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分享至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在遗嘱中重点交代:孩子长大不可做文学家?

  • 作者: 尘归尘土归土9836321
  • 来源: 数月亮
  • 2020-03-29

早在2006年, 鲁迅先生的曾孙女周王馨因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在网络爆红。而周景馨也表示,如果有机会,她希望能进娱乐圈发展。她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曾祖父是鲁迅,并且觉得很骄傲,但遗憾的是,台湾的课本里并没有收录她曾祖父的文章,只能在网络上读到。至于鲁迅哪些文章让她印象深刻,她表示读得并不多,觉得曾祖父写的东西有点深奥,不容易理解,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传》。

周景馨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当时就炸了;再过了几年,这个消息被翻出来,正好被上高一的我看见了,当时我也感到很吃惊,心想:鲁迅先生的后代怎么可以不读他的作品呢,怎么能想着去娱乐圈呢?

在之后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之后,发现先生晚年其实是对文学家这个角色感到比较失望的。尤其是在他逝世前鲁迅先生在逝世前的一个月,写下了一篇被后人当作遗嘱来读的著名杂文《死》。其中有类似遗嘱的七条,第五条是这样写的: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为对鲁迅先生晚年有个较全面的了解,现将七条遗嘱摘录如下: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要吐槽“垃圾小编,鲁迅先生明明写的是空头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明明是后代无才不要去当空头文学家,你这个标题党,我要举报你”……呃,好吧,先别激动,听我解释一下可好?

我的标题和鲁迅先生的原文相比,缺少了两个限定词:一是孩子无才;二是空头。在这先说一下空头文学家的问题,加了空头这个词是特指某一类,而不加的话就是泛指。关于空头这两字的来历,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有讲到。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初稿中是没有“空头”两个字的,为此冯雪峰提出了修改意见:关于第五条,我也说出了我的感觉,认为容易给人误会,好像一切文学家和美术家,他都看不起似的。他也同意改一下,还和我商量如何改,不一会儿就由他自己想出“空头”两个字来了。

冯雪峰像

这说明鲁迅先生最初写的确实是文学家,在旁人提醒之下才加上“空头”二字加以限定。再结合鲁迅先生这篇绝笔之作的逻辑和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他的状态绝不存在不清醒或随意写下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对家属的最后吩咐这样的问题上。

再说回“倘无才能”这个限定语上,很多人会觉得这是鲁迅对后人的一个约束。当然确实也可以这样想,鲁迅先生不希望他的后代没有不是写文章的料又借着他的名声在文坛招摇撞骗;若是后人有才能,那还是可以当文学家的。关于这个说法我不能断然否定,因为我找不出理由去否定鲁迅先生的这种美德。但是,如果结合鲁迅先生对文学创作这个事情的一些情绪表露,多少又会觉得:临终前他真的是对文学创作或是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绝望的心理,所以才不希望后人当文学家。

鲁迅之子周海婴

日本友人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中回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做跟政治没有关系的工作,数学呀或者别的什么都可以;关系到政治的工作,总是像穿着湿衬衫一样不愉快。鲁迅在给姚克的信中说得更明确:近颇自憾未习他业,不能改图,否则虽驱车贩米,亦较作家干净,因驱车贩米,不过车夫与小商人而已,而在‘作家’一名之中,则可包含无数恶行也。由此可见,不当文学家和美术家,是鲁迅晚年经常思考的问题,并不是他兴之所至,随口说说的。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这是鲁迅中年时期的人生体验。而到了晚年,最让鲁迅痛苦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却似乎看不出产生了多大的效果,以至于对自己年青时代选择的事业发生了怀疑,终于说出了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当什么文学家、美术家的话。

鲁迅晚年在文艺价值观方面所表现的悲观主义情绪其实是比较多的,还可以举出另一篇文章的例子来说明。后期鲁迅写过一篇,《我要骗人》。文中写道:在电影院门口遇到一个为水灾灾民募捐的小学生,鲁迅给了一块钱,小女孩“非常高兴了,称赞我道,‘你是好人’,还写给我一张收条”。可是鲁迅一想起这件事,“心情又立刻不舒服起来,好像嚼了肥皂或者什么一样”,他沉思着:而其实,一块来钱,是连给水利局的老爷买一天的烟卷也不够的。我明明知道着,却好像也相信款子真会到灾民的手里似的,付了一块钱。实则不过买了这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欢喜罢了。我不爱看人们的失望的样子。接着,鲁迅忏悔自己“骗她是不应该似的”,甚至觉得自己正在写的这篇稿子也是“骗人的文章”,“如果这骗人的学问不毕业,或者不中止,恐怕是写不出圆满的文章来的”。

由此不能不想到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鲁迅在此将中国四千年的文明史概括为“吃人”,这成了人们经久不息的话题,但鲁迅在逝世前夕,却已经将这“吃人”改变为“骗人”了。也许是鲁迅写得实在是太痛心疾首了,以至论家不敢正视鲁迅这篇题为《我要骗人》的文章,无论是从研究的力度、还是从传播的普及面来说,该文都远远不如《狂人日记》。

在鲁迅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他却从“救救孩子”的呐喊变成“我要骗人”的悲号了。反对瞒和骗的文艺,强调中国要有“真的声音”,这是鲁迅的一贯主张,但他晚年所悲号的“我要骗人”,确是坦露出了自己那流血的心灵,说明了鲁迅晚年思想的深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当他在揭露别人是骗人的时候,同时还用解剖刀分析了自己,眼见自己三十余年在文坛的奋斗见效甚微,他所热爱的祖国的面貌也并未见好转,反而一日日地沉入黑暗之中;他所寄予希望的人民的意识同样也并未见清醒,且仍然一天天陷入愚昧之中,更为痛心的是,甚至“中国的人民,是常用自己的血,去洗权力者的手,使他又变成洁净的人物的”。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也在“骗人”。

正是因为深刻的剖析了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的创作是真的能为国人带来希望,还是沦为权力者的工具,鲁迅才说出“后人不要成为文学家”这样的话。

怀孕手册
育儿指南
两性课堂
深度阅读