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傅雷家书》读后感2000字 - 高中

  • 作者: 灬小文-
  • 来源: 数月亮
  • 2021-10-03

儿子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上初中了,床头书柜上堆满了书籍,《傅雷家书》《水浒传》《培根随笔》《儒林外史》《哈姆雷特》《平凡的世界》《格列佛游记》《简?爱》《泰戈尔诗选》《红楼梦》……我也常常不停地翻看这些书,而这么多书籍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傅雷家书》这本书,这或许是因为我已是为人子,为人母,为人师的原因吧!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在1954年—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这一封封书信记录了傅雷及夫人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历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关爱。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优秀的父母,才成就了他们优秀两个的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作为文学翻译家的傅雷,他写给家人的书信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理、独到的艺术见解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傅雷这个人着实是个有才之人,因为书信之中大多是傅雷对其儿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而这更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生活中又有多少父亲是这样真心和孩子沟通,一颗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呢,能及傅雷者少之。

傅聪至海外留学,在当时那个年代,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例如: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傅雷的礼仪之道

“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符合西洋的礼貌;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作文https://www.isanxia.com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而正是由于这么一位苦心孤诣的父亲,受其陶冶与教导,使傅聪在海外的孤独环境中,汲取到勇气和力量。父母的鼓励鞭策更让他明确艺术道路上的前进方向。傅聪在异国漂流,但父母仿佛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而今,八旬的傅聪已是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艺术造诣举世公认。被寓为“钢琴诗人”的他,应该也会时常地想念父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吧。傅雷把培养孩子同样当作他对社会、对国家所应尽的一项神圣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上升到这种认识层次,但对于孩子的关爱和培养,我想是人的本性。在阅读的过程中,看着傅雷的谆谆教导,远方的父亲轮廓渐渐清晰,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时常想念、时常感动。

《傅雷家书》是老师的教导,是长者的叮嘱,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同书中人物的距离,给予我心灵的荡涤,思想的启发。我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作者:李荣霞

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