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奥斯卡最佳短片刷屏,真相太扎心

  • 作者: 湘菜大师傅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8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最近,备受关注的第91届奥斯卡奖项名单揭晓,苦于华语电影获奖不多,中国影迷的期盼一年比一年更甚。

然而在今年,情况出现了大改观,由华裔导演拍摄的动画短片《包宝宝》,喜摘最佳动画“小金人”奖。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这部时长不足8分钟的短片,没有一句对白,却让中国式亲子关系在网上引发热议。

<script>loadvideo('video1','http://mvpc.eastday.com/news/20190306185232947309636_1.mp4', '461');</script>

短片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一天,她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

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悉心的照料,洗澡、喂食、逛街。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妈妈满是欣慰,也因孩子慢慢长大,妈妈的痛苦也随之来临。

一天,“包子宝宝”想加入踢球的小伙伴,妈妈生怕他受伤,便阻止了他。

回家路上,生气的他不再吃妈妈递来的面包,两人开始有了第一次分歧。

渐渐地,不满被控制的“包子宝宝”,有了自己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被冷落的妈妈想挽回,可“包子宝宝”却视而不见,每天和朋友出去兜风。

看着渐行渐远的儿子,妈妈非常气愤,认为儿子翅膀硬了,开始不听话了。

终于有一天,“包子宝宝”回家了,母亲满心欢喜开了门,却迎来了他的新女朋友。

更让她崩溃的是,“包子宝宝”是回来收拾东西,离开家。

难以接受现实的母亲去阻拦,她不愿看到儿子不听话,更不愿儿子“逃出自己手掌心”。

几次把儿子拉回来,但都无果,在“包子宝宝”再一次想要离开时,着急的母亲,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她一把攥住“包子宝宝”,张开大嘴,一口把儿子吃了下去。

看到这惊人的一幕,我突然呆住了,脊背一直冒冷汗,这位母亲的“掌控欲”直接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视频传到网上,立刻引来了大批网友围观:

很多网友都看哭了,直言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和短片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孩子们并没有被吃掉,但父母过分的掌控欲,也在无形中“吃掉了”孩子的人生。

很多父母不解,为何自己的付出没养出感恩的孩子,反而给亲子关系带来困扰。

其实是没有明白,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踏入社会,经历碰撞的过程中成长,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长大。

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开手,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还记得闹得沸沸扬扬的“台湾大学生孙安佐在美国被捕”的新闻么?

新闻中的“嫌疑犯学生”,正是台湾影星狄莺的儿子。

很多人好奇这个有钱的“星二代”,为何沦为制造恐慌的恐怖分子。

但如果纵观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就会发现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狄莺参加综艺时,曾提及对儿子的教育,奇葩程度,惊诧旁人。

她“规定”儿子上什么学校;“规定”考试的分数标准;“规定”儿子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规定”儿子18岁之后才能独自出门。

除此之外,她还要求儿子吃饭必须吃到成人的量,儿子不愿意就盯着他吃,一天光盯他吃饭就长达七个小时。

在外人看来,她的教育方式近乎变态,可她固执地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保护。

当儿子抗议时,她还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地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啊。”

被这样高压“保护”了20多年后,孙安佐独自一人到美国上学。

孤僻的他很难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挫折和矛盾,便产生了枪击同学的恐怖想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很多父母以为的“爱”孩子,就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企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孩子规避可能遇见的风险,甚至安排他的终身。

可孩子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正确的养育孩子,是让他们活出自己。

知名人生导师刘墉,有一双很有出息的儿女,但当被问及如何教育子女时,刘墉也坦言走过不少弯路。

他说:

“以前我对儿子,也是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发现这让他越来越叛逆。”

有天刘墉问儿子刘轩:“你为什么这么叛逆?”

刘轩的回答让他吃惊:

“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的,我也不想听你的了,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

听了儿子的话,刘墉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的教育画风是这样的:

“儿子哈佛研究所念一半,突然说要休学去阿拉斯加,我说:‘想好你就去!’。

女儿毕业后去往北京,连工作都没找到,居然说要留在北京,一待就是三年,我也毫无任何阻拦。”

有人问他如此“放任自流”,就真的放心吗?

他的回答是:“我确实不放心,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能飞,就让他飞吧!”

身为父母,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会“撒开手”,还要学会把孩子“推出去”。

高晓松在《如丧》中描述了和母亲的一次对话:

我:“妈妈。”

妈:“你在哪?干嘛呢?”

我:“我在厦门,没钱回来,你借我一千块钱吧。”

妈:“我的地理知识没出错的话,厦门有码头。”

我:“是的。”

妈:“我没记错的话,你20岁了。”

我:“是的。”

妈:“一个20岁的大小伙子会在码头活不下去吗?”

我:“好吧,我懂了。”

有人会说高晓松妈妈“绝情”,但相信她和刘墉一样,领会到的是: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变成参天大树也好,变成废柴也好,这都是孩子的自由选择。

诗人于戈说: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孩子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学会,让孩子自我成长。

音乐家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说,她一直思考亲子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后来她终于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亲子关系,不是平等关系,而是前后关系: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让他们自主选择想做的事,想走的路,父母能做的只有慢慢的目送。

有一位笔名为三秋树的母亲理解到了这点,可惜已到晚年。

退休后的她,还照顾儿子和媳妇的起居生活。

还为此搬到了儿子的小区,每天为儿子烧饭、洗衣、打扫卫生。当有一天,打不开儿子的家门,她才意识到是儿媳妇换了门锁。

老伴安慰着他,带着她去了从未去过的大草原。

驰骋在大草原上,她有着从未有过的欢快和愉悦。

再次回到家,她终于告诉儿子和儿媳:准备和老伴过晚年生活了,再也不为他们的事操心了。

听到这句话,儿子长舒了一口气。

很多父母,自从有了孩子就变成了“孩奴”,生活重心全部围绕着孩子,替孩子安排一切,甚至包办一切,一直到孩子成人成家还不松手。

这样的父母,眼睛只盯着孩子,也正因如此,孩子的一生都活在父母的压抑之下。

北大才女赵婕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为人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父母对孩子的人生介入越深,孩子背负的精神压力就越大,自由也就更少。

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会走得更远,并且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愿每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年幼时给他足够的爱,而当孩子渐渐长大了,一定要去践行那一场,得体的退出。

共勉。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