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影评
- 作者: 段中仁X257
- 来源: 数月亮
- 2021-11-15
了不起的盖茨比影评
刚刚看了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不知道这部影片的来历,看之前也没了解过剧情简介,抱着看一部商业大片的心态观影,所以刚开始看的比较马虎,但是随着影片的进展,随着主人公盖茨比和深爱已久的女神黛茜关系的一步步进展,本片开始引起了我的兴趣。刚开始看的时候这部影片的色彩运用和奢华场景的渲染,让我不经想起很多年前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红磨坊》,猜测应该是同一个导演,看完影片去查了一下,果然是巴兹·鲁赫曼。
影片的背景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经济腾飞,尤其是金融业空前发达,道琼斯指数连连飙升,经济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泡沫浮华时代。毕业于耶鲁的高材生尼克也深受影响,于是决定弃文学从金融,加入到这一潮流中去。镜头转向海边,明媚的阳光,泳装女郎的欢声笑语,一切都让尼克这个年轻人向往不已。尼克去拜访了远亲汤姆,一个富家子弟,想要在金融业和商场大展拳脚,见到尼克的汤姆欣喜若狂,不断的炫耀着他过去辉煌的马球生涯,在奢华的客厅里女主人公黛茜,也就是汤姆的妻子,还有高尔夫球手贝克小姐出场,剧情开始展开。
黛茜就像个傻大姐空有美貌,是个典型的情绪化没主见的姑娘,反之贝克是个深谙世故的女人,对尼克的善意问好表现出一幅不削和高傲。晚饭的餐桌是所有想表现剧情人物矛盾的导演都不会放过的场景。作家尼克喜欢谈论田园,农作物,是个典型的朴实文学青年。黛茜爱八卦,对她来说女人就该傻傻的活在这个世上依附男人,这才是女人应该寻求的生活与快乐,正如晚饭后黛茜所说,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也是一个蠢女人,美丽的小傻瓜,但是黛茜也不是一个完全的蠢女人,她知道丈夫在外面有情妇;电话铃响起,是从修车厂打来的,黛茜的脸色变了,她知道电话那头是丈夫的情妇;女儿出生丈夫却不在身边,她知道丈夫是去陪伴外面的情妇;黛茜也是一个渴望爱的女人,她不安和空虚希望有人陪伴,所以她希望尼克留下,在丈夫和情妇电话的时候陪伴她排解苦恼。贝克谈话喜欢见缝插针展现了她精于社交,是个十足的交际花式的女人,每次尼克说漏嘴她都能准确的制止。而黛茜的丈夫汤姆是个种族阶级观念严重的富家子,他认为人文思想早已过时,社会应该是高阶级的人来统治奴役低阶级的人。一场晚饭,把四个不同的人物的不同个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出来。
尼克和汤姆坐火车经过纽约郊区的一个矿区,矿产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当汤姆急切的跳下火车的时候,我以为作为富家子他一定是想到了什么投资计划,谁知道他直冲矿区边上的一个修车厂,眼睛时不时的往上瞟,原来这个纨绔子弟只是为了来见他的那个风骚情妇。接着就是一场声色派对,汤姆不但自己沉醉于此,还希望拖尼克下水,但是尼克的骨子里却是个地道的作家,是个有人文情怀的文人,站在窗边看着街道,看着街角处的另外一个自己,尼克感到自己在这浮华内外游离,他身处其中,但又时不时的会跳出来,以旁观者的眼光看看这个世界。
尼克是唯一一个收到盖茨比派对请帖的人,我想盖茨比邀请他的其中之一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出于对尼克这个人的好奇和好感,因为在纽约这个纸醉金迷的大都市,人人都追求物质享受,但是每当他自己回到那个仿佛田园般的小别墅里休憩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他的邻居尼克也和他一样,远离浮夸和喧嚣待在自己的小屋门口的木椅上休息或是看书,盖茨比觉得也许尼克会是一个值得交心的朋友。
一场居所派对本该收到邀请才能来的,可是无数的人都来和盖茨比攀关系,不请自来,反而有邀请帖的尼克成了尴尬的怪人。派对上的人们谈论着盖茨比,各种奇闻传说层出不穷,仿佛每个来参加派对的人都和盖茨比关系非同一般,但当盖茨比走过人群中时,居然没人认出他,直到他自己对尼克表露出身份。精于社交的交际花贝克小姐一语中的:在这样一个大的派对中大家都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反而那些小聚会才会没隐私可言。这不经让我感慨,我们当今这个社会,很多人奔走各种大型社交聚会,聚会上大家仿佛关系亲密其实只不过是冠冕堂皇,反之朋友的午后小息,没有太多的喧嚣和狂欢,平淡和无声中才能透出彼此的亲密和情感。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就会遇到什么样的际遇,派对上贝克游走在各种男人和交际圈之间,而尼克整一个愣头楞脑,派对后前者坐上其他男人的车离开了,也许又是去哪里寻求刺激了,而后者却得到了盖茨比的青睐,一段影片中仅存的真诚友谊展开了。
盖茨比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各种传言,但是在盖茨比疾驰的黄色跑车上,他问尼克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些传言的。车超速行驶,被严厉的交警拦截,但是当对方知道车上是鼎鼎大名的富豪盖茨比的时候,立刻态度良好,又一个准备攀关系的。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感慨万千,跑车驶过皇后区的大桥,正如尼克所说,在这座城市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盖茨比这样的根本不可相信的那些传言;是啊,美国是个实现梦想的地方,多少穷人家的孩子,多少怀揣着梦想的移民来到这个国度,他们跨域大洋就像盖茨比和尼克驶过这座大桥一样,他们和尼克和盖茨比一样都怀有一个宏伟的美国梦。
接下来他们去了一个地下酒馆,这里才是那些政客、商人和金融家们互相勾结的真正场所,而尼克这个华尔街人士自然备受青睐,这里充满着肮脏的交易,盖茨比想要发达自然离不开这里,汤姆当然也是这里的客人之一,于是在这样一个场合撞个正着,影片的人物矛盾开始揭开。交际花贝克当然是无所不知,她告诉尼克,其实盖茨比五年前就结识了汤姆的妻子黛茜并互相坠入爱河,但是因为欧洲战局的需要,作为年轻军官的盖茨比只能赶赴前线和黛茜失去了联系,所以黛茜嫁给了富商汤姆,盖茨比此次回来就是为了挽回黛茜。尼克在盖茨比家的小树林里见到了盖茨比,当盖茨比知道尼克愿意帮他约见黛茜只是出于朋友间的帮助而不需要任何利益的时候,他着实有些吃惊,也更加确认了尼克和其他的人不同,是个值得交的朋友,而尼克也成了盖茨比在本片中唯一的朋友。在这样一个利益当先的社会里,要找一个真朋友真是不容易。
接着买花布置花园和客厅,待一切准备就绪,盖茨比焦虑的等着黛茜,这个他将近5年没见却思念了5年的女神。与梦寐以求的女神的多年后第一次相见自然各种尴尬和激动,然后一切顺理成章的发展下去,盖茨比风度翩翩,浪漫富有,他愿意陪黛茜一起出海打球拍照,一起扔衣服布料,一起疯,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和黛茜分享,不否认黛茜曾经甚至现在也是爱着盖茨比的,但是我想此刻黛茜愿意和盖茨比在一起相信有很大成分也是因为黛茜确实是一个需要男人关爱、需要找个男人依附的女人,她需要一个男人来为她单调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注入活力。
又是一次盖茨比的周末大型派对,派对上盖茨比,汤姆,还有汤姆的老婆也就是盖茨比的情人黛茜三人相遇,当盖茨比用带点讽刺的口气说汤姆是个马球手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汤姆完全不像影片开头前炫耀自己的马球成就那样自豪,反而马上显现出一副尴尬的样子。这个社会,体育,文化皆下品,只有彰显出自己的商业价值才是成功,才有能在派对上找到更多挣钱的商机。派对间黛茜背着丈夫和盖茨比幽会于小树林,一阵亲密缠绵后黛茜提出想和盖茨比私奔,遭到了盖茨比的拒绝,也许单纯从爱情的角度来讲盖茨比不应该拒绝黛茜,但是盖茨比的爱情是美国梦的一个缩影,在当时20年代的美国,无数的穷苦家出身的孩子,拼劲全力努力奋斗,为的就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名望,地位,财富,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受到社会的尊重,而有了这些才能有真正的受人尊重的爱情,而盖茨比正是这些穷苦孩子的一员,正如盖茨比所说的,为了黛茜这个富家女孩、这个梦想中的女神,盖茨比耗费了那么多心血构建了这一切,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这他美国梦的一个部分,像黛茜这样一出生就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女孩是很难明白的。但是盖茨比不明白,错过的是很难再找回来的,他想回到过去,回到他和黛茜相识的那一刻,让一切重新开始。
终于到了最后做出决定的时刻了,又是餐桌上,盖茨比,黛茜,汤姆,贝克,尼克围坐在一起,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餐桌上,盖茨比要黛茜告诉汤姆:她不爱汤姆。可是黛茜临阵退缩了,在镇上酒店的奢华房间里,盖茨比再次要黛茜告诉汤姆:她不爱汤姆。黛茜还是说不出口,盖茨比是爱黛茜的,但是他不了解黛茜,黛茜是那种非常情绪化,缺乏独立,宁愿一辈子当一个傻女人,依附着男人,即使男人有外遇她也会忍气吞声的女人。我想黛茜之所以会有这种性格和很多传统贵族式的等级观念严重的家庭对女人的教育有关,所以黛茜纵然醉心于她和盖茨比的爱情和浪漫,但要她挺身而出冲破家庭的枷锁,这是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在这一点上,汤姆远远比盖茨比这样一个怀揣着美国梦的年轻人更了解像黛茜这样的上流社会的女人,正如他所说的,他和黛茜是一种人,是一个世界的人,而盖茨比不是。所以他只管激怒盖茨比,压倒盖茨比,至于黛茜,走也好,留也罢,哪怕跟着盖茨比离开酒店房间,他也毫不在乎,更不会去追,甚至还廖有兴趣的打算给尼克庆祝生日,因为他知道,像黛茜这种女人,就算走的再远,遇到麻烦事早晚还是会乖乖的回来。正如在汤姆和盖茨比吵的最凶的时候,黛茜不是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是赶紧紧张不安的去握住尼克的手,寻找依靠和保护,她宁可做一个无主见的受保护受怜爱的傻女人而把自己的命运依附给她身边的男人。在这场戏中,盖茨比从最初的冷静到被激怒失控,看似有些突兀,实则是必然的,因为他把自己的人生追求纯粹建立在浮华物质之上,建立在获得上流社会的人们的认可之上,一旦这层基础被人动摇,自尊心必然会面临崩溃,而奸诈的汤姆对盖茨比的攻击也正好直指其内心的弱处。
影片的结局是戏剧化的,盖茨比依然是一个有梦的好青年,即使黛茜开车撞死了人,他先想到的不是替自己澄清事实,而是一心想保护自己的女神,就算在临死之前走出泳池的那一刻,他内心依然期盼着黛茜的电话,依然相信黛茜会回到他身边。可惜事与愿违,盖茨比死后,除了新闻记者想挖名人死讯爆料纷纷到葬礼现场,那些曾经蜂拥而至盖茨比派对的人们一个都没有来看望盖茨比,唯一守候在葬礼现场的就是尼克这个盖茨比生前唯一的朋友。黛茜最后还是和汤姆走了,盖茨比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一个曾经给她的生活带来过一丝梦幻和调味的男人。
本片的名字叫《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在想,盖茨比了不起在哪里,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人断送了自己的命,他追求物质的成功,他渴望得到上流社会的尊重,而在我看来仅仅是这样的表面上的成功在人生意义和价值上都是不高的,那盖茨比到底了不起在哪里?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美国梦,盖茨比是千千万万个带着美国梦在美国这篇土地上辛勤奋斗的年轻人中的一员。当时的美国尤其是上流社会还是阶级观念和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但是经济的腾飞,工业的高速发展让一代代心怀梦想的草根青年开始努力去冲破社会的等级制,他们代表着的是一种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代表着任何人只要肯努力,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出生贵贱,只要你有勇气,肯奋斗,你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思想意识,而盖茨比就是这样的年轻人,从这一点上,盖茨比是了不起的。但是盖茨比也是悲剧的,他想改变命运的梦想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最终的建立点是错的,他在追逐成功和爱情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他渴望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和那些所谓表面上的功成名就,这样的一条路注定会是一个悲剧,但是我们不能怪盖茨比,因为他是当时美国20年代经济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年轻人的缩影。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这个社会彻底悲观或对盖茨比这样的年轻人感到绝望,我们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光辉之处,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希望。在影片开头有段独白,是尼克的父亲告诉尼克:Always try to see the best in people。我想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要努力看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此怀有希望。
了不起的盖茨比影评
不知有多少人是因为村上春树才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只是其中的一个。村上多次在他的作品里提到过菲茨杰拉德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如果没记错的话,第一次知道菲茨杰拉德是因为读《挪威的森林》,后来好奇,就看了一遍《了不起的盖茨比》,不求甚解。
菲茨杰拉德用了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方式,通过尼克的回忆来讲故事,他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作为当局者,他是盖茨比的邻居,是黛西的远房表哥,是汤姆的旧相识,他和乔丹交往,参加盖茨比的奢华派对,帮盖茨比搭起与黛西重聚的桥梁,他目睹汤姆与盖茨比之间的冲突,知道茉特尔出事的真相,他处理盖茨比的后事… …作为旁观者,他从不识盖茨比到成为盖茨比的送殡人,这短短日子里的经历令他最终看透了他接触过的那些人,看清了他所生存的那个“黄金”年代的美国社会… …
在今年的电影中,有一部电影一直是我期待的,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电影预告出来我一直期待的他的上映,好在近日电影终于是上映了,我也有幸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以尼克·卡罗维的角度,通过讲述他眼中的富翁邻居盖茨比向人们展示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梦”的绚烂和覆灭。穷小子尼克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上流富豪—他的邻居盖茨比的生活,后来才知道盖茨比对他的注意只不过是因为他的远房表妹戴茜。尼克因此知道了他这位了不起的邻居因为战争离开心爱的人,却在回来时看到爱人嫁作人妇,因此誓要成为上流富豪、在昔日爱人家对岸建豪宅、豪宅里日日笙箫开Party只为引起爱人注意的一众往事。有着同情心,也对奢华生活有着想象和向往尼克越来越接近他们这些所谓上流人士,便也亲眼看到了这样浮华生活下的糜烂和空泛,直至盖茨比死亡。
通过影片我们能看到,原着小说中爱情的部分显然更能吸引巴兹·鲁曼这位擅长拍爱情片的导演。经过他和编剧的改编,盖茨比的爱情幻灭成为要表现的重点。虽然这是每一位改编作者的权利,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设置大大削弱了悲剧力量,对戴茜模糊的性格设计和戴茜最后对盖茨比没有答案的答复,符合了导演对爱情和人性所抱有的希望,没有将“幻灭”进行到底,负面评论也多因此而生。
盖茨比是一个沉溺于自己想象中的人,对爱情执着到疯狂,极端的文艺范,他可以在吻她之前仰望天空,也可以站在甲板上许久地望着对面的绿灯,五年的精心筹划,都是为了等她来喝一杯茶。树下的他看上去寂寞又忧伤,可是在五年后第一次见到daisy,他却紧张无措的像个孩子。这样的人注定悲剧。他想象中的那个人并不是真的daisy。在这个浮华的社会里,女人更加现实地屈服于物质。五年的时间足够可以改变人的心,她爱两个人,daisy说出的这句话是无情的也是真实的。作者毫不犹豫地通过daisy说出这个可怕的真实,和盖茨比五年的执着的爱形成鲜明对比。所以daisy并不会离开丈夫,也没有给盖茨比打电话,即使盖茨比被谋杀,她也没有任何表示。一个无情,一个偏执,这是这个物质时代的悲剧。?
也许是影片过于追求还原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的时代背景,导演把通过镜头所造过于奢华和空洞,影片太多表现出了对物质过于追求,没无法刻画出小说中那种对时代的讽刺和伤感,以至于在影片最后盖茨比最后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有唏嘘。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不知有多少人是因为村上春树才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只是其中的一个。村上多次在他的作品里提到过菲茨杰拉德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如果没记错的话,第一次知道菲茨杰拉德是因为读《挪威的森林》,後来好奇,就看了一遍《了不起的盖茨比》,不求甚解。
菲茨杰拉德用了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方式,通过尼克的回忆来讲故事,他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作为当局者,他是盖茨比的邻居,是黛西的远房表哥,是汤姆的旧相识,他和乔丹交往,参加盖茨比的奢华派对,帮盖茨比搭起与黛西重聚的桥梁,他目睹汤姆与盖茨比之间的冲突,知道茉特尔出事的真相,他处理盖茨比的後事… …作为旁观者,他从不识盖茨比到成为盖茨比的送殡人,这短短日子里的经历令他最终看透了他接触过的那些人,看清了他所生存的那个“黄金”年代的美国社会… …
在今年的电影中,有一部电影一直是我期待的,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电影预告出来我一直期待的他的上映,好在近日电影终於是上映了,我也有幸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以尼克·卡罗维的角度,通过讲述他眼中的富翁邻居盖茨比向人们展示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梦”的绚烂和覆灭。穷小子尼克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上流富豪—他的邻居盖茨比的生活,後来才知道盖茨比对他的注意只不过是因为他的远房表妹戴茜。尼克因此知道了他这位了不起的邻居因为战争离开心爱的人,却在回来时看到爱人嫁作人妇,因此誓要成为上流富豪、在昔日爱人家对岸建豪宅、豪宅里日日笙箫开Party只为引起爱人注意的一众往事。有着同情心,也对奢华生活有着想象和向往尼克越来越接近他们这些所谓上流人士,便也亲眼看到了这样浮华生活下的糜烂和空泛,直至盖茨比死亡。
通过影片我们能看到,原着小说中爱情的部分显然更能吸引巴兹·鲁曼这位擅长拍爱情片的导演。经过他和编剧的改编,盖茨比的爱情幻灭成为要表现的重点。虽然这是每一位改编作者的权利,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设置大大削弱了悲剧力量,对戴茜模糊的性格设计和戴茜最後对盖茨比没有答案的答复,符合了导演对爱情和人性所抱有的希望,没有将“幻灭”进行到底,负面评论也多因此而生。
盖茨比是一个沉溺於自己想象中的人,对爱情执着到疯狂,极端的文艺范,他可以在吻她之前仰望天空,也可以站在甲板上许久地望着对面的绿灯,五年的精心筹划,都是为了等她来喝一杯茶。树下的他看上去寂寞又忧伤,可是在五年後第一次见到daisy,他却紧张无措的像个孩子。这样的人注定悲剧。他想象中的那个人并不是真的daisy。在这个浮华的社会里,女人更加现实地屈服於物质。五年的时间足够可以改变人的心,她爱两个人,daisy说出的这句话是无情的也是真实的。作者毫不犹豫地通过daisy说出这个可怕的真实,和盖茨比五年的执着的爱形成鲜明对比。所以daisy并不会离开丈夫,也没有给盖茨比打电话,即使盖茨比被谋杀,她也没有任何表示。一个无情,一个偏执,这是这个物质时代的悲剧。
也许是影片过於追求还原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的时代背景,导演把通过镜头所造过於奢华和空洞,影片太多表现出了对物质过於追求,没无法刻画出小说中那种对时代的讽刺和伤感,以至於在影片最後盖茨比最後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有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