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征文1200字
- 作者: 1986年7月29号的梦魇
- 来源: 数月亮
- 2021-10-25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每次听到这两句歌词,一种感动就在我心里悄悄蔓延,缓缓铺展,并不是对爱情的怀念和感伤,而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一群人,一句话;那一张张并不帅气美丽但绝对真诚甚至虔诚的脸,那一句句没有经过排练但只字不差的朴实甚至笨拙的话;同时记起自己与他们相随的心路历程,忆起自己的求学的成长经历……往事历历在目,是啊,是他们把我这颗向往轰烈的浮躁的心感化成对学生平实柔软的爱,是他们让我把师德的真意深深领会和欣然践行……
后来……
在教育工作的十几年中,我听到家长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老师,伢个小孩不听话,你就敲(打)他好了,敲得重点,伢也不会说(埋怨)的。”家长的表情一律是郑重其事的,眼神一律是充满信任的,然后把孩子推进你的视线,再看看那些孩子的顽皮或漠然样,相信确实可以让人“大有作为”。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那时,我听了很感动,一种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比我年长那么多的家长这么毫不犹豫地“授权”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使我真正理解了“孩子王”的封号原来是家长这么慷慨给予的,呵呵!但窃喜的同时更觉得自己稚嫩的肩膀上挑着的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希望。我充满激情地、快乐地、忘我地工作,希翼这些孩子在我的耐心教导下,能“化腐朽为神奇”。结果,穷尽我所掌握的教学艺术,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表现仍反反复复。黔驴技穷的我,真想用家长口允过的“尚方宝剑”---敲!但这有悖教师职业道德,我只好叫来家长,家长明白情况后一律的如梦初醒、痛心疾首样:“他天天说作业做好了……”、“他说表现不错呢……”、“真格是现生现世……”随后,家长们有的黯然神伤;有的伤心落泪;有的勃然大怒,大打出手……他们的言语,让我明白他们平时常被并不出色的孩子蒙骗;他们的神情,令我不安,是我有负重望……
后来,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我知道了有些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普遍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家长只要管住孩子、叮嘱孩子听老师的话――这就是对学校教育的配合,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之后,我再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感觉已经是第二重境界了---反感!觉得这简直是家长推卸教育责任的广告吆喝语。所以,每每听到,我都会郑重而老练地告诉家长:“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密切配合学校教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听话,那倒可以除外。”心中暗暗地想:要敲也你们自己去敲!我可不想碰“体罚”这根高压线。之后,只要这些孩子一有风吹草动,我就告知家长:回家好好教育。如果家长仍不配合,不关注孩子的教育,我就毫不留情地告诫家长:既生之,则教之。对开学后跟我交代那句话后就“不见影儿”的家长,那就电话“骚扰”――把自己的不满通过电话源源不断地输送。这就是我最初体会到的家校联系了,虽然有些“痛苦”,但比以前“剃头担子——一头热”的效果要好多了。我暗自庆幸找到对付这些家长的好办法了。
后来,我不但为人师,而且为人母了,在家访中、家长会上、街头巷尾的偶尔照面中,与这些家长沟通的话题也越来越广,渐渐地了解了他们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所承受的生活重压和心理负担。他们能提供给孩子的东西是贫乏的,就是让他们腾出时间思考关注孩子的教育大事,那也是勉为其难;由于缺少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解决起孩子的各种问题来那更是事倍功半。孔子的"富而后教"在这里是有现实意义的,对他们来说,养家糊口是头等大事,也是除了非常有限的休息以外的所有生命内容.
后来,我再听到这句话,我一定会仔细看看他们---他们累,比大多数人累;他们苦---比大多数人苦;他们痛---比大多数人痛;他们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今后生活得比他们好----这愿望比大多数人强烈!但……他们的千言万语都只会汇成一句话——“老师,伢个小孩不听话,你就敲他好了,敲得重点,伢也不会说的。”这样托付,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你是孩子的老师,是他们值得信赖的人。写到这里,泪水悄悄滑落,也许,二十多年前,我的父母也曾对老师说过这句话,虽然,我从未被老师敲过一次。我不知道,我的老师听到这句话的感想是怎样的……但我知道他们是如何做的……
现在,“老师,伢个小孩不听话,你就敲(打)他好了,敲得重点,伢也不会说的。”-----已经是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它让我感动、自豪依旧;不同的是,我会怀着一份感恩的情、一颗博爱的心去教育这些孩子。我林林总总的所谓对事业的追求便也都聚成了一个清晰的愿望:做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每每浅唱低吟中,回首自己的心路历程,对自己说:不要错过,错过对学生的教育;不要错过,错过对家长的深深理解和全力支持;不要错过,错过一个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每一个机会。也暗自欣慰:后来,一直都没有错过,并且从来,都不缺这样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