。我所谓的散步不这样的紧张,遇到天寒风大,可以缩颈急行,否则亦不妨迈方步,缓缓而行。培根有言:散步利胃。我的胃口已经太好,不可再利,所以我从不跄踉地趱路。六朝人所谓风神萧散,望之如神仙中人,一定不是在行药时的写照。 散步时总得携带一根手杖,手里才觉得不闲得慌。山水画里的人物,凡是跋山涉水的总免不了要有一根邛杖,否则好像是摆不稳当似的。王维诗:策杖村西日斜。村东日出时也是一样的需要策杖。一杖在手,无需舞动,拖曳就可以了。我的一根手杖,因为在地面磨擦的关系,已较当初短了寸余。手杖有时亦可作为武器,聊备不时之需,因为在街上散步者不仅是人,还有狗。 不是夹着尾巴的丧家之狗,也不是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生土长的狗,而是那种雄赳赳的横眉竖眼张口伸舌的巨獒,气咻咻地迎面而来,后面还跟着骑脚踏车的扈从,这时节我只得一面退避三舍,一面加力握紧我手里的竹杖。那狗脖子上挂着牌子,当然是纳过税的,还可能是系出名门,自然也有权利出来散步。还好,此外尚未遇见过别的什么猛兽。唐慈藏大师独静行禅,不避虎兕,我只有自惭定力不够。 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在

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事实上街道上也不是绝对的阒无一人,策杖而行的不只我一个,而且经常的有很熟的面孔准时准地地出现,还有三五成群的小姑娘,老远的就送来木屐声。天长日久,面孔都熟了,但是谁也不理谁。在外国的小都市,你清早出门,一路上打扫台阶的老太婆总要对你搭讪一两句话,要是在郊外山上,任何人都要彼此脱帽招呼。他们不嫌多事。我有时候发现,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忽然不见他在街道散步了,第二天也不见,第三天也不见,我真不敢猜想他是到哪里去了。 太阳一出山,把人影照得好长,这时候就该往回走。再晚一点便要看到穿蓝条睡衣睡裤的女人们在街上或是河沟里倒拉圾,或者是捧出红泥小火炉在路边呼呼地扇起来,弄得烟气腾腾。尤其是,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工具也要像是猛虎出柙一般地露面了,行人总以回避为宜。所以,散步一定要在清晨,白居易诗: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要知道白居易住的地方是伊阙,是香山,和我们住的地方不一样。

上一篇:梁实秋散文《退休》

下一篇:梁实秋散文之老年

相关新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梁实秋:雪|梁实秋散文

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