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

  • 作者: 逗逼是猴子请来的吗
  • 来源: 数月亮
  • 2019-05-27

作文一:《林清玄散文林清玄》1900字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

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形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

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

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的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

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望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

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

1 / 4

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

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

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

老人如约的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捡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的把它种在花盆里。

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

2 / 4

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的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

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的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的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的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 2.心 的 影 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头偕老。

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

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左脚或右脚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

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烧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

3 / 4

我相信人与人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

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人的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这些相信与不相信~是缘于我知道一切命运风水只是心的影子~一切际遇起落也只是心的影子。心水如果澄澈~什么山水花树在上面都是美丽的;心水如果污浊~再美丽的花照在上面也只是污秽的东西。

佛经里说:“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不能灭的定业~谁能灭呢?只有靠自已。《金刚经》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道见如来。”什么才能见如来呢?心才能见如来~所以应先求自己的心。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4 / 4

作文二:《林清玄散文》1800字

一段若有所思的

———“如今是这样的时代,读得太多而没有时间欣赏,尔德当年这么感叹着。而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我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空灵秀美的笔致,更欣赏他清澈如水的间渗透着对人生、的过程,也是我们心灵被引领的过程。我们总是被他那流畅而绵密的文字引向他独特的情怀,被他那朴实而生动的文字中流露出的哲理所浸染,同时我们也总是很自然地被引领着走向自我的内心深处。

读《幸福的开关》也是如此,那是怎样的一段温暖而感动的旅程。

作者孩童时期对汽水充满了“特别奇妙的向往”,因为那时“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所以当他看到别的小孩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时候,竟然“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

—这是一个把喝汽水喝到呕气当作能喝汽水喝到呕气?”我们读到这里不禁宛尔——

人生最大幸福的孩子,内心描写天真稚气而又真实;当作者写到他为了喝汽水而误喝煤油差一点丧命时,笔调虽然依然轻松幽默,但已经隐隐让我们为之鼻酸;而文中最精彩的篇章,便是作者用那细腻的笔触描写他躲在臭气冲天的茅房里喝汽水的一幕,“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的,接着,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

—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

来,‘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然后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读到这里,也许许多读者也是“百感交集”,和作者一样“了。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曾真正开始。———纽曼

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读者来说,或许无法理解作者对汽水那种狂热,但这并不从而深深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震撼于文章中的近乎参禅悟道般的哲理——

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

因为作者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来看世界。他将生命中这些对美好瞬间的渴望和珍爱,不期而遇的欢愉,还有淡淡的惋惜构成了一种又苦又美的心境,而且将它升华为含蓄隽永的人生思索,从而达到至臻的精美,自然使我们读者产生愉悦的感应,内心深处的琴弦被轻轻地拨动。

有时我也想,谁在自己心灵池塘中没有产生种种情绪的波澜和稍纵即逝的感动的涟漪呢?但我们却没有用文字将它们永恒固定下来。久而久之,我们便“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普希金语)了,从而离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愈来愈遥远。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这种感悟还不够深刻和博大。而我恰恰认为,写作的意义就是发现自我,写作是把自己的个性的灵光投射到世间万物上,然后再一点点收回到自己的文字里。无论是深是浅,真实而饱含自我思考的文章都是最有生命力和最有个性的。

我想,为文如此,为人也亦如此。

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很恨进茅房的,卫生问题通常是就地解决,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惟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里灌,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的,我把第二瓶汽水灌进腹中。

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开茅房的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在茅房喝汽水的时候,我忘记了茅房的臭味,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上最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年叹息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亭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那每一粒米都充

幸福的香气。

有时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而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作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人人都一、(共’分,每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经过上世纪+,年代以来的我国文艺学范式由社会历史批评等外部批评向文学本体的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已成为我国文艺学界的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作文三:《林清玄散文》8100字

林清玄散文

篇一:林清玄散文精选

林清玄散文精选

前世与今生

有一个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说他常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前世,他问我:“前世真的存在吗,”

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

我告诉他:“我可以确定的是,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他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掌握今天吧~”

前世或来生看起来遥远而深奥,但我总是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很好的领悟力,就能找到一些过去与未来的消息。

就好像,我们如果愿意承认自己的坏习惯与坏思想,就会发现自己在过去是走了多么偏斜的道路。我们如果愿意去测量,去描绘心灵的地图,也会发现心灵的力量推动我们的未来。

因此,一个人只要很努力,就可以预见未来的路,但再大的努力也无法回到过去。 所以,正真值得关心的是现在。

我对那时常做前世梦 的朋友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前世的梦,还不如活在真实的眼前。”真的,世人很少对今生有恳切的了解,却妄图去了解前世,世人也多不肯依赖眼前的真我,却花许多时

间寄托于来世,想来令人遗憾。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 我开玩笑的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妇人听了展颜而笑。

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唯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爬。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篇二:林清玄散文《佛鼓》阅读

林清玄散文《佛鼓》阅读

佛鼓

林清玄

1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2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3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濛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4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5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

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6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7然后钟声响了。

8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者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9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10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  11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

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12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唤醒。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13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地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

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

14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视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  15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细语,配着那鼓声。

(取材于林清玄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第段描写菩提树,并非只是一般的写景,它象征一种静默而坚强的精神,历经寒冬,守候春天,在沉默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B.本文描写女尼击鼓时,以她那“小小的身影”“细致的手掌”与佛鼓形成“不成比例”的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了此时心灵的震

撼。

C.在文中多次出色地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比如用鸟低哑的叫声来衬托了出家人的身心清净,用极轻的醒板声衬托清晨的宁静。

D.虽然细致记述了听佛鼓的过程,赞美了佛鼓的丰富意蕴,但都是为了突出晨钟给自己留下的更深刻的印象和拂之不去的影响。

E.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晨景,听醒板,听钟声,听佛鼓,每次内容的转换都衔接自然,文章最后以燕子细语作结,意味深长。

18(结合具体文意,说说你对下列两句中加点的“雄辩”和“感觉”的理解。(6分)  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

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

19.本文题目为《佛鼓》,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静谧肃穆”的晨景图。请谈谈这样写的用意。(6分)

20.本文第13段画线的“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一句,写的是怎样一种境界,请联系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2分)

17(C、D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4分。选错不倒扣分。简析:C(“鸟低哑的叫声”衬托的是“清晨的宁静”,“极轻的醒板声”衬托“出家人的身心清净”。D(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佛鼓”。

18((6分)答案示例:

“雄辩”,这里用拟人的笔法,突出了清晨的“凤凰花”明亮、艳丽、吵闹的张扬旺盛的生命力。

“感觉”,是指钟声净化了人的心灵,使人有了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评分标准】两个词的解释各占3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19((6分)答案示例:

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在写“佛鼓”之前先描写了美丽的“晨景”;为下文写“佛鼓”蓄势。晨景以静谧为特征,突出佛寺环境优雅而安宁的宗教氛围,为下文描写“佛钟”“佛鼓”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用衬托的手法,以环境之美衬托佛寺之美,以清晨之静衬托钟鼓之动,从而突出了佛鼓丰富的内蕴。

【评分标准】:说出铺垫、衬托,2分。结合晨景静谧的特点分别作出简析,4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20((12分)答案示例:

(1)境界: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默境界,一种沉浸其中不必用语言表达而心灵已被感染(或有所领悟之类)的境界。

(2)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时,静静地沉浸其中感悟它的魅力甚

篇三:浅谈林清玄散文中的佛教思想

200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林清玄散文中的佛教思想探微

21世纪,科技越发统治着人类,人们情绪迷茫,生活被简化为尽快的赚.钱和尽快的花钱。沉思成为奢侈,回味变成浪费。生活节奏加快了,然而却没有了生活,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却感到年华虚度,心灵的原野一片荒芜。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精神疲惫,要发狂,变态极端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心日益浮躁,情感日益冷漠。

而佛教正是教人幸福美满的宗教,佛教的目的就是避免我们发狂、医治人们受到损伤,使我们内心深处固有的一切创造性和善良性的本能自然释放出来。让我们得到情感的舒展,给我们的心灵一个宁静的归宿,让我们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心、宽恕、协和。

而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浓重佛教文化情愫的作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将佛学智慧溶入文学创作而自成风格,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那佛学与林清玄有着怎样的因缘,他的散文中有着怎样的特点,林清玄现象能给我国当代的文学创作什么样的启示,本文拟剖析林清玄散文之独特魅力,以期有新的理论发展。

一、 林清玄与佛教文化

(一)家庭影响

童年的林清玄生长在一个宗教信仰气氛极为浓厚的家庭里,父亲以上三代,对寺庙事务都非常热心。他的父亲林后发是一家“如

来佛祖坛”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从小,林清玄便经常随着父亲四处去参拜。他们家中也有个专门的房间摆供桌,供奉着神像,早晚都点着香。大年初一起床后,全家第一件事,就是环游着全镇的寺庙一一去上香礼拜,凡是遇到妈祖生日、观音生日,盛大的集会游行,全镇的人都一齐丢下工作,集合起来,全心全意投入一场宗教式的喧腾中。这种浓厚的民间信仰,使得林清玄从小在许许多多的庙中,“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怀”,学生时代的林清玄,“常常并没有特别的理由,也没有朝山进香的准备,就信步走进后山的庙里,在那里独坐一个下午,回来的时候就像改换了一个人,

共 11 页  第 1 页

彭友蕾:林清玄散文中的佛教思想探微

有快乐也沉潜了,有悲伤也平静了。”

(二)文人折射 ?

林清玄对佛学的兴趣和爱好,除了家庭的潜移默化之外,也受到了其他文人的影响。“五四”现代散文作家中,有不少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佛教文化,既有新文学的开山祖师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也有在二十年代已经成名的郁达夫、许地山、废言、宗白华、丰子恺、夏丐尊等。?其中,许地山与丰子恺散文的独具魅力,是与佛教哲学有脱不开的深层关系的。

林清玄在少年时代,读了许多二、三十年代的作品,这些书给了他很深的感动。林氏后来从事佛教的创作,自然不能摆脱二三

十年代与佛学有关的文界奇才的影响。林清玄说他自己的写作深受丰子恺先生的影响,注意朴素深刻与慈悲的胸怀。但同时他又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他“更重视美好的情境”,与“五四”时期的丰子恺、许地山等人流露于作品中的悲观、厌世、追求彼岸解脱的佛学思想迥然不同。

(三)佛缘——两次与佛有关的人生转变

1、失恋自杀未遂。

相恋5年的初恋情人向林清玄提出了分手,几天后,他的头发和眉毛都急得掉光了,他选择了一个很唯美的寻死计划,他来到花莲海边,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但他发现海边最美的亭子里有个和尚在念佛,于是他想两小时后再来壮烈优美地自杀。不料两小时后,他发现亭子里又换了几位和尚。一天下(转载自:.hnBoXu. 博 旭范文 网:林清玄散文)来,他认识了几位和尚,却自杀未遂。他找和尚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常有人自杀,和尚们便自愿来值班,不再想自杀的人很多便当了和尚。“怪不得这里有这么年轻的和和尚。”林清玄发现这个秘密后很高兴,“我不想出家,于是又回到了台北的家。”

2、而立之年,转向佛法。

林清玄31岁那年,“尽管已是报社一级主管,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但我总感到空虚感受在困扰我,觉得最好的东西没有写出来,这时我看到了印度的《奥? 林清玄:《林清玄文集〃青山元不动》,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65页

? 谭桂林:《佛学与中国现代作家》,人文杂志1993年第4期第15页

?? 朱晓华《生命的大美》,中国文化报2000年12月1日

共 11 页  第 2 页 ??

200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义书》,里面有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接下来的日子,林清玄每天都生活在矛盾的思考里,三个月后,他终于作出了抉择——辞职。林清玄转向佛法,寻求解脱现代人心灵痛苦的真谛,并把“法喜”以生花的妙笔写出来和世人分享。

(四)佛教居士

1985年初,林清玄正式成为佛教徒,背依阳明山,隐居了两年,潜泳于浩大的佛教经典中,然而,“他决不是一个佛教徒,他强烈的入世精神使他无法斩断情网,清净六根,热爱乡土关怀社会之情时时溢于笔端。”?从此,林清玄将佛教的智慧潜移默化,融于他的气息和血脉,成为他观照世界万物和人生世相的凭藉和指南,而他的散文创作也进入另一番境界。

二、 林清玄禅思散文的思想内容

林清玄正式成为佛教徒后,便开始把佛教思想融入文学创作,用文学的语言去宣扬佛经、佛教观念。正如楼肇明先生指出:“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

智慧与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到散文艺术中来了。”?佛学情怀的浸润使得林清玄的散文在散文丛林中独具一格,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禅思散文”系列作品。而他的“禅思散文”作品集在台湾新书排行榜上,连续七年榜上有名。林清玄把他的“禅思散文”作品获得的成功,归为佛学智慧所赐。

禅法或称禅定,是指佛教修行坐禅中住心于一境冥思妙理。禅定与持戒、布施、忍辱、精进、觉悟合称“六度”,是成佛的基本功夫,又是“戒、定、慧”三学中的重要过渡环节。林清玄作为佛教徒,他吃素、诵经、拜佛,但他说:“我希望自己在心里出离心,但仍然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说,我不要失去我的人间性。”? “我所信奉的佛法,并不是为了要切断我们的生命体验,或斩断我们与生活的关系而存在。相反的,我所信奉的佛法,是为了加深我们生命的体验,使? 徐学:《心如明镜台——林清玄散文漫论》,台湾文学选刊1990年第5期第32页 ? 楼肇明:《书写文化和被文化书写》,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 [台]郭乃彰:《林清玄拈花菩提〃清泉初唱——访林清玄“现代佛教徒形象”》,作家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共 11 页  第 3 页

彭友蕾:林清玄散文中的佛教思想探微

我们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和谐与圆满。”(《有情菩提自序》)这说明,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注重现实人生,用佛教的思想去观察、感受、表现人生,这就是他的“禅思散文”,其特质,可以概括为

是佛学的,又是人间的 ;既充满宗教色彩,又不无文学情趣,既有论说性,又富有抒情性;既继承了丰厚的文化传媒,又具备现代性的内涵。面对现代社会的现实,“禅思散文”常常介入,加以分析和评说,加以反思和褒贬,因而具有现代性的内涵。

林清玄禅思散文的思想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人间美好一面的赞美。

佛教作为宗教形式,毫无疑问有避世出世、超脱红尘、“往生极乐”的思想倾向。但林清玄认为:往生净土的理想不能理解成“隔离人间”、“背弃人间”,人应该在人间修行,“红尘里就有菩提”,所以,对人间的美好的一面,他的“禅思散文”就总是加以渲染、加以赞颂、加以佛学意义上的升华;也因“我佛有慈悲之心”生出无限爱意,所以他赞美博爱——博爱的精神、博爱的行为、博爱的人。他的博爱宣言是:“人不要怕爱,爱固然使我们系缚,使我们燃烧,是我们烦恼,但同样是爱,也坚固我们,成就我们,超越我们,使我们走向菩提的道路。”

他赞美人间的亲情,称母爱是“我们心灵永久的护岸”(《心灵的护案》),怀念父亲对自己特殊形式的关怀(《期待父亲的爱》)。他赞美童心:“小孩子纯真,没有偏见,没有知识,也不判断,他只有本然的样子,或者在小孩子清晰的眼中,我们会感觉那就像宇宙的某一株花、某一片叶子,他们的眼泪就是清晨叶片上的一滴露珠。”(《姑婆叶随想》)

孩子是经常出现在他文中的形象,作者从孩子身上发现了许多

纯真而美好的品质。他甚至说:“孩子就是我的禅师,他是为了教育和启发我而投生做我的孩子。”他以孩子的言行来禅悟,这使我想到了李贽的《童心说》,想到了丰子恺的随笔与漫画。

林清玄还赞美纯朴的生活,如《清欢》中所说:“当一个人可以品位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觉比提鸟笼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共 11 页  第 4 页

200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二)对现实弊端的反思。

前文提到,林清玄受到了“五四”时期的丰子恺、许地山等人影响,但是与他们不同,林清玄毕竟是生活在当代的人,他散文中的佛教思想更多的带有“人间佛教”的肯定现世的乐观色彩。对现实弊端的反思也就是“人间性”的突出表现。

环境污染、金钱挂帅、生活放纵、性情暴戾这些现代生活、现代人的丑陋的一端,林清玄都投以关切。作为佛教徒的他满怀忧虑和悲切,却又带着宽容和期盼,带着“普度众生”的宏愿,“祈望着众生都能在世间觉悟,都能在生活中的得到智慧,都能化烦恼为菩提”“能多一点点醒转,少一点点迷梦”。(《凤眼菩提自序》)

林清玄获中华文学奖首奖的作品《黄昏菩提》,写到了“城市某些令人忧心的品质”,作者所目睹的车祸、吵架、骚动的黄昏街景,对“惊疑、焦虑、匆忙、混乱”以及“无知”的都市人充满感慨,但在最后结尾时,作者又“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而“最大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无助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源。”

(三)对自然的感悟。

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彩虹白云、细雨微风、高山流水、花鸟虫鱼,都让林清玄有所感悟。他在《清凉菩提自序》中写道:“只看着菅芒花那样简单地生活着,我就充满了感动,生活里事实上充满了这样的感动,一片掉落的枯叶脉络,一颗被溪水冲圆的卵石纹理,一轮偶然从乌云中破出的孤月,一株被踩扁又挣扎站起来的小草,一片刚刚飘落拾起来还带着香气的花瓣??,但愿每天都有一些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悟,它们随着风飘进我的心窗??”从自然中感悟出哲理,禅理,以禅的眼光去观察自然、表现自然,这使得林清玄的散文对自然的描写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禅趣,有点类似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

三、林清玄禅思散文的艺术特点

(一)化佛教思想为独特的生命体验。

在林清玄的十部“菩提系列”禅思散文中,大量引用了佛家词

汇、佛教的典

共 11 页  第 5 页

作文四:《林清玄散文》13100字

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书名】林清玄散文集

【作者】桃子

【类别】名著

【状态】连载

【来源】我爱读书网

【更新】2009-08-04已更新至20章

【本册章节】第1-20章

【简介】作家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

---开始阅读---

[1]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

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

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

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

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

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

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

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

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2]海上的消息

在渔港的公园遇见一位老人,一边下棋,一边戴耳机随身听,使我感到好奇。

与老人对奕的另一位老人告诉我,那老人正在收听海上的消息,了解风浪几级、阵

风几级、风向如何等等,因为老人的儿孙正在远方的海上捕鱼;而在更远的地方,一个

台风正在形成。

看着老人专注听风浪的神情,我深深地感动了,想想父母对待儿女,虽然儿女像风

筝远扬了,父母的心总还绑在线上,在风中摇荡。

从前,我听收音机不小心收到渔业气象,总是立刻转台,不觉得那有什么意义,现

在才知道光是风浪几级,里面也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离开老人的渔港很多年了,这些年偶尔路过渔港,就会浮起老人的脸;偶尔收听到

渔业气象,我会静心地听,想起老人那专注,充满关怀与爱的神情。

我多么想把老人的脸容与神情描写给人知道,可惜的是,充满爱的脸是文字所难以

形容的。爱,只能体会,难以描绘。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3]与父亲的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

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

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

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

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

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

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4]故乡的水土

第一次出国,妈妈帮我整行李,在行李整得差不多的时候,她突然拿出一个透明的

小瓶子,里面装着黑色的东西。

“把这个带在行李箱里,保佑旅行平安。”妈妈说。

“这是什么密件,”

妈妈说:“这是我们门口庭抓的泥土和家里的水。你没听说旅行如果会生病,就是

因为水士不服,带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就不会水土不服了。”

妈妈还告诉我,这是我们闽南人的传统,祖先从唐山过台湾时,人人都带着一些故

乡的泥土,一点随身携带、一点放在祖厅、一点撒在田里,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

人在蛮荒之地,垦出富庶之乡。

此后,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

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

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

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

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

我。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5]不孝的孩子

在机场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告诉我要搬去大陆定居了。

“为什么呢,”

秤说,他在台湾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本来都很好的,自从他找到大陆的儿子之

后,就变得非常不孝。

“为什么呢,”

“因为,担心大陆的儿子也来抢我的遗产嘛~其实我还没有死,哪里有遗产呢~”

看到老先生蹒跚上飞机,我想到,难道我们长大成人,还只想到向父母要什么,没

想到能给老人家什么吗,

再想到大陆的儿子是台湾儿女的大哥,就是父亲的财产分一份给他又怎么样,何况

父亲还没有死,财产还不知道怎么分呢~

那为自己儿女不孝而哀叹的老人告诉我:“有时候想想,既然这么不孝,连一毛钱

也不要留给他们。”然后他苦笑着说:“我也不会真的那样做,总是自己的孩子嘛~”

他避居大陆,只是希望避免台湾的子女每次看他就生起一次怨恨。

唉~我多么希望这世间的子女都能体贴父母的心呀~

[6]与太阳赛跑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

道从山谷升起。

“我要和太阳赛跑,要在太阳没有下山以前跑回家。”我心里有一个声音说。

然后,我拔足狂奔,一刻也不停歇地跑回老家的三合院。我站在大厅的红门外时,

夕阳还露出最后的一角,迷离的光影映着红门上的狮头钢扣。

我安静地站在厅前,看夕阳一分一分地沉到山的背面,心里涨满了感动,跑进厨房

对正在生火炊饭的母亲说:“我跑赢太阳了,我跑赢太阳了。”

接下来,我的小学时代几乎都是在与太阳赛跑,在夕阳未落前返家,欣赏着蕉园上

那绝美的落日。我对生命的美感就是从那时有的,我觉得如果不比时间跑快一步,就没

有空间、也没有心情享受落日的美景了。

只是,生命的悲情是,我们自以为比时间快一步,但岁月也很快地被时光掩埋。

对人生高远的目标,虽然我们也曾像与太阳赛跑时一样地奔赴前程,有时站在红门

前微笑,以为赢过了什么,但夕阳总是在我们微笑时,依然沉落。

当然,如果我们悲哭,它还是要沉落的。

因此,任何的奔赴与企求都带着一些虚妄的本质吧~还不如回到这当前的一刻,以

全身心投注于每一个变化之中,在因缘的变化中顺应、无憾、欢喜。

到了四十岁,可能说不出“我跑赢太阳了”这样有豪情的话。

但是,每天我起床的时候,对着镜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的影像说:“晦~让我

们今天来为生命创造一点什么吧~”

每天,都含着笑意,来与宇宙时空的无情、与岁月生命的多变,共同运转,那么在

大化中,也会有江上明月,山间清风,岸边垂柳那样的美景,不断地映现。

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拍档,不要与烦恼的自己同住。

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穿过泥泞的田路,看着远处的光明。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7]活珍珠

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

摊子上摆一个木桶,桶中有水,水里都是珍珠贝,每个珍珠贝卖七元美金,由观光

客自己挑选。

珍珠贝选好后,小贩把珍珠贝挖开,当场摸出一粒珍珠,就好像开奖一样,运气好

的摸到很大的珍珠,旁边的人就会热烈地鼓掌。

小贩说,这些珍珠都是同一时间种在海里的,但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圆,

有的歪歪扭扭,连种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由于挖活珍珠贝实在很残忍,我很快就离开了,想到那种在珍珠贝里的砂石会长出

不同的珍珠,在人间的生活也是一样,同样受伤与挫折,总有一些人能长出最美、最大

的珍珠。

人也要像珍珠贝一样,养成重塑伤口的本事,转化生命的创伤,使它变成美丽的珍

珠。

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包容,就能焕发晶莹的光彩;不能转移,就加速了死

亡的脚步。

[8]戏与梦

一位在电影上都演出完美爱情的女明星,现实生活的感情却一再遭到挫败。

当她接受记者的访问时,感慨地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设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

和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

本,没有彩排,也没有NG,一旦演坏了,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

因此,她说:“演别人容易,做自已难。”

读了这个报道,我的感触很深,大凡世事皆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站在岸

边时容易客观,身陷洪流时就会迷乱了,在现实社会,我们可能看到心理学家比一般人

有更多的心理情结;专门为人解答婚姻爱情的人,自己的爱情婚姻可能一塌糊涂。

由于真实人生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所以要紧的是活在眼前,让每一个

眼前都活在最好的状况,承担此刻的责任,那么结局即使不能完美,过程也没有遗憾了。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

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

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

来。

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9]苦瓜变甜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

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

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

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

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

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

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

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

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10]危险与感谢

堵车堵了好久,好不容易才走到前方路口,原来是发生车祸了,一辆倒在地上的摩

托车,一辆车头凹陷的小货车,还有一辆警车,几个警察。

最令人心凉的是呈T字的两个人,以白布覆盖着,地上的血迹已经凝结成为黑色,

不用说,那盖在白布里的两个人已经死了。

我想着,这相载的两个人,可能是一对年轻人,也可能是一对恋人,在今天清晨,

他们才兴高采烈地出门,却永远回不去了,他们的父母亲人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接到他们

的死讯。

这样想着,使我因悲哀而感到心酸,类似这样的画面,在“这个城市却每天都在发

生。现代人不断地发展更快的交通工具,也不断地制造更高度的危险,使城市变成危险

的城市,使社会变成危险的社会,使时代变成危险的时代。”

只要一走出门,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危险之中。

在如此危险的城市,社会、时代,我们每一天的活着都是奇迹,我们应该感谢这个

奇迹,在内心维持和平、宁静与喜悦。

当我们鲜红的血液还能流动与运转,就以感谢的心来为社豁做一点什么吧~我一边

这样想,一边为地上黑色的血液默哀。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11]黄金鼠

在饶河街夜市,看到一只黄金鼠,全身长着拖地的长毛,背的部分是金黄色,尾端

是银白色。它的长毛中分,一丝不乱,显然被仔细地梳理过。

那只金银两色的黄金鼠,引起逛夜市人群的围观,大部分的人议论纷纷:“从来没

有见过这样美丽的老鼠呀厂当大家看到它竟然可以把食物藏在腮边,还可以自己洗脸。

清洗长毛的时候,更是忍不住惊叹。

根据卖黄金鼠的小贩说,黄金鼠多是短毛的,原产于欧洲,性情乖顺,一般的黄金

鼠是灰色或土色,他说:“从中古世纪以来,黄金鼠就是欧洲贵族的宠物,现在则是台

北人最时髦的宠物。”

他轻轻抓起那金银两色的黄金鼠,说:“这一只更是稀有、名贵,这是变种的黄金

鼠,才会有长毛,还有两种最珍贵的颜色呀~”

有人问说:“这一只要卖多少钱呢,”

小贩笑着说:“一只才一千八百元。”

“太贵了,哪有老鼠卖这么贵的。”问的人摇摇头,走了。

“这个价钱很公道,因为真的是很稀罕,很稀罕呀~”小贩对围观的人说。

“一千八百元,”站在一旁的我,也以为是听错,又问了一次。

“是,才一千八百元。”小贩加强语气说,“你要买便宜的也有哪,这个箱子里的

每只一百五十元,那个箱子里小一点的,一只一百元。”

我仍然感到吃惊,眼前这只稀罕的黄金鼠虽是变种,又是长毛,也仍然是一只老鼠,

一只老鼠卖到一千八,在我的想像中是不可思议的。

我随着走过黄金鼠的摊位,隔壁正好是卖大陆陶瓷的摊位,一个米粒烧的瓷杯卖二

十元,一个很好的宜兴陶壶卖五百元。看着这些来自彼岸的物品,使我想起一只长毛黄

金鼠的价格,正好是三百六十元人民币,很多大陆人工作两个月的薪资,还比不上一只

老鼠的价钱。这样想,使我感到一种幽微的痛心。住在台湾的人,玩狗、玩鸟、玩猫之

不足,玩红龙、玩娃娃鱼,现在竟可以花一千八百元买一只老鼠了。

几天前看报纸,知道台北的宠物店无奇不有,鳄晰与变色龙一只要价七千元以上。

甚至有人进口青蛙当宠物,小丑蛙一只两千五百元,绿树蛙七百元,最普通的红肚青蛙,

一只也要卖四百元。我不能了解为什么有人要花昂贵的价钱养这些野生动物当宠物,是

为了时髦、好奇或是无事可做呢,

正在这样想,已经不知不觉走到夜市的尽头,看到有一堆垃圾,周围有两三只狗,

四五只猎正在觅食垃圾里的食物。我在旁边仔细地观察着它们。狗是比较无觉的,对于

我的注视浑然无知,或者说是懒得理睬。但敏感的猫很快就察觉到,警觉地抬起头来瞄

我许久,发现我并没有要赶跑它们的意图,便继续埋首吃垃圾了。

其中有一只,外形特别美丽的,看了我一眼,立刻有些羞赧地跳下垃圾堆,它那跃

下来时优雅与敏捷的动作似曾相识,呀~竟是我从前饲养过的那种白色长毛的波斯猫。

我不敢确定波斯猫也会流落到垃圾堆捡食物,不敢确定被称为“白猫王子”的波斯

猫竟没有疼惜它的主人,于是跟随它走了一段路,直到灯光灿亮的路灯下才敢确定,没

有错~是一只波斯猫~

是因为年纪老了,或者因为生病了,或者,是走失了,亦或是,主人养腻了,这纯

种、有着美丽白毛的波斯猫,竞被它的主人弃养,沦落成为街头流浪的野猫。当我思维

的时候,白猫垃圾王子,迅速越过街道,消失在对街黑暗的小巷之中。

人间的是非正是如此难以评断,长毛的黄金鼠以一只一千八百元的价格被当成稀有

的宠物;一向被当成宠物的波斯猫,流落在夜市的垃圾中寻找食物,这种相反的生命情

境,使我有一种深刻的荒谬之感。

猫鼠原没有固定的价值,只是由于人的好恶而显出贵贱,当一只优雅的波斯猫在垃

圾中寻找食物,它的内心是不是也有如是的感叹呢,

当然,我并没有资格评定动物的贵贱,只是我知道,不管面对什么动物,我们都要

有珍惜的心,我相信,不能爱惜猫的人绝对无法疼惜一只老鼠;我也确信,不能爱惜田

间青蛙与晰蝎的人,也绝不可能对变色龙或小丑蛙有真爱的心。

即使不是宠物,像提供我们食物的牛羊鸡鸭,不断地奉献生命,死而后已,我们的

心里可曾有一丝疼惜与感念呢,

当我们买一千八百元的老鼠之际,我们是真爱那只老鼠,还是重视那个价钱,如果

长毛黄金鼠一只十八元,我们还会宠爱它吗,当我们花两千五百元买一只青蛙的时候,

是因为价钱而重视青蛙,还是真爱一只青蛙呢,如果真爱青蛙,市场里多的是,一斤才

四十元呀~

在人世里,我们重视一个人不也如此吗,往往重视的是附加在人身上的名利、权位,

甚至衣服,只有一个人能看透外在的虚妄,进人内在的照见与品质,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12]美丽的心

在一个演讲会上,一位听众问我:“林先生,我发现来听你演讲的人,不论男女部

长得很美丽。我想请问你,是美丽的人特别喜欢读你的书呢,还是读了你的书会变得美

丽,”

由于他的问题如此突兀,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我说:“你看到这些人这么美丽,那是因为你有美丽的心来看他们,就像现在我们

看着你,觉得你也十分美丽呀~”

演讲完后,我沿着夜黯的公园走回家,发现在月色中的公园也非常的美丽,花树温

婉,池水浮金,空气中流着花香,是呀~这世界如是美丽,有的人特别容易看见,是缘

于他们有美丽的心。

令人遗憾的是,通常我们只看见公园的美丽、花与树的美丽,月亮与星星的美丽,

很少人去看见别人的美丽,去看见那在街头、在餐厅、在很多很多地方的许多美丽的心。

我的写作,不只是在告诉人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13]沉水香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种

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流在空气里。

最特别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

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所以

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块已经有几

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呀~”

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为佛法的

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远散放木质的芬芳,像沉定的心情,谦

虚如同在水底一样。

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旦成

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

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

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

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14]下满的围棋

在公园里看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

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

“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个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你知

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

旁边的老人起哄:“未见笑~自己比为林海峰。”

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

“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况,

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满,等到围棋子满了,棋就死

了,要撤棋盘了。慢慢下才好,慢慢下死得慢呀~”

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话,使旁边的老人都沉默了,看完那盘棋,都不再有人催赶或

说话。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

忙的走人生之路。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15]澈如水晶

从花莲回来,走苏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几个工人在排石板阶梯,他们

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车了。

工人用一种近乎悠闲的样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

型都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调整,让石板密实在山坡上,并与下一个石板接合。

这看起来不甚费力的工作,事实上是孕含了极独运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

必须要完全了解每一块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坡才做得到。

不远处,就是海了,一层青、一层蓝、一层靛的,完全没有污染的海。

“这石阶可以通到海边吗,”怕惊扰了他的工作,我小声的问工人。

他正一分一分地挪着手上的石块,约三十秒后,他头也没抬地说:“往下走,转两

次弯,就到海边了。”

我兴奋地沿石阶跳跃而下,心情欢愉像一个孩子,我发现阶梯的两旁开满牵牛花,

比平常看到的还要硕大,是最美丽的浅紫色,色泽清丽,还带着今天清晨的露水。

到了海边,看到海岸的卵石美丽不输给牵牛花,粒粒皆美,独一无二。一艘渔船正

顺着波浪在海岸不远处载沉载浮。

我蹲下来捡石头。

我向来都喜欢海边的卵石,因为这些石头从来没有隐藏,也不故意显露,它只是在

海岸如实呈现它的美与风采。它不怕人笑,也不排斥别人的掌声。

这石头、这海洋、这路边的牵牛花、这专心排石阶的工人,都如是如实地在演出自

己,既没有隐藏,也没有显露。这样一想,使我震惊起来:呀~呀~原来我们身边最美

的事物,无不如实、明白、澈如水晶。

只可惜这水晶映现的沛然万象,凡俗的眼睛都把它当玻璃来看待。

如果我们要看见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对水晶一样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我们要体

会宇宙更深邃的意义,则需要一颗水晶一样清明、没有造作的心。

[16]玉石收藏家

我去参观一位玉石收藏家的收藏,他一直说自己收藏的玉石多么名贵、多么珍宝,

甚至说玉石是有生命、有磁场,有的会降灾治病,有的会除灾免祸,说得那玉石像是神

明一样。

他甚至说:“人的生命和玉石比起来是太渺小、太脆弱了,有许多人的命还不值一

块石头。”

人的生命之渺小、之脆弱,这一点我是同意的,可是如果说石头的价值竟胜过人命,

是我不能苟同的。

其实,那些被收藏的玉石仿佛有生命,那是由于人的情感狠妄想的投射,我们有了

感情,玉石才有了磁场,我们先有妄想,玉石才有感应。

失去了人的情感授射,最耀眼的白玉或钻石,与溪边的卵石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告辞玉石收藏家,从他放满玉石的走道走出来,我想到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人爱玉

石、爱瓷器、爱古董、爱美术品,不惜花费巨资,投注心力,但却很少人愿意去对人花

费爱心、投人心血。

那是因为,爱没有生命、没有反应的东西,是最简单、最安全的。要去爱一个人,

比爱玉石就显得复杂、危险、不安全。

这是世界上有这么多收藏家的原因,也是没有生命的玉石,古董,美术品比活人更

值钱的原因。

可惜,我每次告诉种种收藏家这些道理,他们总不认为人的价值可以胜过一件玉石

古物,所以这个世界还会继续混乱下去。

我们是不是愿意来收藏一些爱、一些友情、一些思义、一些包容与宽恕,用锦盒珍

藏,放在红木的架子里,时时拿出来摹拭,使其永保明亮与光芒,来证明人的品质与价

值呢,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17]吉祥鸟

到加拿大温哥华,走出温哥华机场,看到机场的停车场有许多乌鸦,甚至停在车顶

上,见到人也不怕生,鸦鸦地叫,绕在人的身边飞。

来接飞机的朋友看我露出讶异的神情,笑着说:“加拿大的乌鸦最多了,加拿大人

把乌鸦当成吉祥的鸟。”

“为什么呢,”

“因为乌鸦很聪明,很讨人喜欢,声音也很好听,又能维持生态的平衡,乌鸦也是

极少数会反哺的鸟。”

我看着已经归化加拿大籍的朋友,真是难以想像,在他们的眼中乌鸦就好像我们眼

中的喜鹊一样。

在中国人眼中是凶鸟的乌鸦,在加拿大人眼中却是吉祥鸟,可见这个世界上事物的

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改变了我们的偏见,事物的价值就改变了。

就像我在加拿大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部看到乌鸦,愈看愈发现乌鸦很好看,声音

也很好听,飞起来也很优美,一副吉祥的样子,好像穿黑礼服的绅士。

对呀~那象征凶事的、不吉祥的是我们的心,与乌鸦有什么相于呢,

[18]雪的面目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砂。'

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像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明明白白过。

那么,对于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呢,

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

我们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到有黄莺的树下。

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去。

那些写着最热烈优美情书的,不一定是最爱我们的人;那些陪我们喝酒吃肉搭肩拍胸的,不一定是真朋友;那些嘴里说着仁义道德的,不一定有人格的馨香;那些签了约的字据呀,也有抛弃与撕毁的时候~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就像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

雪,冷面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19]心 的 影 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头偕老。

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

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左脚或右脚就

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

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烧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

我相信人与人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

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人的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这些相信与不相信,是缘于我知道一切命运风水只是心的影子,一切际遇起落也只是心的影子。心水如果澄澈,什么山水花树在上面都是美丽的;心水如果污浊,再美丽的花照在上面也只是污秽的东西。

佛经里说:“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佛不能灭的定业,谁能灭呢,只有靠自已。《金刚经》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道见如来。”什么才能见如来呢,心才能见如来,所以应先求自己的心。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迷惑、染着我们呢,

[20]秋天的心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

山僧不解数甲子,

一叶落知天下秋。

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的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宁不令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

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未完待续~~~

--本部分结束--

想看更多小说,请到宜搜小说搜索(b.easou.)搜搜看。

本小说源至第三方网站,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可用于商业目的,宜搜仅提供下载链接索引,如果您喜欢该小说,请购买正版书藉。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作文五:《林清玄散文》3200字

可以到亭外来,师法自然,水有月,天无云,你会感受到天的纯蓝,心情也会随这静美的蓝色,

交相互动,互动生辉,多了一种蓝色,你的“天空”就会更高。

林清玄 林清玄

我和一位朋友参观一处数有年代的古迹,我们走进一座亭子,坐下来休息,才发现亭子屋顶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上刻着许多繁复、细致、色彩艳丽的雕刻,是人称“藻井”的那种东西。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

朋友说:“古人为什么要把屋顶刻成这么复杂的样子?” 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我说:“是为了美感吧!”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

朋友说不是这样的,因为人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整天抬头看屋顶呢! 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

“那么,是为了什么?”我感到疑惑。 我安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愿意

“有钱人看见的天空是这个样子的呀!缤纷七彩、金银斑斓,与他们的珠宝箱一样。”这是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 我第一次听见的说法,眼中禁不住流出了问号,朋友补充说:“至少,他们希望家里的天空是这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 样子,人的脑子塞满钱财就会觉得天空不应该只是蓝色,只有一种蓝色的天空,多无聊呀!”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

朋友似笑非笑地看着藻井,又看着亭外的天空。 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也笑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当我们走出藻井的凉亭时,感觉单纯的蓝天,是多么美!多么有气派!

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我突然想起这两句诗。

(原载《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

评析:时下有句广告词非常流行:“睡个好觉天都蓝了。”这似乎在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信息:现在有许多人的天空已经不存在蓝色。不是吗?商人在旺销季节忙进忙出,日收斗金,盘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 算打点,哪有工夫抬头看天,又怎么知道天是蓝色的;销售淡季,或哀叹忧愁无进还出,或打牌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

小赌驱逐无聊,心中无蓝色,又哪有心情仰视天空。农民忙完农活又抛妻别子外山打工,只顾低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一九七三年开始)。 头赶路找工作,累了蒙头便睡,他们的作息时间表里排不下仰望天空的课程。还有呢,下岗工人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

的天空是低保,是救济;学生的天空是作业,是试卷,是分数,是补课;教师的天空密布着的是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

升学率的大表。  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

“人的脑子塞满钱财就会觉得天空不应该只是蓝色,只有一种蓝色的天空,多无聊呀!”这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是作者的朋友推测那个已有些年代的建藻井的有钱人的心态,当属一笔虚写。看得出,作者及其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朋友对这样的“有钱人”均冷嘲态度,他们认为,藻井外的天空那单纯的蓝色“是多么美!多么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有气派!”“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这才是作者所褒扬的生活真谛,当属一笔实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 写,即短文采取以虚衬实的写法,向读者传递着披着佛光的生活智慧。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集东方审美智慧与佛家哲学情思于一炉,虚虚实实,虚中生实,启人心智,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授人哲理,这篇《天空》也不例外。  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你不能控制风暴,但你可以改变帆的方向。是的,面对现实,我们芸芸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豆丁网(D

ocIn)是全球优秀的C2C文档销售与分享社区。  众生,凡夫俗子,都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商人、农民、下岗工人、学生、教师等

等都有自己的一方云天,遮住了美丽而气派的蓝天,那是因为你没有走出带藻井的亭子,你完全

“”

豆丁允许用户上传包括 .pdf, .doc, .ppt, .txt 在内的数十种格式的文档文件,并以Flash Player的形式在网页中直接展示给读者。简而言之,豆丁就如同文档版的Youtube。现在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文档会上传到豆丁,正基于此,豆丁将致力构建全球最大的中文图书馆。

豆丁努力使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文档资料只通过少数、单一的出版物

来传播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互联网给文档资料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渠道,豆丁希望能够给每

个独立的文档持有者利用这个新机会的方法。现在,我们为原创人群提供安全、自由、民主、便利的

文档发布与营销平台。借助豆丁,你可以为你的文档定价,并通过豆丁发表到不同博客、论坛、联盟

中,进行广泛传播,在分享的同时获得收入回报。

“”

作文六:《林清玄散文》2900字

林清玄散文

基本信息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7533910141

?版次:1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0

目 录

第一辑少年游 少年游

暖暖的歌

旅店

冷月钟笛

生平一瓣香

月光下的喇叭手 温一壶月光下酒 无关风月

第二辑金色印象 箩筐

鸳鸯香炉

木鱼馄饨

青山元不动 边城之夜

金色印象

夜梦记五则 发芽的心情 红心番薯

第三辑 佛 鼓 佛鼓

清欢

三生石上旧精魂 期待父亲的笑  求败的心情  黄昏菩提

四随

飞入芒花

放生鸟

清净之莲

木炭与沉香

棒喝与广长舌

吾心似秋月

家家有明月清风

无常两则

在梦的远方

札记一束

有情十二帖

鸟声的再版

清雅食谱

养麓水母的秋天

生命的化妆

红蜻蜓

路上捡到一粒贝壳

拈花四品

书摘

布袋莲

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

情趣。

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见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

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

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

我每日在好风好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清朗。

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

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

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似的卷起,好像小孩仰

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有时候,我会捞几朵布袋莲放在我的书桌上,它没有上地,失去了水,往往还能绿很长的一

段时间,而且它的萎谢也不像一般植物,它足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

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羊绑在榕树下,爬到树上摘榕叶,

才短短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退色的秃枝。

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

榕树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

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曾几次因制止他而生出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

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是

你种的吗?”

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

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

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都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

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熬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已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文稿。

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去散散上步,我讶异地发现榕树不知在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

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 ??

[看更多书摘]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散文随笔 > 中国当代 > 综合

--------------------------------------------------------------------------------

书评

书写文化和被文化书写(代序)

楼肇明

林清玄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刚过

不惑之年却已有四十余部著作面世了。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二三本以上新书,

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可以说林清玄是成功的新闻记者和报

文学作家,他是文化事业的忠诚志士,文化艺术领域里广闻博识的通才,但却不是卓有建树

文化学家,他是虔诚的佛门弟子和不疲倦的佛学宣讲者。不过,从文学的角度看,林清玄主

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散文。他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

,第一个阶段是在七十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阊,散文集有《莲花开落》(1976)、《冷月钟

笛》(1979)等,如同许多十分年轻的散文新秀那样,头角峥嵘,豪气如虹,却难免出手生涩

嫩,滞留着模仿的痕迹;第二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

《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特别是受到

行家们普遍好评的《迷路的云》一书,从而奠定了他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八十年代后期迄

,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劳和最多产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十本“菩提系列”震

了文学界内外,这套书印量极大,毁誉不一。林清玄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也发生在这一

阶段,具体表现在对菩提系列如何评价上。宗教不尽然从头至尾全然是精神的麻醉剂,科学

术、政治、爱情,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往往在最形而上的层面上与宗教相遇了,文学与宗教

关系不是河水不犯井水,说穿了讲.散文创作中的“精神家园感”,其实是一种艺术深层次上

与宗教等高的极限。林氏之信佛既有地域深长的文化历史背景,还有一定的“家学渊源”,“

五四”现代散文作家许地山和丰子恺之所以独具魅力,也是与佛教哲学脱不开深层次干系的。

故此,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烟波浩渺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泳泅渡,将之化为气

,化为血脉,都不足为病。相反,无论是优长还是缺失,是继前人的踪迹还是独创,林氏散文

不仅在汲取融合的规模上,在原封不动的搬运上,他那足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成就,和不免令人

为之惋惜的失着,都彰明昭著,在在分明。是散文美学的正道也罢,抑或是对散文审美之路的

偏离也好,林清玄提供给散文创作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或正或反的、有益且有力的启示。

林清玄散文创作道路典型地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凸字形:上升;平坦的成熟期;下滑。确切无疑的是他创作道路的第二个阶段是他艺术才华熠熠生辉的集中喷发期,他的大部分优秀篇章集中在这个时期结集的《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三个相当整齐的集子之中,而他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的佳作约占全部优秀之作的一个较小的比例。我想这个判断大约会得到把散文看成是一门艺术的人们所认同的,因此,分析和评论他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征,就自然而然应该側重于能代表他成就所在的阶段及其作品上。林清玄登上文坛伊始,恰值台湾文学经历了具有开创性成熟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洗礼,及紧接着乡土文学潮和现代派与乡土派之间的文学论争。这是一场足可评说千秋功罪的论争,余波犹在,但毕竟已经过去。身为台湾贫苦农家子弟的林清玄,少年时随父兄在椰风蕉雨中沐浴过,在田间地头胼手胝足地劳作过,流过汗,挨过饿,他将自己最初的笔墨奉献给养育他的乡土。他早期和成熟期的散文作品,充满着少年人的青春朝气、激越昂扬的乡土情怀,把它们归入略晚于乡土文学中的乡土散文,从类型和群落的意义上说,大体上也可成立。我们知道,台湾的乡土文学自身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

作文七:《林清玄散文》2100字

林清玄散文

天 空

林清玄

我和一位朋友参观一处数有年代的古迹,我们走进一座亭子,坐下来休息,才发现亭子屋顶上刻着许多繁复、细致、色彩艳丽的雕刻,是人称“藻井”的那种东西。

朋友说:“古人为什么要把屋顶刻成这么复杂的样子?”

我说:“是为了美感吧!”

朋友说不是这样的,因为人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整天抬头看屋顶呢! “那么,是为了什么?”我感到疑惑。

“有钱人看见的天空是这个样子的呀!缤纷七彩、金银斑斓,与他们的珠宝箱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听见的说法,眼中禁不住流出了问号,朋友补充说:“至少,他们希望家里的天空是这样子,人的脑子塞满钱财就会觉得天空不应该只是蓝色,只有一种蓝色的天空,多无聊呀!”

朋友似笑非笑地看着藻井,又看着亭外的天空。

我也笑了。

当我们走出藻井的凉亭时,感觉单纯的蓝天,是多么美!多么有气派! 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我突然想起这两句诗。

(原载《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评析:时下有句广告词非常流行:“睡个好觉天都蓝了。”这似乎在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现在有许多人的天空已经不存在蓝色。不是吗?商人在旺销季节忙进忙出,日收斗金,盘算打点,哪有工夫抬头看天,又怎么知道天是蓝色的;销售淡季,或哀叹忧愁无进还出,或打牌小赌驱逐无聊,心中无蓝色,又哪有心情仰视天空。农民忙完农活又抛妻别子外山打工,只顾低头赶路找工作,累了蒙头便睡,他们的作息时间表里排不下仰望天空的课程。还有呢,下岗工人的天空是低保,是救济;学生的天空是作业,是试卷,是分数,是补课;教师的天空密布着的是升学率的大表。

“人的脑子塞满钱财就会觉得天空不应该只是蓝色,只有一种蓝色的天空,多无聊呀!”这是作者的朋友推测那个已有些年代的建藻井的有钱人的心态,当属一笔虚写。看得出,作者及其朋友对这样的“有钱人”均冷嘲态度,他们认为,藻井外的天空那单纯的蓝色“是多么美!多么有气派!”“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这才是作者所褒扬的生活真谛,当属一笔实写,即短文采取以虚衬实的写法,向读者传递着披着佛光的生活智慧。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集东方审美智慧与佛家哲学情思于一炉,虚虚实实,虚中生实,启人心智,授人哲理,这篇《天空》也不例外。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你不能控制风暴,但你可以改变帆的方向。是的,面对现实,我们芸芸众生,凡夫俗子,都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商人、农民、下岗工人、学生、教师等等都有自己的一方云天,遮住了美丽而气派的蓝天,那是因为你没有走出带藻井的亭子,你完全

可以到亭外来,师法自然,水有月,天无云,你会感受到天的纯蓝,心情也会随这静美的蓝色,交相互动,互动生辉,多了一种蓝色,你的“天空”就会更高。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林清玄

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

我安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

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一九七三年开始)。

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

“阅经典,品书香,树新风,迎奥运”——武夷山一中                                  名文赏析——编 辑:范 琛2008年5月6日

作文八:《林清玄 散文》1500字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和时间赛跑 煮雪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浴着光辉的母亲 与父亲的夜谈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海上的消息 不孝的孩子 台北闹饥荒 故乡的水土 与太阳赛跑 西瓜偎大边 爱杀 灭绝 假乞丐 山谷的起点 苦瓜变甜 胎神吹冷气 破裤子 危险与感谢 发誓 跌倒 黄金鼠 沉水香 活珍珠 大和小 美丽的心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下满的围棋 放暑假 戏与梦 走钢索与空中飞人 万物的心 澈如水晶 老太太唱情歌 南蛮黄釉 梦打破了 变色茉莉 玉石收藏家 感谢困难 蝴蝶的种子 不南飞的大雁 鲑鱼归鱼 孔雀的笑 海狮的项圈 吉祥鸟 吸引金龟子 采花蜂 放生的麻雀 圆通寺与冰淇淋 第三面佛 眼前的时光 真理 麻雀的心 笑春风 前世与今生 一只鸟又飞走了 忙碌与悠闲 参观佛堂 存在的理由 差一百米 不一定是天堂 放下 生命的意义 老鼠也有父母 真诚相待 纯善的心 吝啬的人 重新生长的花草 更恒久的价值 两个汤圆 沟坪与草花庄 宁愿作傻瓜 来就轮到我了 乐受的心 命中犯小人 九月很好 幸福 牛车轮 土地的报答 白鸳鸶家园 开心是最好的补药 翠玉白菜 有春 弹珠番茄 百香千香 含羞的心 牵牛 冰签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 在同一家银行老去的人 激情的蔷薇 花与树的完美 宝蓝的花 喜悦的香 满山菅芒花 凋零之美 空心看世界 玫瑰与刺 百合 琼麻开花 百年含笑 平常的水果 小红西瓜 太麻里枇杷 金煌芒果 砖隙的番茄树 玫瑰奇迹 海滨椰子 土生芭乐 植物的地盘 太极图 学插花 天堂之花 盘桓 生命的馅 小钢珠店 微波炉 午夜顶好 开市不赚 电磁炉 房租总会到期 不流汗的运动 车倒一车柠檬 万花筒专卖店 买馒头 有生命力的所在 千两黄金的福报 下下签 海边的白蝴蝶 飞蛾与蝙蝠 老板打瞌睡 就在这一刻 大佛的鼻孔 五种秘方 为现在,做点什么 陶器与纸屑 静心与抽烟 狐狸和兔子 风铃 眠床下的番薯 太子龙与中国强 胃散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挑水肥的人 永铭于心 鸳鸯炉 有情生 晴窗一扇 箩筐 鸳鸯香炉 冰糖芋泥 葫芦瓢子 秘密的地方 至死靡他 青山元不动 随风吹笛 秋声一片 夜观流星 香鱼的故乡 琴手蟹 木鱼馄饨 放生鸟 松子茶 雪梨的滋味 野姜花 菊花羹与桂花露 耕云·望云·排云 一千支银针 马蹄兰的告别 卖茶老妇 大雪的故乡 洒在边疆的阳光 如来的种子 归彼大荒 断爱近涅拿 雪中芭蕉 冢中琵琶 感甄赋 漩涡五石散 青铜时代 记梦记 沉香三盏 肉骨茶 白玉盅 象牙球 金色的胡姬 小千世界 黄昏的撒玲娜 边城之夜 凤凰飞 送给伊娃的礼物 投给燃烧的感情 第凡内印象 莺歌山之冬 凤凰的翅膀 震荡教徒 时间之旅 花燃柳卧 真正的桂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黑暗的剪影 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一探静中消息 走向光明的所在 菠萝蜜 金刚糖 透早的枣子园 鸡肉丝菇 长途跋涉的肉羹 活的钻石 水中的蓝天 咸也好,淡也好 有风格的小偷 早觉 知了 大佛的避雷针 生活中美好的鱼 在飞机的航道 在夜景的航道 在天地的航道 粗海盐 路上的情书 快乐地活在当天 鞋匠与总统 教堂与坟墓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心里的宝玉 眼睛最值钱 黄昏的沙堡 无心才能心安 敏感的妖怪 内外皆柔软 国卫的钻石戒指 爸爸的鸽子 心里的天鹅 鸵鸟的智慧 被结扎的猫 鳄鱼思乡 五颜六色的老鼠 咬舌自尽的狗 金丝雀与果蝇 灰鸽七四八 小猴子种豆子 花的生命 铁路便当 山道上的小虫 给小狗听的经 百合花开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在梦的远方 暖暖的歌 少年游

作文九:《林清玄散文林清玄散文生命》1500字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散文生命

导语: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他同时也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获得过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散文生命

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个听众问我:“林先生在演讲里一直叫我们爱护生命~可是演讲台上摆满了鲜花~难道花不是生命吗?为什么我们爱护动物的生命~不能爱一朵花的生命呢?”

确实~花也是一种生命~以佛教的观点看来~生命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有情的生命~一种是无情的生命。

凡是有生死的都是生命~即使是一朵花。一技草、一粒石头~也都是生命~但是有情的生命除了生死之外~有三种特质:

一是有情感~有情爱的感受~例如会因情感的遭遇欢喜或悲伤、快乐或痛苦。

二是有情欲~有情爱的欲望~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企图。追求和奔波。

三是有情识~有情爱的见解~思想和意识~希望自己的情爱圆满~达到理想的境地。

1 / 4

我们如果伤害有情感、有情欲、有情识的众生~它立刻就会受到巨大的痛苦~例如我们如果把一只猫的头砍断摆在讲台上~那只猫立刻失去魂魄~看到的人也会感觉非常恐怖。

但是花是没有情感、情欲、情识的生命~它被剪来插在花瓶~并不会立即有巨大的痛苦~它依然会美丽的开放~一直到凋谢的时候。

理论上~真正爱惜生命的人~要珍惜一朵花、一枝草、一粒石头的生命~但是更急迫的是去爱那些有情感、有情欲、有情识的众生~以这种感同身受的爱~来开展我们内在爱的品质、慈悲的品质、柔软的品质。

如果我们不能爱护有情的生命~又如何能疼惜那些无情的生命呢?

花~以生命作为奉献~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丽~让我们也愿自己的心如花一样美丽~来慈爱一切的生命~这样~一朵花的生命也就有了无比的价值。

坐计程车~司机正好是我的读者。在疾驶的车上~他问我:“林先生~请问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第一位问我关于生命意义的计程车司机~一时之间使我怔住了。

我的脑海浮现出我读中学时~学校大礼堂门口的对联。

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2 / 4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在一生中都没有开展~没有对世界有益~那么他就白活了吧?

我对计程车司机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灵与智慧的增长~每一天都对世界有一些奉献与利益。”

当我这样说着~车于正好穿过有美丽行道树的仁爱路~我看到春天的木棉花是多么美呀!

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世界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

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作的选择。

排队付账的时候~我想到~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

我们要买一条土司容易~但选择面包的馅儿就难;我们要生活很容易~但生活得有内容、有滋味就难。

可以用钱买的面包都会难以选择~何况是那些无法用钱买的选择呢?

为了充饥而买面包~是第一种层次;为了品味而买面包是第二种层次;又能充饥又能品味~是第三种层次。

人生的追求也是如此~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知道

3 / 4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物欲的追求与心灵的追求乃是天平的两端~一个有慧心的人自然可以找到既可充饥又好吃的面包。

走出面包店~我想明天再买花生面包吧!然后我就边走边吃刚出炉的奶酥面包~热气腾腾的~滋味很好。

4 / 4

作文十:《[林清玄散文]猫头鹰人《林清玄散文》》12200字

[林清玄散文]猫头鹰人《林清玄散文》 篇一 : 猫头鹰人《林清玄散文》

在信义路上,有一个卖猫头鹰的人,平常他的摊子上总有七八只猫头鹰,最多的时候摆十几只,一笼笼叠高起来,形成一个很奇异的画面。

他的生意顶不错,从每次路过时看到笼子里的猫头鹰全部换了颜色可以知道。他的猫头鹰种类既多,大小也齐全,有的鹰很小,小到像还没有出过巢,有的很老,老到仿佛已经不能飞动。

我注意到卖鹰人是很偶然的,一年前我带孩子散步经过,孩子拼命吵闹,想要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猫头鹰。那时,卖鹰的人还在卖兔子,摊子上只摆了一只猫头鹰,卖鹰者努力向我推销说:“这只鹰仔是前天才捉到的,也是我第一次来卖猫头鹰,先生,给孩子买下来吧~你看他那么喜欢。”我这才注意到眼前卖鹰的中年人,看起来非常质朴,是刚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的样子。

我没有给孩子买鹰,那是因为我一向反对把任何动物关在笼子里,而且我对孩子说:“如果都没有人买猫头鹰,卖鹰的人对后就不会到山上去捉猫头鹰了,你看,这只鹰这么小,它的爸爸妈妈一定为找不

到它在着急呢~”孩子买不成猫头鹰,央求站在前面看一会,正看的时候,有人以五百元买下了那只鹰,孩子哇啦一声,不舍地哭了出来。

此后我常常看见卖鹰的人,他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大,到后来干脆不卖兔子,只卖猫头鹰,订价从五百五十元到一千元左右,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卖掉几十只。我想不通他从何处捕到那么多的猫头鹰,有一次闲谈起来,才知道台湾深山里还有许多猫头鹰,他光是在坪林一带的山里一天就能捕到只几。

他说:“猫头鹰很受欢迎咧~因为它不吵,又容易驯服,生意太好了,我现在连兔子也不卖,专卖鹰。一有空我就到山上去捉,大部分捉到还在巢中的小鹰,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捉到它们的父母…。”

我劝他说:“你别捉鹰了,捉鹰的时间做别的也一样赚那么多钱。”

他说:“那不同咧~捉鹰是免本钱稳赚不赔的。”

对这样的人,我也不能说什么了。

后来我改变散步的路线,有一年多没见过卖猫头鹰的人,前不久我又路过那一带,再度看到卖鹰者,他还在同一个街角卖鹰,猫头鹰笼子仍然一个叠着一个。

当我看见他时,大大吃了一惊,那卖鹰者的长相与一年前我见到时完全不同了。他的长相几乎变得和他卖的猫头鹰一样,耳朵上举、头发扬散、鹰勾鼻、眼睛大而瞳仁细小、嘴唇紧抿,身上还穿着灰色掺杂褐色的大毛衣,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大的猫头鹰,只是有着人形罢了。

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使一个人的长相完全不同了呢,这巨大变化是从何而来呢,我努力思索卖鹰者改变面貌的原因。我想到,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而鱼市场的鱼贩子,不管怎么洗澡,毛孔里都会流出鱼的腥味。我又想到,在银行柜台数钞票很久的人,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张钞票,冷漠而势利。在小机关当主管作威作福的人,日子久了,脸变得像一张公文,格式十分僵化,内容逢迎拍马。坐在电脑前面忘记人的品质的人,长相就像一架电脑。还有,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到后来,长相就如同社会版上的照片…。

原因是这样的吗,或者是像电影电视上演坏人的演员,到后来就长成一脸坏相,因为他打从心里一直坏出到,到最后就无法辨认了。还有那些演色情片的演员,当她们裸裎的照片登在杂志上,我们仿佛看到一块肥腻的肉,却不见她们的心灵或面貌了。

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环境都会塑造他的长相和表情,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像卖猫头鹰的人改变那么巨大而迅速,却仍然出乎我的预想。我的眼前闪过一串影像,卖猫头鹰者夜里去观察鹰的巢穴,白天去捕捉,回家做鹰的陷阱,连睡梦中都想着捕鹰的方法,心心念念在鹰的身上,到后来自己长成一只猫头鹰都已经不自觉了。

我从卖鹰者的面前走过,和他打招呼,他居然完全忘记我了,就如同白天的猫头鹰,眼睛茫然失神,他只是说:“先生,要不要买一只猫头鹰,山上刚捉来的。”

这使我在后来的散步里,想起了三千年前瑜珈行者的一部经典《圣博伽瓦谭》中所记载,巴拉达国国王的故事。

巴拉达国王盛年的时候,弃绝了他的王后、家族,和广袤的王国,到森林里去,那是他相信古印度的经典,认为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岁月用于自觉。

他在森林中过着苦行生活,仅仅食用果子和根菜植物,每日专注地冥想,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自我从身中觉醒了过来。有一天他正在冥想,忽然看到一只母鹿到河边饮水,随着又听到不远处狮子的大吼,母鹿大吃一惊,正要逃跑的时候,一只小鹿从它的子宫堕下,跌入河中的急流里,母鹿害怕得全身颤抖,在流产之后死去了。

巴拉达眼看鹿被冲向下游,动了恻隐之心,便从河里救起小鹿,把小鹿带到自己身边。他从此和小鹿一起睡觉、一起走路、一起洗澡、一起进食、他对待小鹿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念完全系在小鹿身上。

有一天,小鹿不见了。巴拉达陷入了非常焦躁的意念里,担心着小鹿的安危就像失去了儿子一样,他完全无法冥思,因为想的都是小鹿,最后他忍不住启程去寻找小鹿,在黑暗森林里,他如痴如狂呼唤小鹿的名字,他终于不小心跌倒了,受了重伤,就在他临终的时候,小鹿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就像爱子看着父亲一样看着他,就这样,巴拉达的心念和精神全部集中在小鹿身上,他下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一头鹿,这已经是他的下一世了。

这是瑜珈对于意念的看法,意念不仅对容貌有着影响,巴拉达因疼爱小鹿,都因而沉进了轮回的转动,那么,捕捉贩售猫头鹰的人,长相晶益变成猫头鹰又有什么可怪呢,

和朋友谈起猫头鹰人长相变异的故事,朋友说:“其实,变的不只是卖鹰的人,你对人的观照也改变了。卖鹰者的长相本来就是那样子,只是习气与生活的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罢了。我们从前没有透过内省,不能见到他的真面目,当我们的内心清明如镜,就能从他的

外貌进而进入他的神色和气质了。”

难道,我也改变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意念都如在森林中的小鹿,迷乱地跳跃与奔跑,这纷乱的念头固然值得担忧,总还不偏离人的道路。一旦我们的意念顺着轨道往偏邪的道路如火车开去,出发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走远了,就难以回头了。所以,向前走的时候每天反顾一下,看看自我意念的轨道是多么重要呀~

我们不止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相;也要常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更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偏邪的道路。卖猫头鹰的人每天面对猫头鹰,就像在照镜子,我们面对自己俗恶的习气,何尝不是在照镜子呢,

想到这里,有一个人与我错身而过,我闻到栗子的芳香从他身上溢出,抬头一看,果然是天天在街角卖糖炒栗子的小贩。篇二 : 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散文    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与父亲的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

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自身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以自己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花。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两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和悬崖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无数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们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心里的宝玉

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去找一个老玉石家学习玉的鉴定。

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这样,每天老师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师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经过了几个月,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想学的是玉,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开心的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其实体味人生不也像学着去懂一块玉吗?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的。

没有深陷于生命的痛苦的人,无法了解解脱的重要。

没有深陷于欲望的捆绑的人,不能体会自在的可贵。

没有体会过悲哀的困局的人,不会知道慈悲的必要。

没有在长夜漫漫中啼哭过的人,也难以在黎明有最灿然的微笑。

人生就好像手中的一块玉,如果没有握过许多泛泛的石头,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么珍贵了。

所以,要学玉的人,应该先认识人生。

在梦的远方

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3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

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

“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生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直到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10公里。

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抓药来给我补身体,可能是补得太厉害,我6岁的时候竟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有一天,一个你爸爸的朋友来,说开刀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早知道这样,两年前就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过了一年。

想到释迎着锦衣走向荒野,和贾宝玉立在雪地中的情景,套用《红楼梦》的一句用语:“人在灯下不禁痴了。”

历来谈到宝玉出家的人,都论作他对现世的全归幻灭,精神在人间崩解;而历来论释迦求道的人,都说是他看透了人间的生老病死,

要求无上的解脱。我的看法不同,我觉得那是一种美,是以人的本真走向一个遥远的、不可知的,千山万叠的风景里去。

贾宝玉是虚构的人物,释迎是真有其人,但这都无妨他们的性灵之美,我想到今天我们不能全然的欣赏许多出家的人,并不是他们的心不诚,而是他们的姿势不美;他们多是现实生活里的失败者,在挫折不能解决时出家,而不是成功的、断然的斩掉人间的荣华富贵,在境界上大大的逊了一筹。

我是每到一个地方,都爱去看当地的寺庙,因为一个寺庙的建筑最能表现当地的精神面貌,有许多寺庙里都有出家修道的人,这些人有时候让我感动,有时候让我厌烦,后来我思想起来,那纯粹是一种感觉,是把修道者当成“人”的层次来看,确实有些人让我想起释迦,或者贾宝玉。

有一次,我到新加坡的印度庙去,那是下午五点的时候,他们正在祭拜太阳神,鼓和喇叭吹奏出缠绵悠长的印度音乐,里面的每一位都是赤足赤身又围一条白裙的苦行僧,上半身被炙热的太阳烤成深褐色。

我看见,在满布灰鸽的泥沙地上,有一位老者,全身乌黑、满头银发、骨瘦如柴,正面朝着阳光双手合什,伏身拜倒在地上,当他抬起头时,我看到他的两眼射出钻石一样耀目的光芒,这时令我想起释迦牟尼在大苦林的修行。

还有一次我住在大岗山超峰寺读书,遇见一位眉目娟好的少年和尚,每个星期日,他的父母开着宾士轿车来看他,终日苦劝也不能

挽回他出家的决心,当宾士汽车往山下开去,穿着米灰色袈裟的少年就站在林木掩映的山上念经,目送汽车远去。我一直问他为何出家,他只是面露微笑,沉默不语,使我想起贾宝玉——原来在这世上,女蜗补天剩下的顽石还真是不少。

这荒野中的出家人,是一种人世里难以见到的美,不管是在狂欢或者悲悯,我敬爱他们;使我深信,不管在多空茫的荒野里,也有精致的心灵。而我也深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灵石,差别只是,能不能让它放光。

——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

林清玄长篇散文

如来的种子

我读过好几部佛经,常常为其中的奥义精深而赞叹着,可惜这些佛经总是谈出世的道理,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难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来,对一个想要人世又喜欢佛道的人总不免带来一些困惑。

黄桑禅师说法里有这样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请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偏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偏照也。”把一个人的“心”提到与众生请佛平等的地位,稍为可以解开一些迷团。

一个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时又大到可以和诸佛相若的地位。在新竹狮头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第,壁上用苍润的楷书,写上“心即是佛”四个大字。同样的,在江苏西园寺大

雄宝殿里也有四个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是心或佛摆在前面,总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实,这四个字学问极大,它有十六种排列组合,每一种组合意义几乎是一样的,以心字开头有四种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开头也有四种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几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这里不再那么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从行念的转变中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再从“空”的角度在经文中索解,有时一个平常心就能在佛里转动自如了。。

我最喜欢的讲佛法是“维摩经”里的一段,维摩诺间文殊菩萨说:“何等为如来种,文殊说:“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恙、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人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文殊并且进一步解释:“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在这里,文殊把人世间烦恼的意义肯定了,因为有一个多情多欲的身体,有愚昧,有情爱,有烦恼才能生出佛法来,才能生出如来的种子,也就是“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把佛经里讲受,想、行、识诸空的理论往人世推进了一大步,渺小的人突然变得可以巨大,有变化的弹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应该是瘸子的拐杖,顽者的净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气、愚者的聪明、悲者的喜乐,是一切人生行为中的镜子。可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讲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实经验,讲轮回,讲行云。讲青天,讲流水,无法让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过去旅行访问的经验,使我时常有机会借宿庙宇,并在星夜交辉的夜晚与许多有道的僧人纵谈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为僧的,大多数并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难以克服的哀伤烦恼挫折痛苦等等,愤而出家为僧,苦修佛道,可是当他饲入了“空门”以后,就再也不敢触及尘世的经验,用这些经验为后人证法,确实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与一位中年的和尚谈道。他本是一名着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受挫,顿觉人生茫然而适入空门,提到过去的生命经验他还忍不住眼湿,他含泪说:“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也没有众生的完成;离开情感没有生命的完成,离开生命也没有情感的完成。”也许,他在孵说里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泪眼中我真正看到一个伟大的人世观照而得到启发,他的心中有一颗悲悯的如来的种子,因为,只有不畏惧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惧的道理。

心有时很大,大到可以和诸佛平等,我们应该勇于进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勇于肯定心的感觉,无明如是,有爱如是,一切烦恼也应该做如是观。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

林清玄散文集精选

洒在边疆的阳光

五点五十分华航飞往旧金山的七四七,眼看着就要起飞了。

我从出境大厅出来,开着车,踩紧油门,正好看见那架七四七以美丽的姿势起飞,我顺着柏油大道飞弛;起先和七四七并行着,才一转眼的时间,飞机已经越过我的头顶,飞向了天的远方。

这是难得的好天,是远行的好日子,阳光普照着大地,一直亮到看不见的远处。飞机势必要破云而过,我不知道在天的那边,是不是也有阳光,我只知道有阳光的地方一定有分离的悲伤和重逢的笑语,我相信,你一定会为你到的地方带来阳光。

刚刚我从出境大厅转身出来的时候,在玻璃落地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玻璃不够平整,影子拉得很长,你的影子却在走道那边的玻璃窗上,我突然惊觉,从我们初识,到现在已经整整迈过了十一年。那时,是你最辉煌的青年时代,而今你已经盛年了,那时我是刚刚起步的少年,现在也一脚踩进了青年。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我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得到首奖,他们邀你来颁奖,第二天你就打电话来邀稿,使我受宠若惊。那也就是我为什么愿意放弃别的选择,来追随你的原因。人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我虽不敢说能千里弛骋,但我相信只要有了伯乐,千里虽不能至,也不远矣~

我对写作能有坚强的信念,愿意不辞劳苦,苦心熬炼自己,几乎全是受到你的启发。那时最感动我的一件事,是你为了鼓励我从事

报导文学的工作,在你的抽屉里永远为我准备了两万元,你说:“只要你什么时候要出发,就动用这一笔钱随时出发。”而且那一笔钱不时的填满,那时确曾成为我随时出发的最大动力。你有时先预支稿费给我,说:“你写来以后再扣除吧~”

这是两件小事,但能这样鼓励新人的编辑,恐怕再也不可得见了。后来当我知道你出身贫穷,读书的时候经常举债度日,后来还能那样重义轻财,更令我敬佩。这种胸襟是杜甫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因此,虽然多年来的时迁事移,使我们的处境都完全改变了,但是,我总觉得自己是你最初的子弟,是你一手把我培植起来的。这样的恩义,又岂是友情两字可以了得,你的广交天下,心怀四海,像我这样的子弟更不在少数。在你的手中,重创了副刊的生机,推展了文学的广度,再塑乡上的形象,提高了文化艺术的层次,这些论者早有定评。只是深知的朋友才知道你的另一面,这一面是你豪气干云的唱黄河的歌,是你谈起父亲在西北拓荒时的雄心万丈,是你饮尽烈酒还怀思着乡上故国,是你遭受挫折而不对理想丧失信心,是你永远关怀着那些隐在角落里的人,是你对朋友只有付出而不期待他们的回报。

最重要的是,你是堂堂正正的人,从来行事坦荡磊落,没有不可告人之事。

十几年前,我初读到你写的诗和介绍艺术的文章,我就觉得你若不做呼风唤雨的编辑人,也会是个优秀的作家,或是真诚的学者。

有时长夜思及,不免为你这方面的长才没有延展而感到遗憾,但是想到你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也就释然了。

听到你要去外国进修,我的内心最是欣喜。也许只有这一条路,才能令你摆脱十年俗务,从你最年轻的那一段出发。那种感觉就如同我们离开人群,走到一个风景特秀的地方,盛景可期,你可以纵情的写你的诗,放声的唱你的歌,而没有形象和成就的顾虑了。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登上了高峰,却不能沉潜山谷,他很快就会老化,也就再也不能攀登更高的山。这也就是我等待你归来创造更大天地的信念,我仍愿像十年来那样追随你。

故国此去,再也不能像以前满座高朋的热闹,再也不能像以前天马行空的豪情,但是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上,能有片刻的安静,能回视自己来路上的掌声,能独自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刻是多么的可贵呀~台湾的苦酒,我们曾经共尝,我们会怀念着你,到你登机的那一刻,我才体会到王维遍插茉萸少一人的诗意。

当别人在杂志上批评你,诽谤你,妒忌你的时候,我们都不要介意吧~因为历史上,只有那弱的妒忌强的,小的诽谤大的,侧的批评正的,你的存在,你的人格,你的气度与胸怀,自有公评。

我总是相信,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人世多少凄凉,即使你到了边疆,阳光也会洒在边疆,且让我吟一段愁予的诗送你吧:

秋天的疆土,分界在同一个夕阳下

接壤处,默立些**花

而他打远道来,清醒着喝酒

窗外是异国

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乡愁

那美丽的乡愁,伸手可触及

乡愁总是在远方,想念也总在离开以后,我们曾并肩走过,对酒歌过,我们是同槽系过马的,如今你天涯卸鞍壮士磨剑,我却还在江南里独自放马,这样想时,你的处境就令我欣羡。

我的台北到了,你的威斯康辛也快到了,浮天沧海远,万里眼中明,我煮酒,等着你回来赋诗。

我们先干了手中的这杯。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林清玄叙事性散文

大雪的故乡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日,当代知名的作家索尔仁尼琴,站在台湾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前露出了开心的微笑,他兴的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上热带的土地。”

看到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的形象,给我一种大的感动。那个小小的标志碑上有一个雕塑,是地球交错而过的两条经纬线,北回归线是那横着的一条,一直往北或往南,就到了落雪的寒带。这个纪念碑是站在台湾的南部大平原上,我曾数次路过。。每次站在它的前面,遥望远方,心中就升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它站的地方正是我们美丽的沃上。

跨过这条“北回归线”,往南方的热带走去,是我童年生长的温

暖家。同样的,走过“北回归线”往北渡海的远方,是我的祖父那一辈生长的大雪的故乡。由于这样的情感,站在那条线上,是足以令人幽思徘徊的。

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的形象,使我想起他在一次访问时流露出来对故乡的情感。日本研究俄国文学最杰出的学木村浩,去年九月曾到美国佛蒙特州索尔仁尼琴居住的山庄去访问,他看着窗外佛州茂密的森林问索尔仁尼琴:“到了冬天,这一带是否会下大雪,”

索尔仁尼琴将视线转向窗外,注视片刻后,静静地道:

“虽然每年不尽相同,可是雪相当大,你知道,没有雪,俄国人是活不下去的。”

在那一次访问里,索尔仁尼琴还说到:“被放逐的时候,我总认为二三年后就能回去的。谁知道一眨眼已经七年了。不过,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坚信一定能够回去的。”

谈到这一段话,不禁令我思绪飞奔,索尔仁尼琴对他的俄国故乡是怀着浓重乡愁的。他的“下着大雪的故乡”曾是他忧思和呐喊的起源,对着他的人民和国土,索尔仁尼琴有着浓郁的血泪和感情。由于他的流放,他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也就有了特别的关爱和同情。

他的流放,隔断了他对故国的联系,也正是他的流放,使他的同情与关爱自俄国的土地扩散,用明亮的巨眼注视世界,使他从“俄国的索尔仁尼琴”成为“世界的索尔仁尼琴”。

很早以前,我就喜欢俄国的文学,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河夫、高尔基、果戈里等人的作品;甚至到帕捷尔纳克、索

尔仁尼琴,我觉得俄国文学有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是由一片辽阔的土地和忍苦的人民所孕育出来的。

他们共同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有一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有正面的理想主义气质。

虽然在那个苦寒的土地上,文学艺术家不时受到挫折,他们却总是像巨树一样,站立在最寒冷的土地上。尤其是从十八世纪以后,俄国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更是天才辈出,闪炽着星星一样的光芒,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和土地的热爱,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恋情。

一个人的故乡能给他以后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背景,我觉得读俄国文学家的作品最能感受深刻。以前阿?托尔斯泰在巴黎流亡时,写出和《彼得大帝》,现在流放在美国的索尔仁尼琴写出《古拉格群岛》、《癌病房》、《一九一四年八月》,都是对他们国上热爱的记述和苦难人民的呼声。

他们强调真正的俄罗斯,那是他们成长地方,一个落着大雪的故乡。由于他们永不丧失的正义与良知,使俄国文学长久以来就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学灵魂的一部分。

曾在劳改营度过八年岁月,在流刑中罹患癌症幸而未死,最后被流放的索尔仁尼琴,到今天他还热烈的爱着他祖国的土地、森林和人民,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上,为他的同胞奉献生命。

我觉得这种对故土的怀思,以及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味,正是文学中最可珍贵的品质,“苦难能造就有节操的灵魂”,生在

现代的中国人让俄国的大地文学作品不能无感。

国有一首动人的民谣,它是这样歌颂它的土地和苦难:

贝加尔湖呀,

是的母亲,

她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为争取自由挨苦难,

我流浪在贝加尔湖滨,

为争取自由挨苦难,

我流浪在贝加尔湖滨。

中国过去的民谣也有许多类似的歌唱或悲歌,可是为什么中国经过这么长期的苦难,竟没有能产生与俄罗斯文学一样博大的近代作品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